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anjun
上周给学生看了一个TED演讲,看完之后,第二天,一个学生和我说:老师,我昨天一整天都在想那个视频里面说到的事情。其他学生也连连点头。
视频是李世默的演讲:《两种制度的传说 Eric X. Li: A tale of two political》,YouTube链接。
梅叶对中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很好奇,怎么选举,法律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有一次在课后聊天中提到这个话题,所以就留心了一下相关的资源,恰好其他老师在群里推荐了这个演讲,于是先看了一遍。演讲有二十分钟,给她们提供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和美国的孩子们比起来,我是相对没那么关心政治的,总觉得离自己很远。能做的太少。不像这些孩子,高中的时候,就可以去给社区的选举当志愿者,去拉选票,可能就是一个接电话的职责,但是参与感在那里。一年一度的选举日,全校都会讨论这个话题。而我自己,也是在备课的过程中,看了这个视频,才明确了,原来中共选拔人才的机构叫做组织部,这里面政府职能部门、国有企业、政府管辖的事业单位(大学等),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公务人员在这三个部分之间可能交替任职。这样就能理解大学校长去教育部任职,或者从科技部来一个当大学校长的。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海外面临的很多疑问,其实我们本身是没有能力去解答的,所以说教学相长。我们能做的一件事情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让他们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这个机会不是强加给学生的,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适当引导。这个视频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抨击了美国人一贯比较引以为豪的民主制度。但是这是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唯一的选择呢?民主制度发展到现阶段,是不是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这套制度照搬到别的国家会不会水土不服?
但是,事情做到这里,在我看来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去知乎上看了一下大家对李世默这个演讲的评价,找找不同的声音,顺着这条线找到了政治经济学家黄亚生2011年在TED global上的演讲,主题是《Does democracy stifle economic growth?》,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了他的解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
网友评论
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极端的一点比如我国以前疯狂地认为共产主义就是完美的社会,其实不过是一场幻梦罢了。
现在说民主如何如何,其实也是。
说得婉约点,民主就是一个大药箱,但你抓上来的药是毒药还是解药?是解你的毒的药还是跟你的毒压根无关的药?
民主只是一个药箱,但却从来不是一针见效包治百病的药箱。
能拿出什么药,能治什么病,关键还是看抓药的大夫,而不是看药箱。
所以,着眼点如果停留在“是否有问题”,那最终只会发现原来世间的一切都有问题。
着眼点应该在于“那个就现在来说最适合一点”。
世界本不完美,追求完美只能思路一条。在不完美中寻找最合适的,这才是真实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