美文网首页
文章解析2:好文章的一种标准

文章解析2:好文章的一种标准

作者: Grace_97ba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0:05 被阅读0次

    文章解析2:好文章的一种标准

    写文章的人都希望写出好文章。什么是好文章?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但是,有一种文章必属此列——有种有料有趣。这是《读库》主编张立宪先生确定的标准,也是《读库》选稿的标准。

    《读库》这个标准相当高,他们要求的是把细节放大,抽丝剥茧地来写,又要客观、不要煽情,靠的是内容和暗含在文字中的情怀、气氛、情绪去打动读者。他们的稿件一般都是3万字,少了写不清楚。

    当然,对于一般的文章不需要如此细致,将“三有”标准放低一些亦可。

    有种,敢说自己的观点,敢揭露被压制、掩盖的史实,敢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有料,有细节,有内容,不是干巴巴地感叹。有趣,写得不枯燥,视角、故事都让人喜欢读,不学术、不理论、不板起面孔说教。

    除了这些,好文章还一定要结构清晰。否则再有种有料有趣,读者也读不下去、读不清楚。而且越是长文章,越需要结构。没有好的结构,作者也写不下去。

    在第4节逻辑训练、第5节观点整理、第6节列出提纲等课程中,我们都反复讲述过观点之间、各部分之间、每部分的叙述中皆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逻辑关系是并列、分总(总分)、递进等。

    一篇文章如果能在良好的架构中展开,素材丰满、观点鲜明、文字动人,一定会是好文章。刘娜的《崔永元事件:今日中国,最缺“公报私仇”的人》即可作为范文来解析(拷贝文字版供阅读)。

    首先,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标新立异。“公报私仇”本来是个贬义词,可是被作者巧用,借来指代那些敢于挑战社会不良现象、黑暗势力的勇敢行为。这些发起挑战的人表面上是捍卫了自己的利益,其实是捍卫了社会的良知。

    此外,这篇文章的结构整齐,构思严谨。文章分 8个小节,前6个小节都是介绍一个“公报私仇”的人。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回忆,从9年前叙述到当下的崔永元。

    每个小节中,叙述的格式也一样。时间,地点,对当事人身份的描写,对事件的概述,对当事人行为的分析、总结,这样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作者的感发,最后是当事人的名字。

    在第6小节写到崔永元时,议论部分点题,“不要高看我,也不要小看我,我就是要‘公报私仇’。而这个时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敢于‘公报私仇’的人。”

    第7节,继续点题,“今日中国,最缺就是敢于‘公报私仇‘’的人”,展开对这类‘私仇’的议论和评价。第8节,提议“勇敢而善良的人,都要敢于‘公报私仇’。”书写更多感发,用感情打动读者,倡议大家都来“公报私仇”,支持勇者。

    在这样严密的结构中,作者写了六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曾是社会热点,而当下正红的崔永元事件更是热点。这就是有料的体现。作者能做到这一步,和她的媒体工作有关。她关心时政,有所积累,在需要的时候便信手拈来。

    更重要的是,在关心时事时思考。第1到第5节中的故事,可以多角度评论。作者能将他们都归入“公报私仇”的文章中,是从中提炼出事件核心——5件事情对社会都造成了巨大、正面的影响,促动了文明的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强调要积累素材、平时注重思考的重要性。这也是写作能促动我们深化思考的原因。通过写作,加深对事件的认识,增强了思维的逻辑性。

    从文章的逻辑结构上说,第1到6节,是并列的,时间上是由远及近。它们和第7/8节是分总的关系。第7/8是递进的关系。

    有了好观点(有种)、有了丰富的素材(有料),有了清晰的结构,这篇文章的文笔老道、夹叙夹议、“干湿”适中(感情饱满,又不泛滥),能及时、有效地调动读者感情,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符合有趣的标准。

    好文章还离不开个性。观点、态度、文字风格都是个性的体现。我们学习其他人的佳作,是为了吸取其中的优点,对自己的创作过程“查漏补缺“,弥补方法的不足。至于观点、态度、文字风格这些个性化的东西,还需要靠大量的刻意练习来加强。

    归根结底,写之前要想好观点(有种)、找到合适的素材(有料)、制定完善的提纲(结构清晰),然后再动笔,尽量写得引人入胜(有趣)。写好后要反复小声通读,删改,确保结构通达、叙述流畅不啰嗦。删到删无可删时,也就差不多了。

