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老的诗,我们的孩子没有人不会背诵,但他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诗中含义?他们可否能理解天下父母的辛苦?
在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她从来都是自己清理学期结束后的旧书本,对于她的勤快与自理能力,我大加赞赏,但从她清理出的一堆物品中,我发现了问题:大块的橡皮、用去不多的铅笔、仅用了几页的本子、完好无损的圆珠笔等等都被她丢弃在塑料袋中,准备彻底更新。这一现象对我刺激很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忘记了勤俭朴素,甚至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何为节俭!我趁热打铁与女儿进行了交流,告诉她:“没有用完的铅笔、橡皮还可以继续用,用了几页的本子也可以继续写,圆珠笔好好的没有必要换新的”。站在一旁的女儿却是一脸的轻松自如:“不好看了,不喜欢了,想换新的。同学都买很贵的文具,我买的还是便宜的呢?”。女儿的话让我吃惊,她完全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浪费。我第一次向女儿介绍了我和她爸爸每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和家里的每月开支情况,并将她用于学琴和学声乐方面的花销列出来,由她计算每月的节余,这么一算,她自己每月的花费就占了家庭支出的一大头。在此基础上我又和她谈了父母挣钱的艰辛,让女儿深深地体会到劳动得来的收入确实不易,体谅到父母平日里的辛劳与忙碌。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又因势利导,每月给女儿一定数目的零花钱,再帮助她制订计划,让她自己考虑日常花钱的额度。碰到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时,让女儿自己掏钱支付这些费用,并学着作预算,做到有计划地开支。打那以后,女儿消费时渐渐地养成了有计划花钱的习惯。每逢我的生日,女儿都会用她自己的零花钱为我送上一条丝巾或是一支口红。每年春节,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她都会计划着留下开学报名的钱,将剩余的钱用来买学习用品。
在对女儿进行有关金钱方面教育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既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有时离不开金钱,花钱是需要有计划的,更要让孩子懂得人生在世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
有一次,女儿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书包里,在学校上体育课时,不小心丢了。女儿为此感到非常难过。我趁势开导她:“钱丢了,还可以再挣。如因此不用心学习,成绩下降,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经过就事论事的教育,女儿慢慢地懂得了世上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有一天,女儿放学后,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在学校微机课上网时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上写道:金钱可以买到药品,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许许多多的物品,但买不到知识,买不到友谊,买不到亲情┅┅。我这才体会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听到女儿的这番话,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女儿开始长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