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姚晨扮演的苏明玉生活在一个物质资源不丰富,母亲重男轻女的家庭,富养儿子穷养女儿,无线压榨女儿的生存资源。吃饭的时候,两个哥哥有鸡腿,而女孩没有。早餐两个哥哥吃鸡蛋火腿,女孩吃泡饭。苏明玉一直是勤奋的人,高中之前,在原生家庭,和母亲挣扎着要关爱,和二哥时常争吵,消耗着亲情。苏明玉的母亲一次次卖房资助大哥留学、二哥结婚,而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苏明玉和苏家爆发大冲突,苏明玉选择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断舍离。从苏家感情消耗很大的亲情关系中及时止损,是上帝给苏明玉开的一扇窗。之后的苏明玉依旧勤奋,遇到生命的贵人她的师傅蒙总。开挂的人生经历还是铺开,一手烂牌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0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明兰说,既入穷巷,就该及时调头,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啊。如果方向错了,奋力狂奔,只会死得更快。
中国式宽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一句“来都来了”,在景区,不管旅游体验多糟糕,还是装着在朋友圈打卡发图。
一句“婚都结了”,不管对方多么出格,都忍着过着日子。如一方有家暴倾向,另一方,圣母附身般心软,,期待给对方一次机会,就会回头是岸,挽回感情。放不下沉没成本,不甘心逝去的青春,死缠烂打,持续损耗这双方的精气神。
一句“木已成舟,还能怎样”,多少将就,多少怨气,被巧妙的合理化,把它包装成“顺其自然”,美化为“放下”。很多时候,与其和一个不合适的人纠缠,不如趁早抽身,去更广阔的天地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意义,改变和放弃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有时,拖住你的,只是句“我不甘心”。

02
工作鸡肋,要安于现状吗?不知不觉变成佛系的中年人,在单位养老般的过日子,想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又觉得阻力重重。
很多人一边抱怨着工作鸡肋,但一天天得过且过,舍不得放下沉没成本。(如现在这份工作的稳定、社会地位、名声)沉没成本是已经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包含但不限于金钱时间精力感情。
30岁的职场人,对着工作,不甘心已经投入的资源,不舍得浪费以前找工作时花的金钱、关系,担心换工作造成的损失,继续投入新的成本(时间、生命、前程),在原工作,得过且过。表面看着得到东西,实则背后隐藏着很多失去。
我想要更好的,又觉得“我不配”,退而求其次,守着鸡肋不放手。这种执念的摧毁性极强,会让年轻人不敢跳一跳摘更高的果实。“冒牌者综合症”,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产生的恐惧,让自己躲在小小的安全空间里,守着已有的成就,自断经脉,妨碍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和进步。

03
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一直在灌输坚持很重要,但有时候,舍弃,会获得重生,及时止损,是获利的新开始,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是爱情、婚姻、工作,如果不幸走入死胡同,要理性分析,不要心存幻想,用自己的命运去做赌注。前错就错,有时会让自己一直活在痛苦当中。
原创文/浅浅二级心理咨询师
nbp|�B�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