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那些老物件在,那时的记忆就在,它驻扎在岁月里,从未有过半点消减……
·1·
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家里总算是改装地有点模样了。
说起改装房间,还得感谢女儿,若不是她强烈要求把自己的房间改一个风格,我根本不可能主动去干这份劳心劳累的事儿。从思考房间的色调,到如何摆放家具,甚至哪天请哪些工人到家里施工,都得一点一点盘算。这一个月,可把我这个原本不爱动的人给忙坏了,天天跟装修公司的人谈这个谈那个,时不时还得接待量尺的,或是接待安装的……反正一个月下来,我感觉自己都快成装修工了。
连老爸老妈都说,没想到你这么能干!
不能干又怎么办?女儿喜欢的风格必须给她搞定,让她快快乐乐地在房间里享受生活和学习。
·2·
房间快改装得差不多的时候,总在外面出差的孩子爸爸突然来了一句:你辛苦了!
一瞬间,我像是被什么击中了一般定在路边,忽而又哑然失笑。装修的辛苦,不是亲身经历的人不会懂。而旧房改装辛苦,又要比新房装修的辛苦多出几倍来。
不为别的,就是收拾那些老物件,这份辛苦就很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那是拆除大衣柜的前一天,我得把大衣柜里的老物件都翻出来。我戴上口罩和手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壳箱,一件一件把东西掏出来,摆到纸壳箱里。
同时放在我身边的,还有一只大大的塑料袋。我认为不需要留存的,顺手就放到塑料袋里准备扔掉。那里有孩子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我曾经用过的手套,还有老爸老妈的一些陈年老货。
塑料袋一点一点鼓起来,我心想,这些几年都不动的老物件,为什么不早点扔掉?白白在家里占着地方。我心里怨恨自己的懒惰。
·3·
衣柜清干净了,我把三只大口袋放到屋门口,三只口袋里都是不准备留存的老物件。
然而,就在我洗了手要下楼扔口袋的时候,却发现老妈把这三只大口袋拖回了自己的房间。
“妈,你这是要干啥?”我问她。
“这里好些东西呀,好好捡一捡,有些得留着。”老妈认真地回答。
“留着?这都是我筛过的。”我有些不悦。
多年来,老妈有攒东西的习惯。在她的房间里,存着几年前的大福字,就是因为福字上的画儿好看;存着几年前的台历,就是因为台历上的鸟儿漂亮;存着几年前自己在路边买到的手工编织的小手包,就是因为这只小手包的颜色很合她的眼……
“你不留那么多东西吧,你看你们的屋子,还不够乱吗?”我的话里,明晃晃地埋怨。
·4·
老妈并不理我,只顾埋头从口袋里掏东西。我只能无奈地坐在她身边,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老妈有自己的小倔强,只能由着她。
但她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心生震憾了。
“你看这只小黄毛狗,当年,这是孩子生病在医院扎针的时候,为了哄她买的。我还记得那天,护士给她的右手扎针,她用左手抓着这只小狗,抓得紧紧地……”
“你看这个马甲,当年,这是邻居妈妈给的。那时候咱家没有车,孩子上学放学都坐邻居妈妈的车。人家对咱孩子特别好,还给了这个羽绒马甲,孩子穿了好几年呢……”
“你看这是什么?这都想扔了啊!这是孩子小时候扎点滴用的小手板儿。我一看到这个,就想起那时候她的小样子。扎针的时候,仰着小脸儿边哭边看我们,唉,真心疼……”
老妈一件一件地点着,一件一件地唠着,我看着她头上的根根白发,心里不禁一动。近几年,老妈的记忆力有些弱了,她忘记了很多事情,却没有忘记,有关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5·
又经历了老妈的一番清点,我把剩下的,老妈也认为可以淘汰的老物件拿了出去。
有一块长长的木板我一个人般不了。这块木板是当年装修的时候,做大衣柜剩下的,虽然没用,却已经放到发黄发旧。这次改装,它被翻了出来,但却依然没有什么用。
在老爸的帮助下,我们把这块木板移到了门外。穿上鞋,戴上手套,我和老爸正准备把木板搬到楼下扔掉,邻居姥姥走上楼来。
“你们这是干啥?”
“噢,这块板子没用了。”
“这是柜板子吧,要扔掉?”
“啊。”
虽然一墙之隔,邻居姥姥从来不同我们家要点什么东西。但这次她张口了。
“别扔了,这大板子放在平台上晒白菜,多好,上哪里找这样的板子。”
“那,您留着用?”我问。
“你如果要扔,那就给我,我让我老伴儿搬回去。住家过日子,得有点老物件儿!”
看着邻居姥姥心疼地抚摸着那块旧木板,我和老爸相视一笑。我心里想,邻居家又多出一个老物件了,它将住在邻家的平台上,盛满一家人的丰收和喜悦,岁岁年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