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衣谷
袁可嘉,浙江慈溪人,毕业于西南联大,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理论家、翻译家。生前他留给世人很多杰出的作品,尤其他作为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是值得大家铭记的。而作为同为浙江慈溪人的作家方向明,就对袁可嘉先生的人生颇为研究,曾主编《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纪念文集》。最近他更是为袁可嘉先生写了一部独特的个人传记《沉寂的洪钟》。
首先先说说九叶诗派的源流。九叶诗派是中国新诗派的代称,该流派诗群的形成是在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也就是说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九人,因此得名。而作为较为突出的诗人代表袁可嘉,作为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沉钟》了。这也是本书的书名《沉寂的洪钟》来源,就是作者从中摘取的。当然,他翻译了叶芝的《当你老了》,就让国民了解了欧美诗人的风采。
该部关于袁可嘉先生的传记,一共以14篇文章构成,区别于一般名人传记的皇皇巨著,作者比较精华地选取了先生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读者可以更为直观明了先生的一生,另外还有附加了珍贵的先生生平的照片,以及年鉴和附录,就为大家可以更为全面认知这位九叶诗人。
其中第一篇《笳吹弦诵在春城: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袁可嘉》。这里就是介绍了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期的袁可嘉,在那时就是非常好学的,如他下课后,会从系里借回大量的原文书进行阅读,如就读了拜伦、济慈、雪莱等名诗人的诗集,可想而知,他后来的新诗创作和理论都受到那时期的影响的。作者也通过杨天堂的角度,写出了袁可嘉是一个好学深思,唯读书是务,不搞世俗应酬的人。杨天堂一句“可嘉是典型的学人,非常质朴,一切都出于自然与本色。”就道出了袁可嘉的性格。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袁可嘉辗转到了北大西语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翻译生涯,而他的代表作《沉钟》就是在该时期创作出来的。
此书,自然全诗收录了《沉钟》。因为该诗是深刻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并通过象征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从而备受世界诗坛关注。“沉钟”谐音沉重,自然传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沉重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其中,诗中通过“我是沉寂的洪钟”和“我是锈绿的洪钟”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苦痛的承受和对生活苦涩的体验。当然,自己受苦受累不要紧,他的胸怀是广阔的,如“收容八方的野风”这一句就看得出来,有种有容乃大胸襟,能够包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这种通过象征与意象的写法,突出了九叶诗派追求现实主义的思想,自然,此诗不仅有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包含了诗人对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做出的贡献。
第二篇就是写到了九叶诗派诞生的来龙去脉。笔者比较认同作者的说法的是,揭开九叶派帷幕的是1981年结集出版诗集《九叶集》,但揭开帷幕的那些手却是一些在20世纪40年代的诗人所写下的诗歌作品。第三篇文章就是作者赏析了其他代表作,如《进城》《母亲》《上海》,其中富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就当数《上海》了,一句“绅士们捧着大肚子走进写字间, 迎面是打字小姐红色的呵欠, 拿张报,遮住脸:等待南京的谣言。”这诗歌句式现实主义作品,诗歌现实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许多豪富大发国难财。从这诗歌中的以上句子中,我们就读到了使然用讽刺的口吻突出那些坏富商,文笔机智幽默,自然是十分有趣的。
第四篇就是写到袁可嘉不仅是诗人,还是翻译家的生涯。这里也介绍了袁可嘉先生翻译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杰作《当你老了》的前因后果。另外,作者也举了袁可嘉翻译的《茵纳斯弗利岛》,说明了袁可嘉的翻译之所以迷人,是不拘泥于原文,而在于他的创造出了符合中文语境的“一种新的曲调”,也就是袁可嘉的翻译作品不是原作的替代品,而是创作了原著的一种对等品,自然就是一种卓越的翻译能力,代表他炉火纯青的作品自然就是《当你老了》。
第六篇就写到了袁可嘉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故事,体现了袁可嘉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所做出的贡献。第七篇就是写到了袁可嘉与卞之琳的师徒情感。正如作者所说,卞之琳之于袁可嘉,是新诗创作和研究的引路人。当然不仅限于此,他们的师徒关系更为深厚,如袁可嘉一手为恩师出版了《卞之琳与诗艺术》,便可见徒弟对师傅的见真情,也见对这种诗文化的传承的认真和不苟。
之后的第八篇就写到袁可嘉与美籍作家许芥昱的诗歌交集,第九篇就是写了袁可嘉与穆旦的惺惺相惜,第四篇就写到了袁可嘉与余光中的交情。当然,除了文人之间的情感,第十一篇也写到了袁可嘉对自己的亲人也是相亲相爱的,作者那袁可嘉与袁可尚,与苏轼和苏澈相提并论,是非常贴切的。两个亲生兄弟都是性格相近,都是质实,低调的,话不多的,很沉静的那种,自然是志趣相投的。
第十二篇和十三篇就是写到了袁可嘉的童年和故乡情结。最后一篇就是写到了去世后的袁可嘉,给世人带来了什么,其中袁可嘉文学馆就是对他对中古文学做出贡献的褒奖。
九叶诗派是有着客观性的抒情风格,就是思想知觉化对民族与人民命运的强烈关注,又更是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这些现实主义诗歌特点,在袁可嘉的诗歌中就尤为突出的。
此书作者通过诗人“精华”的一生,去展示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既有不辱使命的坚忍精进,又有师友相携的古道热肠,进而回溯战火中赤子少年的奋力前行及其家世渊源。可知,袁可嘉先生是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的一名卓越的诗人和翻译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