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灵之约婚姻育儿简书电影
《起跑线》影评:赢了起跑线,真的能赢得人生吗?

《起跑线》影评:赢了起跑线,真的能赢得人生吗?

作者: 点妈辅食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2:03 被阅读17次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电影《起跑线》,对电影中所描绘的教育问题深有感触。电影以喜剧的方式展示了现有教育制度下的众生百态,探讨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引起大众的共鸣,成为又一部好评如潮的印度电影。 

    电影的男主人公拉吉和妻子米图,为了他们的孩子皮娅能够进入当地最好的学校——德里文法学校,费尽心思,不惜以欺骗的手段进入社会各个阶层,获取入学资格,进而展示出各阶层人群不可同日而语的生活状态。

    上层社会的优越

    德里文法学校招生的首要条件就是附近三公里的学生,从不例外。

    为此,拉吉一家从旧市街搬入高档小区,装作博学和高雅,用英语互相称呼和交流,讨论着上流社会话题。更是在顾问的指导下,从填申请表到穿衣打扮、面试问题等开始了全面的培训。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不被上层社会所接纳,女儿也因自己的出身而没能被录取。

    他们不被接纳,是因为他们旧市街的出身。在上层社会人士看来,旧市街是不入流的,旧市街的人语言低级、动作粗俗,根本不配和他们这样的精英做朋友。

    这一点在拉吉跳起传统舞蹈,邻居们的嘲笑的眼神、戏弄的言语中就已有表现。但在接下来的情景中,上层社会人士却毫不避讳地讲出了自己的精英理论。

    拉吉虽然搬到了高档小区,但小区里的小朋友却没人愿意和皮娅玩。当米图去询问一个小男孩为什么不愿意和皮娅玩的时候,男孩妈妈的话可谓句句扎心。

    旧市街的出身就是他们被鄙视的根源,即使现在他们拥有豪车豪宅,和上层社会的人住在同一个小区,拥有同样的物质条件,依然改变不了这个现象。

    阶级分化的越明显,上层社会的优越感就会越重,低阶层人们被接纳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造成的结果。

    也正因为如此,拉吉和米图才会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女儿进入最好的学校读书,因为即使希望渺茫,好的学校教育也可以说是改变阶级唯一可行的道路。

    中产阶级的焦虑

    影片中的拉吉一家就是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拥有可以媲美上层社会的资产,拥有豪车豪宅,可以和上层社会人士过着表面相同的生活,他们当然会不自觉的想要更进一步,进入真正的上层社会,实现阶级的跨越,从而让他们的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

    但这样的阶级跨越本来就难以实现,他们也不会真正的被上层社会所接纳,但他们又不愿意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忍受曾经的贫穷和嘲笑。在这样的夹层中,他们的焦虑油然而生。

    在中国,也是如此。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分配不均,若想获得好的教育,只能参与竞争。

    这种竞争,从幼儿园甚至在孕期就已经开始了。各种胎教、早教培训机构已经遍地都是,优秀幼儿园的入学困境也丝毫不亚于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场景。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这些场景早已是生活常态。

    而且,学区房制度看似合理,其实不过是变相的一种金钱和权力游戏。

    天价学区房早已成为常态,因为对上层社会来说,学区房根本不算是入学的阻碍。而对中产阶级来说,学区房是压垮他们生活的一根稻草,但更多时候,却被视为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阶梯。

    因此,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获得这样一个渺茫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孩子就接受不到好的教育,未来就得不到好的发展,生活就不会改善,他们的孩子或许从此就永远落于人后。

    这就是中产阶级焦虑的根源,他们渴望更好的生活,却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实现这样的愿望,只能将全部希望堵在这条唯一的独木桥上。

    底层社会的无奈

    影片中,拉吉因女儿求学不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装成穷人,希望获得学校为贫困生预留的25%的入学名额。他们入住了当地的贫民区,在好心邻居希拉姆一家的帮助下,开始学习如何过得像一个穷人。

    底层社会的生活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遍地的垃圾、路边的臭水沟、屋里的老鼠,甚至还有传播传染病的伊蚊。工作要凌晨5点起床,公交人满为患,工作一天只能去两次厕所;得罪政府人员就拿不到配给,接水都要靠抢……

    最终,拉吉一家通过了审查,但却被告知需要交纳高昂的课外活动费用。希拉姆以为拉吉走投无路,想要去偷取款机的钱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路边“碰瓷”,把得到的赔偿交给了拉吉。

    至此,影片完成了对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状态的展示,也将本片的故事推向高潮。

    上层社会大秀优越感的时候,或许会让人感觉不适;在中产阶级为孩子上学焦虑的时候,或许会让人感同身受;在底层社会人们面对难以逾越的鸿沟,只能以生命为代价为自己争取一线希望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们,心情大概是及其复杂的。

    和其他阶层的人们不一样,底层社会的人们大多无力改变现状,不得不接受现实,接受命运的不公。他们面对生活,更多的是无奈。

    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故事的结尾,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影片所展示的种种现象,不只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阶级固化等问题造成的,还在于目前的教育,教给孩子的,更多的是能力而非品格。

    大家为了能够获得这些所谓的能力,只能将品格的培养抛在脑后,一味的追求名校的精英教育,择校自然就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家长为了孩子进入名校而不择手段,校长利用招生为自己谋利,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现象既是种种社会问题导致的结果,也在无形中深化了这些社会问题,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教育不应该只重能力,这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观念,也是另一些人知道却又难以改变的现实。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中引用过一个例子,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准备把他的儿子培养成天才。在他严格的教育下,孩子3、4岁便会几国语言,10岁便被哈佛大学录取,16便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8岁时,这个孩子却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商店售货员。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想干,他拒绝一切知识性的活动,因为知识让他感觉痛苦。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不能完全说明早期教育的弊端,但也足以引起重视。

    现在的家长为孩子的教育,焦虑到什么程度,平常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可以大概明白。

    最近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前,大家都觉得能够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天奔波在各个培训班。有了孩子之后,却都一反常态,绞尽脑汁地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进入好学校。

    这种心态的转变并不奇怪,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但面对同龄小朋友的实力碾压,不得不提高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毕竟孩子将来是要和这些小朋友一起竞争的。

    我并不是反对为孩子选择培训班、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更不是支持完全按照孩子的心愿,随意玩乐。

    人生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赢在起跑线确实有很大的作用,但并不绝对。真正赢得人生的,是能认真跑完全程,赢在终点线的人。

    如果孩子愿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们又刚好有能力可以给他们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当然是再好不过。但如果孩子十分排斥,我觉得强求的意义不大。

    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是生活的态度,是学习的能力,这才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育,是能让他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坚持下去,微笑着跑完全程的教育。

    人生的路还很长,决定人生的,不只是起跑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起跑线》影评:赢了起跑线,真的能赢得人生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r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