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学到一句话叫做“质胜文则野”,最初心里有点疑惑。
这句话似乎小学时代就见过,如今再次读到,书上给出的翻译则是“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这样的翻译类似英语直译,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我隐隐觉得不够精准。
无论如何,质朴绝不是一个贬义词啊。它形容的是人们自然美好的一面,明明带有褒义。比如平日谈到一些古代诗词,我们常说某诗人的语言平实质朴,特别是山水田园诗人及其诗词最易得到类似评价。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总是通过质朴的语言来传递内心的宁静、表现他们超乎世俗的精神境界。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语言的质朴就是一种难得的文采、就是一种被人广泛认可的表达方式,绝不输于华美的辞藻,甚至过于华美还是我们应当摒弃的行文方式。
当然,原文说的是“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而非说质朴本身就是粗野。但这难道不是一种狡猾而毫无意义的表述吗?毕竟凡事都有个限度,质朴也得有个头,过犹不及嘛。可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有些不解——质朴到了何种程度、又会在何种情况下,竟能变成粗野呢?
所以我忍不住跳出来胡思乱想一番:如果把“质”理解为事情的本质,也就是文章的核心或主旨,而不是简单直译为“质朴”——或许这样,才更加合理吧。假定能这么理解,那这句话的辩题就清晰引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必不可缺失,形式也不能忽略,两个方面恰如其分的搭配才算是完美。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又看了看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哎呀,“君子”!原来,孔子是用这句话论述“何谓君子”,而不是论述“何谓好文章”。
那我前面的想法可能真就是胡思乱想——对一个人来说,“质”可以理解为他的真实性情,“文”可以理解为他的文化教养。如果一个人的真实性情多于文化教养,意味着他的为人处世往往遵循自己的本能,难免显得有些粗鲁、甚至任性,虽然其本性未必多坏,但表面却可能类似缺乏教养的乡土野人;如果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多于真实性情,意味着这个人的自我修饰可能过多,甚至矫情虚伪,反而掩盖了他的真实性情,就像古代的史官与史书一样,因为太多的歪曲掩饰,反而让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只有真实性情与文化教养融合得恰到好处,这个人才能做到“文质彬彬”,方可称为君子。
这么理解就顺畅了——所以理解一句话,真是不能断章取义啊。
当然话说回来,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环境与风气,人们强调的重点也会不同。比如魏晋文人喜欢“率性而行”,道家提倡“返璞归真”,似乎就是追求“质胜文而野”,大概是他们厌倦了各种虚伪浮华,宁愿粗野随性一点。而几千年封建礼教延续到明清以后,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行为,甚至被鲁迅叱为“吃人的礼教”,那就是“文胜质”把整个社会拖向了泥潭,只好来一场新文化运动。而到了今天,大街上仍有那么多不文明现象,甚至常有“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热议,这又提醒我们还得增加一些文化教养。
因此,这辨疑的最后不妨多问一句:我们自己又该如何做到“文质彬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