    原文1

    《崔永元事件:今日中国,最缺“公报私仇”的人》

    作者:刘娜

    题记:总有人跟我说,我们都是沙子,早晚随风而逝。我说,不要怕,蝴蝶扇动翅膀,也会刮起飓风。

    01

    9年前,在湖北巴东小镇,有个21岁的宾馆女服务员,把尖刀刺向纠缠骚扰她的乡镇干部,也刺穿中国某些腐败官员的糜烂生活。

    之前,那个清瘦美丽的农家女孩,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攒些钱在镇上开个服装店,然后再挣些钱找个靠谱的人过日子。

    她没有像某些小镇女孩那样,忍气吞声地陪堕落腐化的乡镇干部玩乐,然后将其视为“胳膊拗不过大腿”的无奈,也没有像个别小镇女孩那样,用身体和青春为自己铺路,借此攀上高枝。

    她觉得,自己虽然穷,虽然没本事,虽然只是一名底层宾馆服务员,但自己的身体不容侵犯,尊严不容践踏,人格并不比那些花天酒地的干部低贱。

    所以,面对“异性洗浴”的要求,面对“脱掉衣服”的羞辱,面对“推坐沙发”的骚扰,她忍无可忍之下从包里掏出水果刀,将两名乡镇干部刺伤(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人轻伤),然后主动报警投案。

    在舆论的曝光和支持下,她从杀人犯变身为贞烈女,被免除刑罚,恢复自由身。

    随后,她的名字被写进最高法的《年度报告》白皮书,她的案件不仅掀起剑指官场堕落的反腐风暴,而且撼动禁锢中国女性的奴化思维:

    女人并不是男人和政治的玩物,女人是她自己身体和意志的主人。

    她的名字,叫邓玉娇。

    02

    同在9年前,有位来自河南商丘的小伙子,在中国最现代最繁华的上海滩,绝望地砍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用流淌的鲜血撕开潜伏中国执法界多年的潜规则。

    这位原本就古道热肠的小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仅仅搭救了一个衣衫单薄、自称“很冷,打不到车,求求送一程”的同龄小伙子,按请求把搭乘者送到1.5公里外的目的地,突然就被上海浦东新区运管执法人员稳稳地戴上了“非法营运”的帽子。

    在拒绝伏法、报警无果的情况下,他恼羞成怒,砍下左手小指,也引发媒体聚焦和舆论热议。

    随后,以诱捕方式潜伏中国执法队伍多年的“钓鱼执法”,及其背后食物链被曝光。

    民众群情激奋,公权低下头颅,国法严惩知法犯法者。

    而那个以自残方式自证清白、获得道歉的年轻人,让更多民众明白:

    公民不是匍匐在政府脚下的臣民,而是一个拥有同样平等权利的主体。

    他的名字,叫孙中界。

    03

    10年前,江苏徐州有位普通的儿科医生,以文字和博客为刀,以质疑和真相为剑,以良知和父爱为火,在孤军奋战和险象环生中,曝光了当时如日中天的三鹿奶粉,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宝宝。

    事发原因,是当年7月,短短一个月,这位医生就接触到18名“结石宝宝”(大部分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问诊溯源,分类疏离,取样化验,他发现所有患结石的孩子,都喝过三鹿奶粉。

    他向上级领导汇报,向国家质检总局举报,利用博客撰文陈述,把三鹿——三聚氰胺——“结石宝宝”这一条异常隐秘又事关重大的黑幕拉到太阳之下。

    事后,有记者采访他:

    当你决定公开时,是否考虑到自己的对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

    他回答:

    不能再沉默了,总要有人站出来,既然,我是最接近真相的那个人,那就让我来吧。

    这是一名医生的职责,也是一位父亲的选择。

    他用奋力站起来的姿态,提醒所有接近真相的人们:

    在强权和弱势、在名利和良知之间,要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这是生而为人的资格与骨气。

    他的名字,叫冯东川。

    04

    3年前,有位柔弱又坚定的母亲,奔波多个国家,寻找污染之源,直面中国雾霾。

    在那个时长103分钟的记录片里,她以走访、调查、追问、证据和真相为链条,为公众打开认识雾霾、治理雾霾、减少雾霾的另一扇窗口。

    她坦言:

    这是一个母亲和雾霾的私人战争。因为她的女儿还没有出世时,就患有肺部肿瘤。

    正是保护照料女儿的过程中,她强烈产生为穹顶之下的这片土地,做点什么的念头。

    “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河流,天空,大地,应该属于他们的。

    我们没有权利只知道消费,不知克制;只知抱怨,不知建设。

    我们有责任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清洁而美好的。”

    她和她那部命名为《穹顶之下》的深度公益调查记录片,虽然一度被封杀,但还是以各种形式至今广为流传。

    她用行动提醒我们:

