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后,清浅进行了1个小时的瑜伽练习,体力虽然有消耗,但全身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精力满满。于是在回家的路上完成了文章构思。回到家,倒一杯开水,打开电脑,开始码字。
专注其实是在做加法
Z女士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微胖不高,说话温柔,脸上的从容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分管的部门多,进出她办公室的人很多。作为她的助理,清浅总是想办法为领导节约时间。比如:财务票据坚持一次性签字完毕;跟她确认工作时,尽可能多地想好细节写在纸条上,避免多次确认浪费时间。为此,领导总是夸奖她:如果不是清浅帮助我节约时间,都不知道我能忙成什么样子呢!
尽管如此,进出Z女士办公室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天进入办公室以后,接一壶开水便开始一整天的工作。长久养成的习惯,她每天中午不吃午饭。基本除了卫生间,她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处理工作。
只是,不论处理多少问题,她总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展工作、还坚持每天中午20分钟的休息时间。Z女士的精力管理,在于专注一件事、在于会休息。
说到专注,首先想到的是李大钊教育孩子的那句话:要玩就玩个痛快。大师的感受“痛快”的点在于全情专注于一件事情。Z女士的做法值得借鉴。她有自己固定的办公时间,在此期间不预约任何人,就连手机都是断联状态。跟人谈事情时,不允许他人插队,即便事情很紧急。
专注于一件事情,其实就是在做减法,意外收获了类似于加法的结果。
会休息,才能赢得时间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周末在家昏睡一天时,反而觉得很累。疲累的时候,哪怕眯一会就会立刻恢复百倍精神。丹尼尔在《为什么要疲倦》一书中说: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在瑞士,“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几乎被所有人当成座右铭。达芬奇有一个工作习惯,平均4个小时就要睡15分钟。可见,真正会休息的人,才是真正会工作的人。
听说过这样一个桥段:
精明人多是商人,商人同普通人相比,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工作定时,随时都有事:只要他愿意,干一辈子也干不完。工作耽搁了,钱就减少了,精明人绝不浪费一份钟时间。但是,对于精明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根本,而身体健康需要休息。休息必将和工作相冲突,这时精明人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选择休息。假如向精明人提问:“你们工作一小时可赚50美元以上,如果休息一小时,一天就少赚50美元,一年就少赚1.8万以上,这值的吗?”精明人算的更快:“假如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一天可赚400美元,那我的寿命将会减少5年,按每年收入12万元计算,5年我将减少600万美元的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一小时,那我除损失一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3年每天7小时工作所赚的钱,假设我按时休息可再活十年,那么我将损失18万美元,18万和60万谁大呢?”
清浅正在自己的实践中练习如何进行精力管理,专注于一件事情、掌握休息法则,做自己的精力恢复大师,一如开头描述的那样,劳逸结合,妙得其法,便会享受这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