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感春第三首
倚天照海倏成空,脆薄元知不耐風。忍見化萍隨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頭蝶夢誰真覺,刺耳鵑聲恐未終。苦學挈皋事澆灌,綠陰涕尺種花翁。
倚天照海, 苏东坡《和蔡景繁海州石室》, “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曾国藩取此句集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倚天照海大概指花繁之貌。
首句说,倚天照海倏成空,直接的意思紧扣前二首,指锦绣鲜花为风雨所败,一霎之间全部一场成空,在这里隐喻北洋海军的覆灭,故二句紧承,耗资造就的所谓亚洲第一舰队,原来如脆弱,不经风雨。
三、四句,忍见化萍随柳絮,柳絮化萍,苏东坡有《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说柳絮飘飞,落在水中,化萍而去,萍是一种漂浮在水面的植物,没有根,通常用以隐喻人之踪迹漂泊无定。倘因集蓼毖桃虫的典故来自诗经《周颂·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
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
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集,遭遇,会;集蓼,指遭遇艰辛,苦难。毖,谨慎,成语惩前毖后也是来自这一篇。
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有说是指武庚叛乱,武庚起初很弱小,后来逐渐坐大,勾结管叔蔡叛乱。桃虫,《诗经》中是只一种叫做鹪鹩的小鸟,比喻哪种暗中增长羽翼徐图坏事的黑暗力量,这里的桃虫自然应当是指曾是汉族王朝的藩属国日本,经历明治维新,逐渐工业化后,如今羽翼丰满,野心勃勃。
这句大意为,不忍见北洋舰队十年的心血付诸一掷,希望能因遭逢重挫而吸取教训,惩前毖后。
五六句,又是用了两个典故。蝶梦,指庄周化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这里指在这场中兴强国之梦中谁人能真正觉醒。
杜鹃,杜宇石古蜀国开过君王,归隐逝后化成鹃鸟,叫声悲切,蜀人称“望帝之魂”,故称“杜鹃”,以杜姓冠鸟,李商隐有“望帝春深托杜鹃”语。 鹃声,解释成悲怨之声似乎也可以,但在上下文中不是特别的贴切。
查了几处资料,此处的“鹃声”另有出处,邵伯温《闻见录》载:“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
该书载邵雍于天津桥闻杜鹃声,随即称:“不三五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
下自此多事矣!”邵伯温称:“至熙宁初,其言乃验,异哉!”南士为相,是指王安石入相,王安石是江西人,熙宁初拜相支持变法。邵氏不过是借先祖谶语反对王安石变化罢了。光绪二十年,甲午年,翁同龢再度任军机大臣,此处鹃声影射这一史实。翁同龢甲午战争期间极力主战,对北洋舰队颇有批评之辞。
姑五六句意思是,真正能清醒的人会有几个,到时候反对翁同龢入相的声音只怕会不绝于耳。
这样的典故,没读过见闻录,或者不熟悉见闻录用鹃声制造政治谶语来反对王安石入相,真的是不明就里。这就是学人诗的特点,故意引向险僻处。
三四句寄望国人借此失利吸取教训,五六则对时事和自己的寄望表示悲观。
末联仍然是隐喻。桔槔,是一种古时汲水的工具,指学习洋务自强,如今绿荫之下,那个满眼泪花的种花老人,此处应该是指李鸿章,此联隐喻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
全诗隐隐可见对时事的反思和对帝国前途的悲观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