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底,是否有一个写作的梦想?是不是觉得这个梦想遥不可及呢?
而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在告诉我们,拥有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必备技能。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人发生着联结。沟通无处不在,好的沟通需要好的表达力,有的是口头表达,有的是书面表达,而书面表达就需要写作的能力。
但是,却不是人人都拥有写作的能力。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才能将写作进行到底呢?
最近听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能写出最好的文章,还不能写出最差的吗?我就是来制造垃圾的”。
看到这句话,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对啊,写不出最好的来,难道还不能写出最差的来吗?
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旁人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关注你的失败。然而,当你足够优秀时,自然就会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我们总是在准备着,琢磨着,拿起笔又放下,犹犹豫豫千百回,最终还是没有勇气下笔去写,生怕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不够精彩,没人欣赏。
要么就是写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头去看,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好,然后各种修改。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一次次的失败放弃,仿佛在暗示自己,你根本就不是写作的料,还梦想以写作为生,简直是痴人说梦!
就这样,好不容易拿起的笔,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搁浅了。
其实啊,那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期望太高。没有几个人写文章是信手拈来的,一提笔就写出传世的经典之作来。
写作是一种能力,写作是一场马拉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写作的能力也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和积累,不断得到提升的。我们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当他拿出自己做的小板凳时,引来了老师和同学们无情的嘲笑,甚至说这是他们见过的做得最烂的板凳了。
爱因斯坦却默默的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了两张更糟糕的板凳。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天才的成就是通过勤奋加不断地练习换来的。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走路,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到处走了,而是慢慢练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先学会了翻身,然后是坐,再然后是爬,而后是扶着东西走,最后才是什么依靠,独自走路。
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啊,写作也一样,不能老想一口吃个胖子,我们得一点一滴的积累、练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是!
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把自己的目标定得低一点。目标太高,期望值就高,当得到的反馈不能与之形成正比时,就会失望,不断打击失望,最后就会选择放弃。
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写的时候可能会绞尽脑汁,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最简单地记日记开始。不管文笔好不好,也管辞藻美不美,只要语句通顺,哪怕是碎碎念也不紧。重要的是开始写,坚持写。
人都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就像教孩子一样,不能一味的打击批评。
打击批评只能让孩子越来越自卑,然后自我否定。而积极的鼓励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更乐观自信。
当我们在完成记日记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写得越来越流畅,字数也在不断增加。
可能从刚开始的300字,到后来的800字、1000字,甚至更多。
当然,写作不是为了凑字数,这里只是打个比方。
由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废话,一个字,就是写!写!写!
为了确保持续的输出,我们还需要做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输入。
阅读,是你一生的功课。
现在阅读越来越方便了,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
智能手机的优越就在于使用方便,不管我们是在坐地铁,还是等公交,或者是校门口等娃的间隙,都可以拿起手机阅读。
手机上读书的App太多了,大家随便搜搜就有了。
记得以前学东西的时候,我总是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我不相信自己是那个最笨的蛋!”
于是乎,我总是能积极的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让心态归零,认真而专注的去学习新的东西。的确,那几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几年。
而今天,对于写作这件事儿,我也想对自己说:“你不是那个最笨的蛋,不能写出最好的文章来,难道还不能写出最差的吗?”
没错,我就是来制造垃圾的。
愿你同我一样,执己之笔,写己之事,此生不再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