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里已经开始学习驾驶证了,我每天都会在微信上跟他聊两句,问问学习驾驶的进度和感受,鼓励一下,强调一下安全。
今天上午他主动跟我在微信上说,已经开始上车练习了,可是那个刹车确实不好用,稍微一踩就停下来不动了。
我告诉他,踩刹车的时候要自己注意体会,不要一下就踩到底。同时不要把全脚掌放到刹车上,只要把前脚掌放到上面就行了,刹车的时候轻轻一点。
除了在车上练习意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用心体会感受分析。
讲完这些动作要领之外,我还发觉他遇到问题直到向我求助了,不再抱怨了,我觉得这比他学会开车还值得让人高兴。
我把自己的这个发现告诉他,肯定他,人家反而说自己本来就很少抱怨。
其实让我高兴的是,在他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地跟我交流,一起想办法。同时,他也意识到抱怨是于事无补的。
我反复阅读写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在形成成体系的价值判断的同时,可以把这些当下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家人,给孩子么?
每天思考打磨的都是最底层的价值判断方法和标准,这在现实中是可以提高我们做出选择的标准和质量的,其中的价值巨大是无法估量的。
我跟爱人在十几年前就曾经讨论过,家庭生活中抱怨的负面影响,也曾经因为这些讨论减少了很多抱怨的话题。
这些年来,她也偶尔会抱怨两句,我也学会了分清楚情绪和诉求,找出来她希望我做的事情尽量做好。
对,我们要从亲近的人的抱怨中,找到她的核心诉求,可以理解为那是她的求助,然后去回应他的求助,同时也给与心理上的安慰。
时间长了,那种小小的怨念也就会少很多。
很多的抱怨都是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开始的,都是对方的一些念想没有得到你的重视和回应之后的变异。
那么从家庭经营的角度来说,除了自己不抱怨对方之外,还要能够从中发现对方的念想和诉求,正确面对努力解决,也是化解矛盾和抱怨的良好途径。
否则,对方就会不断地强化抱怨。
试想一下,我不停的抱怨你就不停的躲避,对我的想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间长了怨念也就越积越多,矛盾终究是会爆发的。
我不停的抱怨你都不理睬我,那么假如我默默忍受,你是不是更加不会理会我了呢?时间长了,亲密关系也就不再亲密了,因为在你这里无法获得足够的情绪价值啊。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看清楚了,认识抱怨,分析抱怨,理解对方的抱怨之后,想要解决问题也就差不多水到渠成了。
抱怨的价值都是负面的,但是现实中却又无从逃避,总是免不了要被别人抱怨一两句。那就要学会听话听音,从他的抱怨中找到对方的核心诉求,并给出恰当的应对,也是一个成熟的人比较恰当的应对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