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

有一个女孩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降生。
那时的东三省,因为几个人的生死转移,最后变成了伪满洲国。
小女孩从六岁就开始跟着家庭流亡,
故乡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名字。
入学以前的她,跟着母亲颠沛流离。
女孩的爸爸少年时期先留学日本,后留学德国就读哲学经济系。
回国后参与郭松林的队伍,想拯救中华大地于水火中,但是失败了。
随后二战开始,到处流亡。最后到了重庆。
开始了小女孩在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涯
那些熟悉的地名,上清寺、小龙坎、沙坪坝真的是很亲切了。
她在南开进修的六年,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
生活在这座山城中

读书、躲避轰炸、遇见死亡、成长
那个时代的人都变得异常的坚强
在战火中,学习音乐、表演话剧
做一群在炸弹下生存的文艺青年
艺术文化也是救国的方式

初中、高中在南开中学的六年
是生命进阶的第一个阶段
后来进入武汉大学由哲学系转入外文系
也是受朱光潜先生影响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上学都是在迁徙中度过
在朱光潜先生的英文课程里
一点一点的进步着
她自己也是有非常努力的学习着
命运、性格、才华,人生现实亦环环相扣,雪莱那不羁的灵魂,一面高飞一面歌唱,似星光银亮与明月的万顷光华,像甘霖,像流萤,像春日急雨洒上大地,而我们在人间,总是瞻前顾后,在真心的笑时也隐含着某种痛苦。诗人说:“我若能得你歌中一半得欢愉,必能使世人倾听!”
在人生环环相扣得进程中
那个叫张大飞的男孩
一直在她的心里有所牵挂
这个男孩在战火中成长
后努力学习并成为飞行员
在天空中守护着地上亲人
这注定了在生命中的意外
有一次飞上天,再也没有回来
生命永远停在26岁

这时女孩才20岁收到了
这位男孩的一封诀别信
一封与他有限往事告别的信
开头是那句
“当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
女孩和男孩多年的友谊
也由生命的结束而结束
以往他们靠着信件交往
在最后一封诀别信里
才出现那三个字
我爱你
从文字里可以感受到
她之后对待爱情
似乎不再那么期待
人民最后战争的胜利
拥有的一切都是虚空
她继续着大学的学业
英语和文学
生命一直在攀登
武大毕业以后
经历很多很多
到海的另一边
台湾
继续
学习
终生学习的她
不断的在攀登者属于自己的那座高峰
不知疲倦
她是齐邦媛先生

简略的故事讲完了。说说自己的感受
以前虽然大部分作家的名字都听过
但是几乎没有看过他们作品
《巨流河》这本书
最后写了
献给——所有为国家献身的人
这是一个局部真实的历史
时间里永远存在的爱情
还有那些生命来来去去
光辉的模样
因为是重庆人
所以对中间写南开中学的段落
倍感亲切
他们走过的路
我是不是也走过
只是不在相同的时间而已
我们在同一片土地
活出了不一样的
自我
只希望自己没有
白来这个世界
明天
一切将归于永恒的平静
今天我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