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在当下越来越重要,很多时候我却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仅不能吸引到读者,连基本的叙事都没有做好,结果写成了“散”文,是那种一碰就掉渣的散。
“散”文式写作,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
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
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作者布兰登•罗伊尔给出上面的总结。

这个观点很有价值,在进行写作的艺术创作之前,不妨先打好写作的功底,科学写作。
写作包含四大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和语法。《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集中论述了前三大支柱:结构、风格和可读性,阐述了20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写作原则。
结构
当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确保你说清楚了。如此,你言说的机会才合理。
胸中万千沟壑,可是写出来的东西表述混乱,读者抓不住重点。这个主要是文章结构没有处理好。结构可以认为是文章的骨架,只有清晰合理,才能突出重点,让读者能够快读的了解作者意图。
要做好结构清晰,做好以下5点原则。
1、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
先写总结,开门见山。
很多文章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说明观点。把最重要的信息或结论放在开头,让读者第一时间就抓住中心,起到定调的作用,再阅读详细的论述内容,读者就会有意识的就内容和结论进行反复结合,让读者始终跟随核心思路走。
2、分解事物
一个主题可能有多个部分组成,有一个大的观点,同时有几个小的观点呼应这个大观点。
用总结性的“引导句”引领一篇文章,用精炼的“主题句”引领一个小结或者段落。这样就给文章形成了大的框架。
3、使用转折词
文章要有起承转合,流水账的叙述无法让读者把握重点,而且容易阅读疲劳。所以要使用转折词。但是、然而之类的“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它们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通过转折词的运用,能够理顺写作思路,组织文章内容的顺序。
4、六大基本写作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六种写作结构: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每一种结构,都有适合它的叙述方式。比如评价结构,如果想突出A面,可以先讨论A面再讨论B面,而尽量不要混合。
5、整合相似事物
如果文章比较大,可能会包含不同的主题,那么就需要进行恰当分类。先讨论一个主题,结束后再讨论另一个,而不要把不同主题的内容混在一起。
比如我现在,就按照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分类来分享《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的内容。我不会在说“结构”时,穿插说“风格“的内容。把相似的、同类性质的内容,集中整合到一起,进行说明,好处是结构清晰,阅读时易于掌握。
风格
简短地展现以便他们阅读,清楚地展现以便他们欣赏,如画般地展现以便他们记忆,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以便他们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风格是作者个性化的体现,必然会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些通用的原则。
6、支撑所说内容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的内容
模糊的语言会弱化文章主题,因为它迫使读者猜测你要表达的含义,而无法完全专注于你的观点。选择准确、描述性词汇会使文章更有力。有时,为了准确和具体,你必须使用比平常更多的词语,这无伤大雅。砍掉多余词语固然重要,但是充分论证所说的内容更重要。
在打草稿时有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技巧,就是在写完之后立刻加上“例如”来强调你想表达的观点,以支撑自己的陈述。
用准确、具体的词汇展现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一只纯白色的波斯猫”就比“一只猫”让人更容易记住。“甲的销售额比去年提升了10%”就比“甲的销售额提升了”更准确可信。
合理的、充足的例证,让观点水到渠成,令读者信服。
7、例证个性化
个性化的例子通常与代词“我”的使用紧密相连。选择使用个性化的例子,要比宽泛的、陈旧的例子更有趣,也更容易让读者记住。
比如,写简历的时候,个性化的例证永远比高大上的词语有价值。
8、保持简洁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你的观点,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能力。有的人喜欢用长且繁琐的句子,这样显得专业,反而错误,这样会劝退很多读者。
内容在精不在多,过多的说明不会让论证更有效,只是说了很多废话。
9、砍断长句
拆分长句,使文章更清晰。
太长的句子,内容复杂,容易让读者迷失在分析句式结构的迷雾中,增加了阅读难度,降低了表达的清晰度。如果有太长的句子,考虑切分成短句表达。
尤其是现在,很多读者已经失去了深度阅读长句的能力,为了照顾读者体验,更要主要对长句的切分。
10、删除不必要的词
砍掉冗余语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如果不知道哪些是,就多练习,一个句子基本的结构主谓宾,砍掉哪些后想表达的意思和程度没有变。
内容的简洁,与前部分的用词具体、准确的要求并不冲突。简洁是为了避免冗余。具体、准确的词汇并不属于冗余的范畴。
11、使用主动语态
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主动句在阅读感受上是一气呵成的,被动句会让人有迂回之感,而且需要很多的语言才能说明。
12、多用动词,少用名词
不要把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动词、形容词名词化,一是不符合读者的常规习惯,另一个是会增加阅读难度。如非必要,不建议如此。
13、使用平行句式
用一致、平行的形式表达连串事物,有一种整齐的美感,也可以增加表达效果。
比如著名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4、利用句式变化
变化句子长度和开头,让句式富于变化,让文章不呆板,增加美感和阅读乐趣。
15、选择恰当的语气
用积极、个人化的语气写作。
控制写作语气的一个方法是选择积极词语,避开消极词语。尽可能在任何情况下使用积极词语,因为读者本能性地更愿意接受,而且消极形式也能转化为积极表达。
16、保持文章性别中立
如非必要,尽量避免使用特定性别指向的词语
可读性
第一稿的愉悦源于欺骗自己它离真正的作品已经相当接近了;其后稿的愉悦部分源于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第一稿蒙骗。
17、利用排版和设计
除了极少数文章自我欣赏外,绝大部分是供读者看的,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排版和设计一定要让读者阅读起来非常舒服,需要符合人眼阅读的习惯,字体、行距等都是重要的细节。
现在流行电子化写作,有很多成熟的编辑器,排版和设计会帮你做的很好,这是一个进步,作者相对而言可以更好地关注写作。
18、运用可读性工具
通过使用方便阅读的工具,来突出关键词和短语,比如加粗、斜体、引用、背景色等。
19、适用标题或提要
用标题或提要拆分或归纳文章。
20、回顾和修改文章
方面照顾到,多数都会存在瑕疵和不足。这就需要通过回顾和修改,来完善和弥补。回顾和修改的过程,要结合上述提到的原则。
查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已经完成了。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属于一本小书,讲解的结构、风格和可读性的20条写作原则,是需要建构且遵循的科学规则。好文章千变万化,离不开基础的写作支柱的支撑。
对于需要写作或者爱好写作的人来说,建议读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