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如
如果你的家里有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那你是否有心和孩子聊过一个话题:孩子,你知道为什么要上学吗?
我曾经反复强调过,我们的教育要立足于未来,以终为始。家长的内在虽然有一个以终为始,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可以成功应对未来社会的想法,但是每个家长依然要面对当下的这个问题,那就是孩子正在上一年级。
学习的目的不该很遥远
如果你和一年级的孩子说,爸妈要培养你成为未来人,拥有应对未来的能力,这些很空很遥远的道理孩子一定不愿意听,也听不懂。我曾经也苦恼过,当我对女儿Kimi聊,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她听得很用心,但当我说到学习与未来世界的时候,她就坐不住了。
后来我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内心里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这些是作为家长应该做的基本功,孩子还很小,不能说的那么远,首先应该告诉他“为什么去上学”这个基本问题。
李中莹老师在书里说:学习的目的不该很遥远,作为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一旦真正脚踏实地去做的时候,就需要定一个个让孩子努力了就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因为孩子刚上一年级,突然对学业有要求,孩子就会不适应。
沟通的方式很重要
那我们该如何跟一年级的孩子聊上学的话题,如何让孩子适应这个学业变化呢?要知道,重要的不是沟通什么,而是用什么方式去沟通。
聊学习目的
上一次和Kimi聊过后,我就一直在反思,观察,解决一年级孩子如何有清晰的学习目的,让孩子重视她的学业。
我问Kimi:“你上学那么长时间了,你能告诉妈妈,你在上学时候尝到什么“甜头”了吗?”
她就很开心地回答:“可以增长知识啊。”
我接着说:“你在家,去旅游,也可以学到知识啊,为什么还要去学校?”
她就很好奇问我,那为什么呢?
然后我就启发她:“虽然学校不是唯一得到知识的地方,但学校是知识的浓缩地,是国家培养了专业的人来传授的,能让你们更快速地得到知识。”
聊孩子交际
孩子就知道了,在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得到的内容很系统。
Kimi又接着说:“我还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我就说:“那你班里的同学是不是有大有小?”
她说:“不是啊,我们都是年龄一样的。”
我就说:“是的,这就是同龄人,你们有一样的苦恼,可以一起解决。你们慢慢就有了感情,等毕业后,你们依然是好朋友。”
她说:“是的啊,妈妈,幼儿园的孩子现在还是我的好朋友。”
我接着问道:“Kimi,大家想让你玩什么游戏,如果你不愿意去,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她说:“我们有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啊。”
然后我就夸奖了她:“你学会了解决的能力,你有了人与人沟通的能力,相互接纳的本领。”
聊学习过程
接着我就慢慢引到了学习上,我告诉Kimi:“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有不同的本领,因为有不同的学科,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样你就掌握了不同的本领。就像,你想做不同的蛋糕,用不同的模具一样,得到的面包种类就很多。”
我和她分享了这些,即使孩子不懂,也要去说出来。不要担心孩子内心收不到,现在是听进去,慢慢地就会抱着好奇心记在心里,总有一天,她会明白妈妈说的道理。
还有关键一点,为什么去上学?因为还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我问Kimi:“你现在上学是不是有上瘾的感觉?”
她好开心:“是呀,我很开心。”
因为Kimi每次到家,都要画画,做手工,做作业,每个都很享受。
我说,你最享受的时候就是乐趣。
她似懂非懂,但是当我问儿子,他说:“很享受现在的学习和成长,很放松”。
不紧不慢的教育孩子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我们内在有一个远大的梦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可以驾驭未来世界的人,但是当下,我们一定要先让他知道学习的目的不是遥远的,你要告诉孩子当下的成长过程,帮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所以当孩子问你,“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你要告诉孩子这几点:
①学到系统的知识;②交到很多朋友;③处理基础的人际关系;④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⑤享受到成长的乐趣。
多和孩子沟通,多鼓励,多去引导,暗示给孩子以上五点。
这些都是我在Kimi身上体验出来的,你们也要和孩子聊一聊“为什么上学”“为什么要学习语数外”“为什么要去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这些话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倡导【不紧不慢】,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每一天,每一月,我们都在变化,我们要等着孩子成长,就像破茧成蝶,我们要等着他。
或许你说,孩子这一星期没变化,没成长,你们真的要放下肉眼的体验,慢慢地用我们的能量,用我们的爱去陪伴孩子,用头脑和孩子互动。
当孩子和你相处得安全感很足的时候,你就可以和孩子沟通,或者分五次沟通,并且沟通之后,还要去强化,帮孩子在成长中及时去消化这些关键因素,这样孩子对“为什么去上学”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会爱上学习。
作者:如如,直创心理学创始人,生命幸福教育创始人,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亲子关系处理顾问,亲密关系成长导师,时间效能资深研究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