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 思维模式解析》
P20 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 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I,重述知识」你怎么看待成功,说说你过去认为成功意味着什么,和拆页中解读的成功有什么区别。
在我的观念里:成功意味着拥有很多很多的金钱。我一直在觉察,这个观念是怎么植入到我大脑里的?跟我的成长环境有关,跟照顾我长大的“重要他人”有关。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入:要听话,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找得到好工作,才能赚得到更多钱,才有出息……
可是成功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还在漩涡里打转,需要不断去探寻。拆页里的成功,是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关注自身的成长。
「A1,激活经验」 越挫越勇的事情中是哪一种思维模式?回想一下,你曾经做什么事情是越挫越勇,当时是为什么那样,那个时候的想法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那个时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曾经的我,都是遇到困难就想逃跑,每次想着换个环境就好了,换了个环境其实还在原地打转,但是那个时候根本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里?只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做什么事都不如意?感觉自己就像个愤青,怨妇,整天都混混沌沌过日子。
就在近两年,突然很想改变现状,真切的感觉到那种强烈想改变的意愿。于是加入了柳州筹备分舵,过程曲折多变,突然感觉自己像一个斗士,比高考那时还集中精力去拆书。坚持6点起床来选拆页,每天都挤时间打磨拆页。在写拆页卡壳时,也不断寻求帮助,不断鼓励自己,加油,别放弃!在同伴们都忙,没有时间过级时,也鼓励同伴们,不要放弃。我对自己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准备过级,多好的学习成长机会呀,我愿意余生都一直拆下去。
这会儿觉得自己又是成长型思维了,也许十年后,我会感谢自己现在的选择,和越挫越勇的努力。也感恩遇到拆书帮,遇到这么多爱学习的同伴们,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同行。
作者:李真71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d94568f0d33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