    穹顶之下,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面对雾霾,没人能够侥幸逃脱。

    不要等待,不要推诿,不要逃避,站出来,做点什么,就在此时,此地,此刻,此身。

    她的名字,叫柴静。

    05

    一年前,一场大火夺走了一个杭州男人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也一度夺走他绝望而悲伤的灵魂。

    最后,他还是站起来,与灾难死磕,和现实对抗,对公权问责,为正义而生。

    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的每一天,他都像“神经病”一样,在微博上絮絮叨叨地和妻儿说话,事无巨细地回顾过往,温柔回忆里写满刺骨哀情。

    他像斗士一样,要求公权信息公开,追问消防公布真相,状告小区失职失责,义正言辞中透着苍凉悲痛。

    他终于活过来,和好友一起以逝去儿女的名字,发起“潼臻一生”公益基金,提高高层住宅防火减灾水平,促进完善家政服务行业。

    就在这个6月,杀害他妻儿的保姆被二审判处死刑。

    他在微博上写道:

    已经宣判的那个,罪有应得。尚未审判的那些,也在路上。

    很多人为他热泪盈眶,称他的死磕与坚强,让灾难没有掩埋真相,让众生看到劫后余生的模样:

    唯有“私仇”报出正义和公平的热望,“公判”才不仅仅是转瞬即逝的家殇。

    他的名字,叫林生斌。

    06

    这几天,有个玩转主持、教学和公益的“中国病人”,因私人恩怨晒出娱乐圈的“阴阳合同”,搅动一场私仇和公法、娱乐和舆情相互碰撞的大地震。

    众所周知的是,这场可溯源到15年前的恩怨,源自他诚心实意地提供素材,指导冯小刚等人拍摄电影《手机》,结果《手机》公映后却映射他的私生活混乱不堪。

    这不仅让原本就患病的他,痛苦绝望,险些自杀,而且让他的家人饱受伤害。

    如今,《手机2》开拍,他给编剧刘震云发去信息,陈述前情,提出后愿,得到承诺:

    这次不是拍续集,而是拍另一部电影,名叫《朋友圈》。

    数日后,宣传海报一出,“手机2”三个字赫然纸上。

    他拍案而起,爆出黑幕,剑指冤家,也惊动公权。

    在他的曝光下,公众才知道,那些头顶光环、锦衣夜行的娱乐圈大佬们,不仅日进斗金,广置豪宅,四处洗钱,还暗中交易,瞒天过海,偷税漏税。

    赞誉和肯定袭来,质疑和辱骂涌进,有人给他戴上“民族英雄”的高帽子,有人向他挥出“公报私仇”的尖刀子,他依旧面不改色、一脸坏笑地说:

    不要高看我,也不要小看我,我就是要“公报私仇”。

    而这个时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敢于“公报私仇”的人。

    他的名字,叫崔永元。

    07

    是的,今日中国,最缺就是敢于“公报私仇”的人。

    因为,一个连私仇都不敢报的人,是不可能直面强大公权,拥有稳固公心,秉持高尚公德的。

    从向性侵说不的民女邓玉娇,到向执法黑洞说不的平民孙中界,从向利益集团叫板的医生冯东川,到向大气雾霾宣战的妈妈柴静,从灾难后浴火重生的林生斌,到以旧怨撼动名流的崔永元……

    他们都在“公报私仇”,但他们无一不让人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的“私仇”里,也含着其他女儿和妈妈的哭泣呐喊,其他孩童和老人的哀伤病患,其他平民和百姓的不公凄惨。

    所以,他们的“私仇”,才引来这么多的公愤与声援。

    而如何对待他们,不仅藏着这个国家的深度和温度,而且藏着这片天空的黑暗与光明。

    08

    勇敢而善良的人,都要敢于“公报私仇”。

    这样的人多了,公平才越来越多,世界才越来越好。

    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一场不公,都和你有关。

    这片天空下的任何一滴眼泪,都和你有联。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世界,那就行动起来改变自己。

    这段话,正是这些年,我坚持书写的信仰。

    我始终坚信:

    那些发生在他人身上,那些关于活着和逝去、空气和土地、生命和尊严、法律与正义的事件,也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也可能发生在我的兄弟姊妹和父老乡亲身上。

    我不全为他人在呐喊,也是为自己在呼唤。我不仅为周遭而努力,也是为自利而争取。

    因为,有时候,我就是他人,是社会,是世界,是明天。

    所以,如果可以,拜托正在读此文的你,给那些正在“公报私仇”之路上砥砺前行的人们,一点力量和慰藉。

    要知道,他拼尽全力去讨的正义,其实也属于我,属于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章解析2:好文章的一种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i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