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妖猫传》里的很多台词都在讲述关于虚与实的主题哲学,剧情也在围绕着虚与实的主题展开与推进,整个剧本以虚与实为一条主线索。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台词。
“不是一切都也有也无吗”,这句台词意指世间的一切都像幻象一样若有若无,存在的事物可能会在某个瞬间灰飞烟灭,虚无的想象也可能会在某个瞬间成为现实。
“我没有写娘娘,我也不知道在写谁,可我也总不能欺骗娘娘吧”,李白敢在娘娘面前直言不讳、不拍马屁地说自己作的诗写的并不是娘娘,这说明李白不畏权贵,敢说真话,代表的是与虚对立的一面。
而电影在前期时有台词说过,“皇帝是最大的幻术师”,由此可见,皇帝唐玄宗在剧中代表的是虚。
因此,皇帝唐玄宗才会说出这句话,“明天让李白离开长安”。很明显,皇帝不喜欢说实话的李白,不喜欢实,他喜欢虚,他喜欢谎言,喜欢那种虚伪虚无的盛世繁华。
虚实对立,正如水火不相容一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长安城里容不下李白,因为长安城里盘踞着的是李隆基,虚与实在此产生了互斥的化学反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615/a641b24f3020b112.png)
“你在骗娘娘,我们不能骗娘娘”,这是李白说出实话后,高力士立马极力掩饰真相、“粉饰太平”时所说出的话。
从高力士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整个大唐的官僚阶层都在极力维护最高统治者的权威,竭力在为最高统治者营造出一种太平盛世的假象,以博得君王欢心。
而君王反过来也会时时处处宣耀帝国的声望与威严,以互相吹捧、互相欺骗、互相麻醉的和谐共生体、命运共同体来维护巩固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荣威,实现统治者权力的万古长青,千秋万代。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615/bf2189e34d36eed1.png)
而在这个历史时期,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早已遍布天下了,国家统治阶级却视而不见,继续安享他们在脑海里意淫出来的太平盛世,可见虚伪至极。
“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早已遍布天下,可皇帝还是为他设宴招待了他”,极乐之宴上的旁白,表面上宣扬着皇帝的气度,实际上是被脑海里那些虚假的盛世假象所迷惑所支配,是被整个“命运共同体”所营造出的盛世假象而裹挟着所做出的荒唐决定。
也因此,随后极具讽刺的局面出现了。在极乐之宴刚结束没几天,安禄山就起兵造反,几十万叛军浩浩荡荡攻入长安城,逼得唐玄宗皇帝要处死杨玉环。
“我还是皇帝”,在唐玄宗皇帝被浩浩荡荡的几十万叛军重重包围时,在唐玄宗皇帝被身旁大臣搀扶着前行时,唐玄宗皇帝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是啊,你的确还是皇帝,你多么想回到以前那种太平盛世里去做皇帝,而不是现在这种被叛军要挟着被迫着做出某些决定而失去了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皇帝。
可惜,大唐那个开元盛世已经过去了,玄宗皇帝也不是开元盛世里的那个万邦来朝的享受着无上荣光的皇帝了。
梦醒了,人还没醒,还想继续醉生梦死在大唐盛世的温柔乡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615/add0b26ab860b898.png)
就像影片里最震撼最点睛的一句台词,“整个盛唐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幻术”,这场幻术让唐人沉醉,让后世神往,让历史艳羡,让世界称颂。
然而,在盛世到达巅峰之日,何以迅速衰竭下去,坠入谷底,跌落深渊,这恐怕是中国历经盛世而又迅速跌落到衰世的王朝所难以接受的现实吧!
虽然开元盛世存在过,但是当梦醒时分,就当理性面对现实,人也应当随着梦醒而清醒。
而不是让幻术操纵着自己的神经,编织出一场盛大的骗局,让所有人都在那个虚无缥缈、纸醉金迷的梦乡里昏昏欲睡、摇摇欲坠。
别让所有人的幻想成就了那场幻术,别让统治者的权欲被幻术发酵,别让幻术成了人们沉迷过往不思进取的遮羞布。
当所有人参与了那场声势浩大的幻术,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全身而退、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在被这个共同参与的局支配着操纵着裹挟着。
这是人性使然,个人难以抗拒。当然,最终也都难逃厄运。
也许,幻术里能窥探出真相,真相就藏在那场声势浩大的幻术里,就像假里存真、真里有假一样,就像八卦的两个黑白卦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样,互相映衬,相辅相成,阴阳相间,相互成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91615/3e525de7d42f031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