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称“冬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人们会祭祀祭祖,一家团聚共餐。亲朋之间也会互相拜访,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春节,因而冬至在古代也被称为“小年”,意味着年关将至!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43823/5f9fcfb52c8dd419.png)
又逢冬至,作为古代的重要节日,当然会留下不少诗词佳作,尤其古人大多跟我们现在一样大多羁旅漂泊在外,不同的是我们是自愿的北漂、蓉漂、广漂,而他们大多是被贬谪或流离失所,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并无二致。
这一点有一个诗人最有体会,他算是一个典型的“京漂”(那时的京是长安),而且漂泊之路并不顺利,名虽“居易”,实则居住不易,开始也是跟我们一样租房子住,即便后来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也免不了被贬江州。他就是白居易。
所以冬至到了,我们一起读读白居易的这首诗,一起感受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老白这首诗,寥寥数字,表达的思乡之情不亚于《静夜思》。
这首诗当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岁末,当时老白三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冬至这一天,朝廷放假,民间也很热闹,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但是只有老白一个人居住在邯郸客栈。晚上,老白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老白想到,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他们谈论着的应该是我这个远行人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43823/af3c5742121d6cf1.jpg)
想想这场景,不就是此时的你吗?
老白的诗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直白显露。“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弹琵琶篇”。这首诗同样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可与《静夜思》媲美。
这应该是冬至大多数游子此时在外的心声吧。尤其是那句”还应说着远行人“戳中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泪点。但是具体“说”了什么,老白并没有指明,这就给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43823/fd908f13bb8ad4f2.png)
每一个想家的人,每一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想到的都不一样,有人想到的是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嗑瓜子一边话家常;有人想到的是上次和老爸还没下完的那局棋;有人想到的是刚刚学会说话前两天刚在视频里叫了声爸爸的儿子;有人想到的是妈妈亲手装的香肠,亲手包的饺子……
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