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关于读研和工作的讨论已经持续挺久,然后现在的话今年要考研的都已经考虑好了,不过没关系,明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可以看看。其实讲的简单点,你考上研读研,没考上工作,好了,这篇文章已经结束了,谢谢观看。
咳咳,回归正题,其实,这句话说得简单,却一点也不全面,首先,同样考的380分,你一定能考上研究生吗?不,这涉及到你考的学校的分数线高低。其次,你以为研究生就单单看学校本身吗?不,还看你的本科学校,偶像有偶像包袱,考研有好大学的包袱,我一向认同一个观点,你自己认为好的,才是最好的,管别人怎么想。
来来来,我们看看两者之间需要考虑的因素,挺多也挺乱的,我们慢慢来看。
研究生读学硕还是专硕,未来职业发展,公务员?学费?地理位置(包括不限于该市经济发展如何,好不好找工作,离家近?脱单的离对象近?是否适合该专业),学校如何(学校名气如何?学校专业排名如何?学校是否好考?)
上面是我大概总结的考研要思考的几个要点,跟下面的内容差不多,但是有些会有包含关系之类的,不一定完全一样,如果自己已经考虑的差不多可以看看上面的就不看了,如果还比较懵,可以接着往下看。
ps:以后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可以只看1、3条。
1、我们不按上面的顺序来,先讲一下就是很多写考研工作对比的文章都有的,研究生究竟读的是什么?这里建议走学术路线的考研。
我看过挺多写这种建议的文章,我就引用我认为比较好的点来说吧。首先,建议以后要做学术研究的同学们一定要考研,最好其实是保研啦,以后应该也会读到博士啥的,一直在大学里发展,挺好,稳定。
想提升学历、眼界扩展人脉圈的可以读研,首先学校不能太差,我并不觉得本科985的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读研究生是个明智的选择,虽然学历提升了,但是学校名气下降,两相对比,找工作而言这两者认可度可能差不了多少,但是读研出来反而年龄增加了。
想转行的已经确定自己要转的行业可以读研,但若是计算机、设计之类更注重实践的专业建议不读研,去学习钻研技术比考研得到的帮助更大,研究生只是一个敲门砖,在工作中磨炼的技术可是直接就能用的,没考虑好转行转什么的建议先工作,你不知道你现在看起来挺好的专业到了工作上会不会让你极其不喜欢。
没什么想法只是不想工作的,我诚挚地建议你们不但要工作,还要早点工作,我们读那么多年书不是为了上学的,而是为了工作赚钱的,但是对工作特别排斥的,对读书不反感,且至少能用心学习考一个中等以上学校的研究生的话,也是可以选择读研,或许不是最佳选择,但是你对工作排斥还是得慢慢来,能让你在心理承受的不舒服最少的情况下适应社会,既然能学进去,就说明你还是有学习的潜质的。
2、读研真的比工作好吗?读研和工作的优劣。
首先,从家庭来看,家庭条件不好的那肯定是建议工作了,因为读研的成本并不只是学费那么简单。经济学中有一个叫机会成本,就是你做这件事花了那段时间精力,如果你做别的事能收获什么,取收获最大的那个。比方说你读研,你花了三年,你要是工作,你就在这三年如果每个月赚5000,就算不涨工资,你3年也赚了18万。除去住宿费和伙食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钱,就是3年的机会成本,默认的是去工作赚的钱最多。然后两者的差就是3年工资-3年工作的伙食费住宿费等日常开销-(3年奖学金和补贴-3年学费-3年生活费伙食费等日常开销),其实这么算下来,差别还挺大的。
然后,说是读研出来工资比工作高,那其实不一定的,读研要和工作三年之后的工资比,读研的同学收获了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等,工作的同学也能收获经验,所以最终,两者的工资其实相差无几。
其实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的优势,一是敲门砖,有一些岗位只招研究生以上学历,二是未来的晋升速度比本科生快,但是第二点也不一定,因为还是看人,有的人适合工作,有的人适合读书。第三,研究生这个称号以及证书本身就是一种优势,有了一帮研究生同学,这是人脉,说出去也好听,难道这不算一种优势吗?其实随大流考研的人,很多不也想要这个称号来证明自己,这就够了。
至于缺点也是有的,有了这种名,包袱也有了,可能会因为自己是研究生,低工资的工作看不上,甚至连找对象都会有包袱的影子,总还是会有影响的。
3、考研学校应该如何选择?
