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的硬派脱口秀《知识就是力量》上线后,我碰巧看了最近的一期,顿觉耳目一新,非常醒眼。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看上去一切都是有救的了,并且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近在咫尺了一般。尤其是这一期的《人生如何不纠结?》
这些节目罗振宇也是高度的概括了《得到》栏目其他老师的精华而制作。
世上没有听一遍就会的道理,所以反思和复盘才是正确的姿势。当人生面对选择时如何不纠结?再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现在我想来的确是这样的。
本期的观点如下图四个:

01终局思维
这是曾鸣教授提出来的,在面对选择时,从终局出发考虑问题决定你当下的选择。
罗老师推荐的《人生五大憾事复盘》是对于临终者的采访的集合书,据说华尔街的投资人每过一阵就拿出来翻一翻。这本书就是临终者的话,是在终点上往前推着看问题的。没有看过这本书,但在人生的终点回头看的逻辑给了我们启发,假若我们在临终时想要达到何种状态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或者说遇到选择时我们应该考量的,这就重要了。
简单讲我以前知道的,也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句话“人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相传就是一位临终者总结的并且让后人写在了墓志铭上的。大意是某人年轻时想改变世界,慢慢的想改变国家,后来想改变家庭,临终前知道只能改变自己;他突然明白了,若是年轻时就想着改变自己,然后带动改变家庭,再在更大的范围内带动改变,也许会实现他的抱负。

这是一句对我影响重大的话,我在别人的朋友圈里看到后认真的考虑了。
我们要想在六十岁,七十岁有个好的身体,毫无疑问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每天适量的运动,这就是选择,不纠结。
每天早起晨走已经有两年多的习惯了,即使下雨天也要六点前下楼,周六爬丝山,周日走泻湖,即使头一天晚上凌晨两点睡得,也要六点前下楼,没有可以讨论的。因为在终局来看,我们是为了七十岁的时候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了这个终局的目标不需要纠结,一切都会很痛快又自然。当然这些是我可以自己控制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在这里不需要讨论。

我想做一个朱树英老师(七十岁了仍然活跃的一线出庭律师)那样的律师,有自己的深耕的建筑房地产专业,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能够通过法理和实践的结合推出法律的结论并且成为司法解释的借鉴。这种终局的结果是朱树英老师27年的律师生涯的一以贯之的结果。正如朱树英老师的座右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那么现在的选择就没有任何困难和纠结了,只要是朝着朱老师这个方向发展的功课都可以做,而与之相反的都可以舍弃。先在工作中定下建筑房地产律师的目标,接案件围绕着这个专业做,进一步学习围绕这个专业做,学习的方向找朱树英老师这样的行业内前三名的律师的书和资料研究,尤其先把朱树英老师的六本书看透,再看透。
顺理成章,还有啥好纠结的呢?当然,过程中肯定是有大脑开小差,偷懒的时候,那就拿起元认知,和这个终局思维的工具。农民种庄稼都需要工具,何况我们呢?

02指南针~方向不变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终局,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要用到指南针,它给我们指引方向,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我们走在大路上还是闯进了烂泥塘,无论走进了大草原还是原始森林,始终使用我们的指南针,朝着它指的方向前进而不迷失。
03金丝雀~确立底线
金丝雀原是旷工下矿井时带着的,因为金丝雀对瓦斯有着敏锐的反应,只要是金丝雀在井下倒下了,旷工立马上井,不管是否是瓦斯引起的金丝雀的倒下,这是一个原则,且任何情况下不能违背,这就是底线。
我们不能以恶来回报任何人,即使受到了恶的攻击。这就是确立自己的原则,并且成为公开的原则。
不能为任何人提供经济上的担保,这是律师工作的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不需要问为什么。
签每个字之前必须全面的理解和弄懂法律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可能的风险。若没有弄懂,就不签。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和有原则的人在一起。《论语》中或问“有一言以利终身乎?子曰“其恕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原则。对任何人一辈子最为有用的一句话。诚信是第一个考量的因素,没有其他排序?
吴军老师也说过“可以骗我一次,但绝不能给第二次机会”,这就是原则。
原则的本质叫不可以有例外。
通过这样梳理出过往经历中接触过得人,就跟容易的做出排除和挑选。对于可以做成朋友的,那就花费时间共同成长,相互鼓励和陪伴;对于价值观不符合的,或者不诚信的,直接拉黑,不在给与任何机会,不必要再次浪费时间。
和什么人在一起,也就是自己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决定了有多大的人生变量。

04白衬衫
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的行头都是那一身,省却了选择的麻烦,又独成风格,简洁靓丽明快。
想一想,有多少人为了穿着而纠结呢?每个工作的人士都会如此,选来选去,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老子“少则得,多则惑”,明快到不过如此,老李他老人家说的六字诀真是没有出其右者了。
既然成大事者不纠结,还有这四个工具。罗振宇白送给我们,我们接过来,反思,总结,实践;再反思,总结,实践。
元认知告诉我们,脑袋的体操也是借助工具,习惯成自然的。
不出局(007不写就出局),写作成长社群。全球有10000+追求进步的人一起:7天1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
相信我,这是你做的一个正确且酷的决定。我已放码过来,你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泼冷水简单且没有风险,而鼓励别人需要智慧
网友评论
非常钦佩您可以从一而终地在班级群分享晨起的各种美景。对于勤于学习,勤于实践的您也是非常认可。
本文是对罗胖老师其中一期脱口秀的再次复盘。本文读必让我再次加深了对“懂得许多道理但过不好一生”这句话的印象。每次看您的文章,都能发现“学以致用”在您身上的影子。
第一部分,终局思维:您结合自己为什么要晨起跑步用行动诠释了这一方法(工具)
第二部分:强调方向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用说,方向搞错了,那么一步错,步步皆错!
第三部分:明确做事时的原则,触碰原则的,坚决不妥协退让。这部分您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和什么人在一起,也就是自己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决定了人生的变量有多大。”建议您可以再精简一下自己的语言,把它打磨成金句。
第四部分:用名人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的事例强调成大事者不纠结的性格特质,对“少则得,多则惑”这一方法论给出了形象化的阐释。
文章整体结构清晰,语言明快。
但是缺乏强劲有力的“点精神来之笔”。想要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有所触动,一个独特的金句是十分必要的。
您的文章进步很大噢,请优秀的您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