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古 悠远

高古 悠远

作者: 一水妙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9:46 被阅读0次

大拙如美兮远四方,笔墨趣味兮颜六国。

高古 悠远

婺州之地,浦江为书画之盛乡也。

看西施故里,美人盼兮,颜之媚兮,不如书香之意兮。小乔初嫁了,笔墨一怀,都是翰墨千秋。

高古 悠远

观看徐江波老师的书法,翩翩起舞弄清影。

尤为清风徐来,江水波涛,甚为叹之。

高古 悠远

徐老师的楷书学钟繇笔意,如入无人之境,随意东西,一笔一画,尽得风流倜傥,劲道亦如古雅浑朴,圆润遒劲,细看古风醇厚,笔法精简,自然天成。足见天赋异禀,刻苦铭心。

高古 悠远

一刀一笔一划,如风割如刀削,深入心笔,又有吴国之古风。

高古 悠远

古有云,“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甚为妙言徐老师的楷书笔意。

高古 悠远

远看徐老师的字,好像秦国大风,西风烈烈,战马硝烟,又朴实无华,是心意,是纯正之风。

高古 悠远

再看徐老师的隶书,取法高古,有大小爨龙碑意,有张迁碑的方圆兼收并蓄。

高古 悠远

隶书最入容易,却最难出帖,徐老师的隶书,兼得神妙。

高古 悠远

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

        ——张彦远《法书要录》

细细考来,如此十二意,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

高古 悠远

不失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

高古 悠远

草书最难潇洒,徐老师的草书如蛇入林,如风带雨,大开大合,神韵至极。

高古 悠远

深得黄庭坚之笔意,却又有王铎之深意。

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那圆转,那流畅,那变化,那节奏,如行云流水般的自我抒情。

高古 悠远

动静结合,动态的起伏,如涵荡之江水滔滔之不绝,静如处子,微风习习拂面清淡。

高古 悠远

那气魄如飘逸波澜,那风格雅韵萧逸,飞仙得道者,傲林深海。如龙飞风舞,超轶绝尘,为学书写者所称赞。

高古 悠远

一波三折,或箨龙坼石,或轻梢遏云,妙兼数体,圆转卓绝。精妙绝伦哉!

宠石草堂戊戌年六月

相关文章

  • 高古 悠远

    大拙如美兮远四方,笔墨趣味兮颜六国。 婺州之地,浦江为书画之盛乡也。 看西施故里,美人盼兮,颜之媚兮,不如书香之意...

  • 悠远神秘的古丝绸之道和民族风情——边塞艺术作品欣赏

    我们来看看悠远神秘的古丝绸之道和民族风情。作品出自画家胡玉才之手。 边塞神秘、悠远,独特的风貌赋予了画家丰富的创作...

  • 高古

    高古,词语解释高雅古朴。文物界将唐代以前的古代器物称为高古。高古玉一般是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

  • 72《诗经·小雅·渐渐之石》

    【原文】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山川悠远,曷其没...

  • 汶川(十三)

    再看悠远桃坪古羌寨 后来和老婆前来的时候,随大侠爬上高高的古碉顶上,看见桃坪羌寨美丽的风光,走...

  • 《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武人...

  • 诗经抄写270〔小雅·渐渐之石〕

    小雅·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

  • 《诗经》每日读之“小雅•渐渐之石”(232)

    【原文】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

  • 悠远

    1 女孩子说,你瞧我的手 触碰了古建筑悠远容颜 绿意廊,古柯亭,一壶天地 走在山的崎岖,望 水波潋滟,他们都说 这...

  • 悠远

    有时候我看着天空,思想就会像天马遨游得好远。在那蔚蓝的极致,除了几缕单薄的云彩,几点远飞的雀影,原本就空空如也。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古 悠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btb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