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 [美] 威廉厄姆 (Willi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 [美] 威廉厄姆 (Willi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09:38 被阅读0次

    原作名: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

    内容简介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作者简介: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983年于杜克大学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1990年于哈佛大学获得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00年之前,其研究主要关注以大脑为基础的学习和记忆方面;2000年至今,其研究主要围绕认知心理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 用。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学学人家如何通俗易懂地普及认知心理学写作。一环扣一环,逻辑超清晰,写得真好,结语作者道出了真相。周末写书评。通过本书悟得一道:笔记、书评永远最好只是思考的副产品。总觉得“无他,但手熟尔”“积累”之类的大词不解渴,这本书终于解了我的渴,将这类大词内含的原理剖析清楚。ps内向有个用得到的地方

    #  其中的一系列思维实验就让我玩得不亦乐乎。在提倡减负、因材施教、告别枯燥的题海战术的今天读到这书真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整本书就是在以一种基于科学研究和示例,不容置疑地告诉读者:大量知识的灌输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构成了你的思考背景素材,让你更快地理解和学习;大量地重复练习是必须的,不论你做什么,想要做漂亮这都是逃不过的一环;学生的确是有学习模式偏好的,但教学方式的选择仍然更多取决于教学的内容而不是受教者,别总信些有的没的:讲故事是个好主意,但未必总有意义,当你过度重视形式的有趣,反而会模糊教学重点,以致于故事哗众取宠。比较巧合地是书中谈到了专家和前些日子读的《程序员的思维修炼》中关于专家的说法不谋而合。这本书同样适合持续学习者——你要相信努力的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训练自己

    贰:

    本书作者Daniel T. Willingham现任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长期研究大脑的学习和记忆机制,并特别关注这一学科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本书是一部以中小学教师为目标读者的教学参考书,其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人的思考机制并据此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书中的结论有些和我们的经验或直觉相符,有些反之。但所有论点都是基于作者本人和其他认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得出,因此值得严肃对待。

    作者将全书分为9章,并在每一章阐述了一个明确的认知相关的结论。这些结论中,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以下三个:

    一、人类不善于思考。

    别误会,如果横向比较,人类肯定是最善于思考的动物。这里所说的是,虽然人类拥有所有动物中最大的大脑,但其中大部分并不是用来思考的。在漫长的大脑进化史(上亿年)中,大脑进化出理性能力的历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点(几十万年?)。比起进行逻辑的、理性的思维,人类更擅长处理感官信号的刺激。所以,这解释了为什么学生都不喜欢上学,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而学习和思考天生就是困难的、让人痛苦的事情。其实人们反倒应该奇怪,为什么人类会进化出思考的能力,而在很多情况下还愿意去思考。根据作者的断言,思考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好奇心,而思考解答问题所获得的成就感,也能够补偿我们在思考时感到的痛苦。

    推论:学习目标应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莱布尼兹26岁时还是一名从事外交工作的法学家,他走上发明微积分之路起因于一位数学家朋友给他出了一道题,让他计算(1+1/3+1/6+1/10+1/15+1/21+1/28+......)。莱布尼兹以一个门外汉的直觉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如果这题太难或太容易了,恐怕都不会燃起他对数学的熊熊热情。

    二、想避免思考的痛苦,就必须进行更多的思考。

    痛苦毕竟非我所愿,如何才能尽量避免思考的痛苦、享受思考的成果呢?这得先从思考的机制说起。作者将与思考相关的要素区分为外部环境、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三部分。人们思考时主要使用工作记忆从外部环境和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再进行加工处理。一般人工作记忆的容量都非常有限,也很难扩容。比如,终其一生,多数人都会觉得心算2位数乘法(34*76什么的)是件很吃力的事情。与之不同的是,长期记忆可以大幅扩容。比如,刚开始学加法的孩子只能掰着手指头数,因为他的长期记忆里没有与此有关的信息。但绝大多数成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个位数加减法的答案,因为他们已经通过多次的练习把相关答案刻入长期记忆里了。多次进入工作记忆的思考过程会进入长期记忆、被当作一个整体而加以接纳。这样,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时,人脑将直接调取结果而不再重复思考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节省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进入长期记忆的不但有知识点也有内在规律,在处理那些未曾记忆的新问题,长期记忆里存有相关经验的人可以很容易地透过一些表面现象发现内在规律,这也是思考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一言以蔽之,从说话、算术、开车、打字这些普通技能,到写作、演奏、体操、科学研究等等精深的领域,提高水平的诀窍都是一个:熟能生巧。

