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又逢冬至,1200年前的他漂泊在外,也无房,甚想家!

又逢冬至,1200年前的他漂泊在外,也无房,甚想家!

作者: 十二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2:25 被阅读333次

冬至,俗称“冬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人们会祭祀祭祖,一家团聚共餐。亲朋之间也会互相拜访,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春节,因而冬至在古代也被称为“小年”,意味着年关将至!

冬至

又逢冬至,作为古代的重要节日,当然会留下不少诗词佳作,尤其古人大多跟我们现在一样大多羁旅漂泊在外,不同的是我们是自愿的北漂、蓉漂、广漂,而他们大多是被贬谪或流离失所,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并无二致。

这一点有一个诗人最有体会,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京漂”(那时的京是长安),而且漂泊之路并不顺利,名虽“居易”,实则居住不易,开始也是跟我们一样租房子住,即便后来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也免不了被贬江州。他就是白居易。

所以冬至到了,我们一起读读白居易的这首诗,一起感受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老白这首诗,寥寥数字,表达的思乡之情不亚于《静夜思》。

这首诗当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岁末,当时老白三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冬至这一天,朝廷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但是只有老白一个人居住在邯郸客栈。晚上,老白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老白想到,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他们谈论着的应该是我这个远行人吧。

冬至吃饺子

想想这场景,不就是此时的你吗?

老白的诗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直白显露。“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弹琵琶篇”。这首诗同样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可与《静夜思》媲美。

这应该是冬至大多数游子此时在外的心声吧。尤其是那句”还应说着远行人“戳中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泪点。但是具体“说”了什么,老白并没有指明,这就给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还应说着远行人

每一个想家的人,每一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想到的都不一样,有人想到的是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嗑瓜子一边话家常;有人想到的是上次和老爸还没下完的那局棋;有人想到的是刚刚学会说话前两天刚在视频里叫了声爸爸的儿子;有人想到的是妈妈亲手装的香肠,亲手包的饺子……

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呢?

相关文章

  • 又逢冬至,1200年前的他漂泊在外,也无房,甚想家!

    冬至,俗称“冬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 在外漂泊的你,想家了吗?

    每到中秋国庆节假日,自己一个人度过,就会特别想家。 看到街上人来人往,情侣间相互有说有笑,夜里万家灯火,下了班没有...

  • 又逢冬至

    冬至了啊,真快呢。 上一个冬天,好想也是阴雨连绵。吃饺子的习俗,从前从未注意过啊,真是粗心呢。还好两只耳朵还乖乖地...

  • 又逢冬至

    我对于冬至的概念,始于高中地理。这一天在地理学上至关重要,这是北半球夜最长日最短的一天。如果一个小朋友对自然科学颇...

  • 又逢冬至

    今日冬至,亦是周末。阴,微冷。 一大早,望着窗外雾蒙蒙的天,母亲说:“今天阴天好。”我问:“为啥?”母...

  • 又逢冬至

    季节的眉眼,醉着每一场流转,黑白交替着,恍惚昨日,时光却又一次地走进了冬至的字里行间。 冬至,顾名思...

  • 妈妈,我想你了

    一座城 一间房 一张床 一个人 对着闪亮的屏幕 悄无声息 刚才无意中 想家 出奇的想 想家 在外久了吧 漂泊累了吧...

  • 不一样的湘北

    漂泊在外。 是天冷了,还是待的时间久了,怎么突然就想回家。每天和父母打电话,可还是想家,外面的房子,始终只是一个房...

  • 总有人说,在外漂泊久了,就会特别想家。但我的感觉却是,离家的次数多了,想家也就慢慢淡了。不是不想,而是习惯了想家,...

  • 冬至又逢生日

    冬至,又逢生日。 人越长大,就越害怕生日的来临,尽管它不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该来的总会来。但是,此时此刻的心情,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逢冬至,1200年前的他漂泊在外,也无房,甚想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g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