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来就像一位老学者向我们缓缓讲述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
这个故事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主角是他们仨,他们仨平淡相守,夫妻间不离不弃之中透着俩人的趣味相投;亲子情也十分有爱。
【01】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掩卷时,脑海常常浮现出他们仨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如“钟书刚回国时去西南教书,回来时圆圆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晚饭时对爸爸发话了说: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笑说,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圆圆说,是我先认识,我一出生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
钟书悄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就立即感化了似的和爸爸友好起来,妈妈都退居第二了。”
钟书和圆圆对话实在有趣。
从圆圆画钟书的搞怪画像,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父女之情是很民主且和谐的。
钱瑗为钟书画~ 钱瑗为钟书画~启发:钟书和女儿圆圆的相处指导,也给我们一些启发。在处理亲子关系时,我认为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比较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的以后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我也想到了我和父亲的关系。父亲就属于那种不喜欢表达的人。他去赶集也从来不会买东西给我们姐弟,我们从小到大也都不敢跟父亲拿过零花钱。虽然现在我深深理解和体会到父亲并不是不爱和保护我们,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爱,他不给我们买衣服和零花钱花,他只是通过母亲来表达他的爱。
但是小时候我是很羡慕朋友们跟父亲之间那种亲密和民主的关系的。而我,在家里甚至害怕跟父亲沟通和交流。
到了读书的时候,我很害怕和异性同学交流,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父亲的原因有关,但我确实很羡慕那些和父亲打成一片,和父亲就像朋友似的同学们。
【02】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陪伴和相助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艰辛苦涩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组合。
看到这段话时,脑海中浮现钟书和杨绛之间陪伴和相助的那些平淡生活。
如:在国外留学时,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学着烤了面包,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给红茶。而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杨绛吃的,除了他生病的时候,而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
如:杨绛生圆圆的时候,钟书就陪伴在身边,同时告诉医院要用最好的医生给杨绛。杨绛在做月子时,钟书炖鸡汤,剥碧绿的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杨绛吃。
此种情况比比皆是,怪不得杨绛说,碰到困难,钟书总和她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
我们都羡慕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想来是真的有道理的,钱钟书为了给杨绛一个美好的早餐,去学做饭。而杨绛也宽容钟书的各种“傻事”。如钟书在杨绛在医院生孩子时,钟书去看杨绛,然后对杨绛说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东西时,杨绛没有骂钟书笨,而是平静地说,没关系,等我回去修。
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也不由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平时只要另一半做错事情,我第一反应总是埋怨,而不是宽容。因此很不利于解决一些矛盾和冲突。
真正进入婚姻才发现,夫妻之间最重要的还是陪伴和共同承担,以及学会宽容对方。
【03】从《我们仨》学到的夫妻相处之道
一个人的出处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我记得我们夫妇早先预定的约,决计保留自己的见解,不勉强他。
书中讲到杨绛和钟书因为一个字的读音而争吵时,最后杨绛赢了却觉得不开心。觉得无聊,争来争去也改变不了读音。于是他们协定以后遇事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启示:我觉得他们的夫妻相处之道是有智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事物 不可能都持有相同的看法。所以我们在婚姻中如果和另一半持不同意见时,只要不违背原则,就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
【04】从《我们仨》学到的与人交往之道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钟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书中讲到乔木是他们的朋友,但是这个朋友过于政治化,一些人并不待见。但是钟书和他交往是向欣赏书一样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朋友的,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的朋友,他还是坚持从朋友的优点去欣赏。
《我们仨》细读下来真的获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