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
《论语•学而篇》|| 君子品德

《论语•学而篇》|| 君子品德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21:40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意: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牢固。做事应该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没有朋友不如自己;犯了错,就不要怕改正。”

本篇孔子提出了理想中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包括了庄重威严,学习要厚重,要有忠信的品德,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有错必改等。

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一方面是说外在,举止要庄重不轻浮,给人以稳重可靠的印象,这样才有威严。

而内在的一面,要通过学习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达到厚重稳固不浅薄行事。不管是做事还是学习不能只浮于表面,做事要了解前因后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言之有物,做了就做到无懈可击。学要学透,不要只学得皮毛就欣欣自喜。只有深入透彻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稳固,不至于只有个浮影,要用时才觉恍惚难以确定。

感觉就是说自己一般,学习看书都是只看到表面,不肯下功夫去思考,于是谈感受谈不出来,写点什么吧自然也没有深度可言。

忠,做事尽心竭力为忠,信,诚实守信。忠信是孔子学说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石,也是此书中反复宣讲的理念,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操守。

无友不如己者,看解释说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悖,如若一致的话,那么这句就应该是没有一位朋友不如自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自然也有自己的长处,多看到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才是为学之道。

而现实中,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中,很多家长都遵循前一种说法,经常提醒孩子要向学习好的孩子学,不要和学习不好的孩子一块儿玩。把学习不好的孩子归类于一个另类的位置。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中的交友观,以学习、以家世、以财富、以地位,种种的圈子。

过则改之,是正确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这一生没有错误反而是奇怪的,哪怕是圣贤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是正确无过失的。有了错误没什么,敢于承认并且有改正的行为就是勇敢的。当然能尽快发现错误并迅速纠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此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文章

  • 《论语•学而篇》|| 君子品德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意: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

  • 001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篇》

  • 读《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何把学而放在第一篇? 整部《论语》十二章实际上是学为君子之道,或者为大学之道。如何为君子?必有进阶之梯,...

  • 《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011《论语·学而篇》

    《论语·学而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

  • 《论语》有感(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篇·八》 这句话讲了君子应该做...

  • 一起来读吧(十九)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 【译】做一个君子...

  • 《论语》今读: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 008《论语·学而篇》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学而篇》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篇》|| 君子品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es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