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段时间脑子就不太好用了
最近晒过四次被子,三次都是到晚上才发现床上是空的,匆匆忙忙跑下去把我孤零零的被子带回家......
前两天取了个快递,在实验室整整放了三天,每天早晨过去都说这次一定要拿,每天晚上都忘......
“阿姨,我把宿舍钥匙忘带了,舍友出去了,能不能给我下钥匙......”
和朋友约去打乒乓球,等了好久人都来齐了,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带拍子,转身朝宿舍狂奔......
每次和同学吃饭都不记得带纸,还记得昨天早晨吃完了我说:“呀,我又忘带纸了...”,
“呀,我也没带!”
“同学,我这还有点儿,你你们凑合着用下。” “谢谢谢谢,你真好!”...
都数不清多少次,从健身房回来想喝水的时候才发现喝水好像少了什么,“天呐...我又把杯子忘拿了”......
......
我不背这就是我目前生活的常态,很多次掉进同一个坑,好气又好笑。
我总是安慰自己,可能最近太忙了,脑子不够用了,没事,下次绝对不会再忘了。
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直到昨天晚上,有幸听了耐心的@尔东陈关于时间管理的分享,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 你觉得大脑适合做什么?
“这个,大脑,适合做的...我觉得应该适合做一些需要思考的东西......”,我还有点蒙...
“不错,回答正确,但你知道原因吗?”
“不知道,只是感觉......”
“科学验证,其实大脑的容量只有很小的一点点,也是很有限的,所以每当新的东西加入的时候,之前的东西就会被覆盖掉,所以人就会有遗忘,那么我们就需要减少大脑遗忘的事情,合理地使用它的资源。其实大脑适合做的事情就是思考,而不是记录。”
对话完后,我突然就想到了我的种种问题,原来,是这样啊!
收被子,拿钥匙,带杯子,这些本来都是不用大脑去思考的事情,我却用大脑记忆的方式去记忆,当被遗忘的时候,我还全然不知。
大脑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挺好奇的,于是翻阅了一些资料,整理了行业内的人的一些说法。
神经科学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好像量化大脑的记忆容量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但就神经科学方面来说,记忆被认为是储存在大脑的树突棘。
所以,如果仅仅是预测大脑中树突棘的数量的话,还是较为简单的。
脑组成大约有100亿的椎体细胞,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上,每一个锥体细胞有有大约10000个小突触。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大脑的记忆容量大约为 100兆个树突的容量。
虽然大致数据已经有了,但是将这个数据转化成字节却不那么容易。
如果我们假设我们大脑像电脑一样,然后每个树突类似内存,有序的一字节一字节存储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那么理论上的最高记忆容量的确是100太兆。
但是我们每天接触那么多信息,大脑并不会像电脑一样规律的一条一条储存信息,存满了这个数据点才存下一个,很多信息是冗余重复的,或者分散储存在各个数据点里。根据QUORA回答的推测,如果用100当量数计算的话,大概最低为100千兆字节,最高为100太兆。但是毕竟我们的大脑是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并且经过非常长时间的演化,所以这些结论还是需要未来进一步验证的。
维基百科的数据
脑容量是脊椎动物的颅骨内腔容量的大小记忆是我们通过神经系统将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以及检索的过程。
在《失控》里面看到过关于人脑记记存储的方式,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人脑记录一件事不是记录这件事本身,而是记录了这件事的很多细节,当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是对这件事的再组合(貌似是“涌现”这个词),回忆的过程和记忆产生的过程很相似。但是如果足够的细节丢失之后,可能就找不回这个回忆了。而且如果人脑中间回忆过这个件事,相当于把这个回忆重新创造了一遍,记忆也会因此加深。
那要记录在哪里
那么你可能会问,把那些需要记录的东西要让谁帮我们记录呢?
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昨天尔东陈问我有没有做一些GTD的实践的时候,才知有些自己已经实践了只是没有概念意识。
比如目前阶段,我的做法是利用外界的一些物理条件,我目前用到的,虽然还是有些乱,也有很多拖延了的事情。
-
记在手机便签上
-
记在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上
![翻到15年用的小本子](file:///storage/emulated/0/Pictures/爱相机最近拍摄/0B2CC84A-F297-181B-6C31-BE6E908F2815-airtake-original(1).jpg)
![虽然也有很多没有完成的](file:///storage/emulated/0/Pictures/爱相机最近拍摄/EE94C685-8EBA-0848-F8F0-764FD3323744-airtake-original(1).jpg) -
还有网页版的 todoList
-
手机App上,也可以发出来,让大家监督你
-
闹钟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最后的话,其实虽然能感觉到规律了些生活上的一些东西,但有时候还是会有些乱乱的感觉,在昨天听完分享后,最近要开始准备学习使用更有条理的 GTD 来管理时间了,但愿能有所改变,向优秀的人不断学习,感谢每一个给我分享的人。
我是半生不熟 喜欢照自己的怪念头行事
喜欢一切意外 想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
若哪天有幸相遇 请别诧异 其实我并不是个乖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