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感

作者: Crazytime | 来源:发表于2016-06-07 23:13 被阅读46次

近日读《中庸》。说来惭愧,已近而立之年,才是第一次认真读中国儒家传统的经典。以前写作文背过其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现在看来真是断章取义,浮皮潦草。以前印象中,中庸就是和稀泥、当老好人的误解更是太无知。

现在的人不写正字,不读文言。我们这一代,从小只学思想品德和政治,没有向内修身的教导。这是我长大之后才意识到的。觉得心虚,买来一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从老子、中庸、弟子规、千家诗开始念,愈发地怕,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却亏了那么多。古人做凡夫俗子,都是以最高的标准为目标要求自己,“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可不是当和事佬,而是找到最恰当的度。这不是凡事都最难做到的吗!这样精当的论述,比西方哲学论著不差,比流行的各种畅销读本更是不知精妙多远去了。怎么找到这个度?素位而行,守住自己的本分。其中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实用性是一等一。

现在的人不感兴趣,要享受浅阅读,要看舒舒服服的东西;内容提商们更愿意将错就错,就做这样的快餐,喂饱你!真痛心。可也不能怨天尤人,学以致用,凡事尝试把握度,也就会渐渐接近事情的本质。芸芸众生,匆匆一世,若是不思考可以抓在手里的方法论,怎可谓不荒废。

现在的人讲究经济利益和个人生活,我无意吹捧每个人都要有王者之风,只是如果从小不读经典,公民素养无从植根;浮躁表象下,更深的危机呼之欲出。我听说现在全国各地幼儿园小学都在讲国学,事是好事,就是教师们可要自己先好好研究一下原著。

相关文章

  • 短说“不知不愠”

    与其说是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倒不如说还是读《论语》了,读一本读后感的书,既是感作者之感,也是感读者之感——特别...

  • 2018-06-22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距离读完《读大学,究竟...

  • 枪虾与虾虎鱼

    ----------读《白夜行》所感

  • 认真读一本书|百年孤独

    《认真读一本书》的思路 读前感:在哪得知这本书?为什么要读?什么类型?对作者了解吗? 读中感:剧情轮廓清楚了吗?知...

  • 认真读一本书|霍乱时期的爱情

    《认真读一本书》的思路 读前感:在哪得知这本书?为什么要读?什么类型?对作者了解吗? 读中感:剧情轮廓清楚了吗?知...

  • 认真读一本书|恶意

    《认真读一本书》的思路 读前感:在哪得知这本书?为什么要读?什么类型?对作者了解吗? 读中感:剧情轮廓清楚了吗?知...

  • 读感

    没有什么是必须有固定的模式或者框架的,就好比穿衣,不用拘泥于时间、地点、环境的束缚,合适讲求的是舒服安逸而非...

  • 读感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 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棱角,是对世界的一种妥协,...

  • 读感...

  • 读感

    偶见诗文自我妻, 妻扬夫君贬自己。 己虽没有万般好, 好生陪汝永不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fj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