    推论:大量反复的练习是学习必经之路,再无捷径。当然练习也有一些技巧。比如高强度的连续学习效果并不很好,如果将同样的学习时间分散到更长的时间段中,在初次学习以后,隔几天复习一下,记忆会更加深刻。

    三、聪明不仅是天生的,更是后天努力得来的。

    一般而言,大家都知道智力水平由先天(基因)和后天(教育、营养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组成。稍早的时候,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因素是次要的。但近期的研究越发显示出后天因素的重要性。或许比较合适的说法是,基因会影响初始状态下的智力发展方向,但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更多依赖于后天因素。书中列出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专业钢琴演奏家的平均练琴时间,比普通钢琴教师要多出50%;而一流和二流演奏家的练琴时间则相差无几。换言之,天才一定是勤奋的,而勤奋虽然不一定能造就天才,但至少也能造就人才。

    推论:夸人聪明只会让人变笨。这是因为,传统上我们习惯于把智商看成是先天决定的,因此认为聪明与否是固定不变的,被夸奖聪明的人会倾向于表现得聪明,因此往往害怕失败,回避挑战。而恰恰是可能失败的挑战才能让我们思考,也因而有可能让我们把更多的东西加入长期记忆。因此,作者建议把夸奖聪明改为夸奖努力。无论对原本做得好还是不好的人,夸他努力都会鼓励他做得更好。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所以看了这本书。看完以后发现,对自己也很有帮助。是为记。

    补充:是因材施教,不是因才施教。

    人在认知方面的差异可以定义成成两种:认知能力的差异和认知风格的差异。认知能力差异决定了人的学习效率,认知风格的差异则说的是,人们可能偏好不同的认知或学习方式,比如有的人喜欢听,有的人喜欢看。能力和风格的区别是,能力有高下之分而风格没有。有大量科学家曾试图识别出人的认知风格,并根据这种风格施教,希望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他们几乎一无所获。相反地,某些研究发现,如果是根据所教的内容而不是被教的学生来选择特定的认知手段,会有较好的效果。比如,学语言总要听,学绘画总要看,学几何总要推理,学诗歌总要感悟。所以,教不同学生虽然应该设定不同的目标,但却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叁:

    没有想过会买这本书,看前几章甚至还心怀排斥。如作者序言所述,这是一本认知心理学摘要:工作记忆、长期记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组块、专家和新手的差异、十年或10000小时规则。。。都是当初心理学原理中耳熟能详的概念。然而,最终作者说服了我,而且30年来第一次,我开始动摇、开始后悔,也许当初因为自己的浅薄,真的浪费了才能,荒废了时间。

    作为一个当前教育体系的既得利益者,我向来是一个教育体系的批判者。讨厌死记硬背、讨厌题海战术、讨厌练习。。。自以为理解和思考才是学习的意义,从小到大,最常出现的错误是粗心,总觉得会了就行,所以考试也好,竞赛也罢,采取写出解题步骤却不进行最终计算的策略(按照评分标准这样一般只扣2分)。

    如今回头细想自己的学习历程和结果,一边庆幸自己的“幸运”:幸而记忆力还不错,未经努力积累了些事实性知识,使得求学过程中考试结果都还不错,继而得到老师的喜爱,求得一点比较宽容、未经打压的发展空间;一边哀叹自己的“浅薄”:如果十年前、二十年前就懂得练习和努力的意义,今天的自己会是怎样。。。(坐在麦当劳里思考这个问题时,一身冷汗和鸡皮疙瘩)

    作者在书中论述了九条(其实是八条)认知心理学原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是:

            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

            没有充分的练习,不可能掌握任何脑力活。

    作者的逻辑简洁、清晰,有力、彻底的说服了我:

            大脑是用来避免思考的。

            思考是发生在工作记忆当中的,环境信息和长期记忆(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之间的互动。思考的瓶颈在于工作记忆的空间。

            解决之道在于通过记忆获得事实性知识,通过练习自动化过程性知识,以此增加工作记忆的空间。

    除此之外,好奇心、认知风格&多元智能、努力vs聪明、及时反馈的论述也有一些提示和启发。

    看完本书,我有了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等待自己去思考和回答。同时,开始勾勒十年后的自己,一株大大的、高高的 “梦想树”有了一颗小小的、坚实的种籽:从今天起,在那一、两个领域,积累和练习,努力和坚持,希望十年后,不再感叹和后悔。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 [美] 威廉厄姆 (Willi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wx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