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们为谁而战?!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们为谁而战?!

作者: 如光影常在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1:42 被阅读4次

一台被遗弃的摄像机拍下了林恩拯救班长蘑菇的英雄事迹,因而他成为战争英雄回到了美国。加长的悍马是B班的专用车,经理人希望把他们的经历拍成电影各处寻找投资人。

电影一开场他们来到球场做宣传,啦啦队的热情欢迎让大伙激动不已,接下来的记者采访会也带着明星归来的光环。这时候的他们都觉得自己成为了英雄,祖国的骄傲,一本正经地回答问题。林恩面对如何看待近身与敌人搏斗的提问感到困惑,这是他成为英雄的时刻,也是失去战友和用小刀杀死敌人的时刻,敌人恐惧与挣扎的双眼惊吓了19岁的少年,班长的离世更是动摇了心中的信仰大石,伊拉克已经没有值得留恋的人与物。接下来他一见钟情的菇凉,突然而至的爱情让他动摇了回到战场的念头。

午餐招待奢华,然而石油商人来到餐桌热切询问着前方战事,骄傲介绍自己开采石油赚钱,谢谢年轻人牺牲自己为了美国的利益。这场战争的意义不言而喻,士兵也只是服从命令,这些话嘲弄着士兵们的信仰,为国奉献的精神。

球赛中场表演,B班被安排去走秀。尴尬无奈地呆站于舞台中央,林恩在火花飞扬的氛围里回忆起触目惊心的战场,悲痛弥漫在心中。表演结束后清理员拳脚相加驱赶他们离场,接下来,一切开始变得不太对劲。

啦啦队员阻止了打斗,争辩着这是美国的英雄。利益至上的投资人,一边高谈战争象征着荣耀,一边降低片酬,压榨战争故事的价值。

回到观众席,观众嘲讽着保卫祖国的士兵,戏谑都是些同性恋、变性人。林恩迷茫地看着一切,对于战争的理解大家都有所不同,可只有他们是被其折磨深切感受的!为国而战,为荣誉而战,就像战友“蘑菇”棺木上的国旗,缥缈虚幻,其他人欣喜地感叹这场战争自己赚了多少钱才是现实。人们只关注利益,战争的意义只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和国家与人民无关。

临行前,姐姐接自己去看心理医生以摆脱战争机器,逃离那片嗜血的焦土,可是林恩选择回到战场,回到有仇恨人民的荒地。也许是家人的隔阂,打工者的粗暴,商人的薄情,观众的嘲笑,改变了林恩对故乡的看法;也许是战场不仅仅是荣誉,也是成年的他感到有所作为的骄傲阵地;也许班长劝导林恩我们都需要你的战友情打动了他。战场艰难,选择更是痛苦,不论我们如何理解战争与林恩,他的挣扎与困惑在未来我们也会经历,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之后和群里一位朋友交流了这部电影,她觉得整部电影都挺讽刺的。有宿命论,有意识流。战场让他成长得太快,而林恩也是敏感又多思的孩子,短时间承受了太多。这电影没那么多国家,民族,自由,大爱,就是个小男孩的一段快速成长的故事。很多作品都致力于表现大环境,大事件里的微小个体。国家与荣誉在剧中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引发人对脱离大环境,而对个体情绪的思考。李安不带有个人感情在讽刺或者颂扬,他不明说,把问题丢给观众,自己去想。

关于意识流我了解不多没法辩驳,关于小人物在大环境中主观感受这点倒是点醒了我,林恩最后决定选择回到伊拉克显然并不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是内心对于职责与担当的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们为谁而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gu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