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作为女权主义的圣经,提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曾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时期。她们终于在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中站了起来,意识到自己的地位。然而,我们也应发现,如今在整个世界中,其实仍存在着一批数量庞大的人群是没有很好确立主体意识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观察过婴儿?婴儿出生时,依我们现在的观点看,是仍然没有确立主体意识的。这个时期的他们,全然依靠父母或者身边的人给他们进行人生的启蒙。我们可以通过人们身上行为性格的体现来推出他们父母的一些性格,这也恰好说明了这个时期婴儿的确是没有主体意识的,或者说主体意识还相当微弱。稍微长大一点的婴儿,也就是牙牙学语的幼儿,他们仍然处于将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阶段。
但再往后,他们的人生便出现了天地之分。
有人成功确立了主体意识,明白自己是谁,在心中有自己的自觉追求。这种人往往表现为自强独立、渴望自由、富有主见。而另外一些人则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哪怕成人了,也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谁,要追求什么,活着有什么意义。他们往往内心缺乏安全感,十分依赖别人,遇事犹豫不决、没有主见。
没有确立主体意识的人,就像历史上的女性必须依赖男性一样,是一种寄生需求很强的人。他们必须依赖于其他人(父母、老师、朋友、恋人等等)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活着的目的(满足所依赖的人)。父母总跟孩子说:“你读书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为了你自己!”但没有主体意识的人很难真正理解到这一点,哪怕他们知道这对今后生活很有帮助,但潜意识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没有很好确立起主体意识的人内心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容易迷信权威,习惯于依附与顺从,并且容易陷入极端情绪的沼泽而不可自拔。他们之中不乏优秀的人,但是内心是十分脆弱的,也很难享受到作为主体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快乐。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难以确立主体意识呢?
心理学家在做出分析时,通常会从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有关。是的,排除掉其他因素,这的确是问题的重要诱因。我们都知道,人的身体从婴儿长到成人,需要一个过程。同样,人的心灵塑造也是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的。刚开始的婴儿,可以说是处于混沌状态。于是,原生家庭可以说是孩子们人生的起点。大量的数据案例已经指出了这一点。大量有心理疾病的人的诱因都源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
因此,我们有理由批判各种宠溺现象。
道家有一句话:过犹不及。太重的爱,只会压垮对方。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很强势,喜欢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出所有人生选择,这个孩子将来就极有可能缺失主体意识。他将会在人生中遇上更多的挫折,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情感上,因为他缺乏必要的解决能力和自我意识。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笔者也曾经缺乏主体意识,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着,每日过着机械般百无聊赖又毫无生气的生活。从来不敢自己做决定,不敢违背别人的意愿(哪怕是自己受委屈,因为担心失去)。后来我遇上了一个女孩。一开始我也曾经迷失自我,在与她相处的日子里,我遇上了很多挫折,也是这些挫折慢慢教会我,我是多么缺乏主体意识。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有心力去爱别人,去爱这个世界。意识到自己是世界上的一个客人,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秒。我知道,我的人生是我来创造的。你的人生是你的,未来的路没有人可以帮你走。别人可以给你参考,他们有监督权、建议权,但要记住决定权永远在自己手上。
东野圭吾说过:“所谓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要能看见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这才叫活着。”
愿你我与自己热烈相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