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微雨幽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7994354/7761926ab01f95a5.jpg)
提起“母亲”两个字,总会与苍老的面容、微驼的身躯、蹒跚的步履等老太龙钟的妇人形象联系在一起。
而我的母亲,今年虽已七十岁,但眼不花、耳不聋,腰杆挺直,思维敏锐,看上去只有六十岁。所以,我们母女走在一起,常被误认为是姐妹俩。
人们常说中年后的面相是自己修来的,是过去所有的光阴和灵魂的走向叠加而成的。而母亲之所以显得年轻,除了她性格开朗、热爱运动外,还因为她拥有一颗无私奉献、宽容善良的心。
母亲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多,十几岁时就没有了妈妈,年幼的弟妹尚需照顾,生活负担很重。无奈之下,姥爷决定让姨姨退学回来料理家务,而母亲仍留在县城的中学读书。
母亲深知自己是家庭的希望,学习勤奋努力,不敢松懈。为了弄懂前一晚苦思冥想的难题,她经常第二天起床就去找老师,而老师也常是边洗漱边解答。
在校期间母亲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不仅做事有责任心,还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因此,她十八岁就入了党,在当年的学校里,也算是个佼佼者。
那时候生活困难,白面供应紧张,基本都是吃粗粮。母亲每周仅有一次吃白面馒头的机会,她总是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把两个白面馒头收起来,再走几十里山路带回去给弟弟妹妹吃。
回去的路上,母亲总是边赶路边打猪草,当幼小的身躯背着大捆猪草到家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下来了。母亲顾不上休息,掏出白面馒头递给弟弟妹妹,看到他们大口大口吃着,她说什么苦和累都忘记了。
母亲一直因为弟妹没有读太多的书而内疚。她参加工作以后,一直从经济上支持两个还在农村生活的姨姨和舅舅。特别是几个表弟表妹上大学期间,每当报名交学费的时候,她总是会伸出援手。
母亲总是说,姨姨和舅舅那时因为家里贫困,没能读上书,生活在农村,很是艰苦,一定不能让他们的孩子再走老路,必须要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现在,几个表弟表妹已大学毕业,都在城里买了房,有一个表弟还定居国外,这一代人都生活的如意幸福,母亲也因此甚感欣慰。
记忆中,我的三姑和表弟都于不同时期在我家住宿读书。那时母亲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晚归。即便如此,她也丝毫没有放松对他们学习的监督,不仅常向老师了解情况,更要解决他们思想中的问题。每次家长会,她总是第一个到校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家长。
母亲退休前,在一家国企人劳部门任副处长,不再负责具体工作,她终于可以清闲下来了,没想到,她却当起了“居委会大妈”。
那时候,她们处室有几个年轻人,父母都在外地,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没处上对象。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热心为他们牵线搭桥,不仅如此,还帮助他们解决在恋爱、婚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俨然一个热心的居委会大妈。
而母亲总是乐此不疲的说:“我是他们的领导,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他们,更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特别是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要更加关心才是啊。”
母亲刚一退休,还未享两天清福,就承担起照顾孙子辈的任务。记得我儿子出生的那一年,她还没有办理退休手续,为此专门请假两个月来照顾我。
白天,她研究月子菜谱,为我精心准备各种营养餐食;晚上,为了让我休息好,她亲自带着孩子睡觉。这一带就是三年,直到弟弟的孩子出生,她又接过新的任务。
为了照顾弟媳,母亲和弟媳的父母共居一室,长达一两年的时间,这让周围的邻居都大为震惊,不理解这两亲家怎么能在同一屋檐下和睦相处这么长时间。
经常看到有报道说,两亲家因为看孩子闹到互不理睬的地步。而母亲从未因为看孩子有过一句抱怨的话,反倒常常教育我们,凡事要将心比心,多替别人考虑,多担待多包容。也因为母亲的大度,一直和两亲家都友好和睦的相处。
相比于同龄人,母亲更爱学习、接受新鲜事物也快,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仅仅买菜做饭的退休老人。
因为常送孙女学习奥数,她也认真地听老师讲解,跟着演算习题。后来,竟然爱上了奥数,闲来无事,就钻研学习,小侄女苦思冥想做不出来的题,她稍加思索,竟都能一一解答。以至后来,我们常常开玩笑,建议母亲开个奥数班,担任主讲老师。
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母亲闲下来就研究钻研,很快用的得心应手。不仅如此,她还动员过去的老同志、老朋友也换掉老式手机,并建立起了多个微信群,经常发一些养生知识、趣味新闻,鼓励大家开心愉快地共度晚年生活。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她初中的一个老同学,患病多年,为了和同学经常联系,化解她苦闷的心绪,母亲自己购买了一部手机寄给她,耐心的教她如何使用,并时常开导她,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母亲自从担任了几个群的群主,也越发忙活起来,今天是唱歌群的老友约着见面,明天是运动群的老友邀着吃饭,后天是同学群要聚会……
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快乐的笑容、我们也感受到她年轻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被感染和鼓舞的同时,我也深深地祝愿母亲:生活幸福、健康长寿、越活越年轻!
活动传送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