其实这具体的怎么弄算法怎么评分我也说不上,也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只能说学校的名气,比如985、211、其他排名高一点的学校,其他排名中等的学校,其他排名低的学校等。这是考虑到以后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会不会被刷,其实如果想了解具体一点,我们有一些招聘平台,去那些平台做一个简单统计,抽样调查几十个公司看他们的招聘信息里有多少是只要求研究生的,有多少是要求211以上研究生的,有多少是要求985以上研究生的。然后算一个百分比进行比较。
除了名气,其实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公司招聘,周围的学校肯定会去招人的,至于其他省,除非这个公司是集团公司在很多省都有分部的会去,且去的地方不会太偏,如果学校位置太偏的话就要考虑考虑了。不过这只是关于找工作的,比方说上海、北京你都有想去的学校,你该选哪个呢?那肯定就是选离家近或者你有对象的话可以是离对象近的,或者你以后想去哪个城市长期发展呢?生活习惯、天气气候、城市文化哪个适合你?除此之外,北上广深这些城市虽然都是一线城市,各自有各自适合的行业,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就拿这个来举例吧。
文章截图1上截图可了解到,若是学习跟科技创新相关的专业,以后去科创公司工作的话,是否可以去北京深圳呢?上海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如果是学金融的可以选择去上海,关于科技的专业可以不选择上海。
文章截图2看截图2可知,若是做教育相关的行业,去广州是个不错的选择,科技和金融相关的行业则可以不选广州。
文章截图3上截图可了解到,高科技行业及金融业就业的相关专业去深圳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文章截图4教育、文化、医疗等就业的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避开深圳。
除此之外,我觉得浙江杭州的心理学似乎发展的不错?江苏南京的软件测试行业好像也不差,我记不清了,主要是了解到的行业公司在这些地方有,所以提一下,你们最好还是去多问问人或查一下资料,别被我误导了。总之就是可以了解一下你们学的这个专业就业的行业在哪个城市发展好,薪资高,需求旺盛。
讲完名气和地理位置了,现在讲专业排名了。我们为什么要看专业排名呢?那肯定是因为专业排名说明了你所在学校在这个专业上的教学力量如何,也就是说能带给你的教学质量怎样。虽然我一直觉得,就算一个一般的大学老师,他的知识我们也不能全部学会,但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要搞研究方向的同学十分重要!至于对升学不看重的,如果只是想给自己镀金,那,在意的程度不会很大。不过对于想转行并且已经有确定的行业,那肯定这个还是要在意一点的。
最后是学校是否好考?你选学校选专业,不管选的多好,你考不上那也没用不是?额,这里说的是成绩没那么好的同学,要是成绩好的当我没说……初试也不是过了国家线就行了,除了国家线,很多学校有自主划线,比国家线高,然后你过了自主划线也不一定进得了复试的,要看人,比如学校招100人,过了线的150人,然后很多学校比例是1.2:1,也就是录取100个,接受复试的只有120个,所以后30个淘汰了,可能线是380,你是倒数30名,390分,那也进不了复试。
还有我在这里吐槽一下中大,他们至少法律专业那个复试进入复试的不止1.2:1的比例,也就是在复试中竞争特别激烈。
所以,在其他条件都考虑好之后,可以把这个好不好考也作为一个条件,就有一个办法,去网上那些学校的研究生院,去找历届他们的报录比,还可以多找几年对比,挑那种报名都报不满的专业就是特别好考的,不过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有得必有失,总得舍一个,或者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4、我想插播一条注意事项,就是进了学校选导师的注意事项。
导师大概要看这三点:研究方向与你的兴趣相不相合?是偏向研究还是偏向做项目?科研的同学找研究型导师,其他同学找喜欢做项目项目多的导师。导师负不负责?
5、是读学硕还是读专硕?
这么说吧,听说学硕题目比较难,专硕比较容易对吧?但是我们也不一定是按成绩来看的,我们多数是看排名的(除非报名的比录取名额还少),简单的题目,大家分都高,最后你也不一定被录取。学硕一般读三年,专硕很多读2年或者两年半,学硕其实读什么我并不了解,但是听说专硕和学硕培养方案不一样,专硕会专门有一年进行实践,相比起来对工作更好一点。专硕的学费要比学硕贵,学硕一年8000,专硕一年有2万的,有3万的,有4万的。所以还是看你们的想法吧。
这里我也要举个例子,就是如果你们以后想做公务员的话,那就提前看好要求,我有个朋友就是想考公务员,想考的地方要求是学硕她读的是专硕,所以这点可以注意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