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穴书论读书看场电影
《使女故事》:如果所有人都是规则的叛徒,那么到底是谁铸就了使女悲

《使女故事》:如果所有人都是规则的叛徒,那么到底是谁铸就了使女悲

作者: 文穴LCAVE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04:13 被阅读27次

    正文共: 2531字  责编:晓风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题外话:意外得知小红莓的主唱在伦敦突然逝世,Dolores O'Riordan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Dying in the Sun,Zombie,Dream这些歌的旋律或许大家都会有些印象。如此一想,总感觉一个时代正在悄然逝去。


    前言:很多小说因为影视改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知名度。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故事》正是其中一部,其实细究其出版年份,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本书早在1998年就已经出版了,距今已然二十年。然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依旧会惊讶地发现,所谓的“历史”仍旧在重演,而且许多事件更宛若对当下的预言。

    据阿特伍德写这本书的时候曾表示,我若是幻想一座花园,我希望里面的蟾蜍都是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或许关于这个使女奥佛瑞德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里面许多事件却取材于现实,或许还仍旧影响着当今的社会。

    1.失去人权的使女

    小说由主人公奥佛瑞德的自述展开,讲述了美国瓦解之后面临着“后人类时代”,一个军国主义国度建立,极端保守的政治状况下,种族清洗、阶级分层纷纷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国内的生育率低导致了种族延续的危机,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被视为上层阶级的宝贵财富,由此抢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作为为上层社会延续后代的工具成为国家共识,一套紧密编织的使女体系便由此成型。

    作为使女受到眼线和嬷嬷的严密控制,自由受到极大限制,且被视为是上层人士的私人财产,人名也被剥夺,皆改为主人名,比如主人名弗雷德(Fred),那么使女名就是奥佛瑞德(Offred),根据作者自述,也就是加上了“的”(of),因此意译过来就是费雷德家的,当然为了方便辨识,以下还是采用奥佛瑞德。

    2.女版1984

    许多读者说这就是女版的1984,确实我们也能够看到影子,正如1984一样,所有人都受到体制的迫害,而所谓的“老大哥”也就是体制的象征。就算“老大哥”被推翻,同样会有新的老大哥会被树立起来。因此基列国的建立原因其实并非是独裁而是“民意”,整体国家的低生育率和女性的不孕导致了可孕的下层女性成为财富被剥夺人群成为使女,以服务上层人士,这其实不是少数人的独断,而是“民心所向”。现实创造了体制,而体制铸就了使女

    而一旦被收纳入体制,除了摆脱体制之外,人们还会有强大的妥协和适应能力,可以说奥佛瑞德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不能忍受其他折磨,她诚然愿意与体制妥协选择成为使女,并且与男主人产生感情,在逃出去与继续忍受之间挣扎,直到尼克找到外援。

    简单地来说,每当体制对个体产生压迫的时候,我们都会有反抗体制的意愿,但是我们所反抗的又往往不是体制本身。很多时候,我们只期望成为体制的受益者,作为体制底端的并非会想着摆脱体制,而是期望升到体制的顶端。这就好比中国历史上类似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所要推翻的不是不平等的制度,而是赶下当权者自己当皇帝一样。

    《使女故事》让人觉得不见鬼怪而觉得惊悚的原因就在于它向读者诠释了向荒唐体制靠拢的人群。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反抗的故事,反而讲述的是一个屈从的故事,不管是奥佛瑞德也好还是其他的使女也好,这本小说是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保守体制下的人们。从指挥官到眼线到嬷嬷到使女,所有人都是体制上的螺丝钉,共同促进整个体制运转。


    3.谁的使女

    读者首先要明白,这是谁的使女,圣经里“拉结说,有我的使女拉比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由此这是女子的使女。许多读者评论的观点一开始总是在批判基列国的男权社会,那么我们反过来需要注意的究竟是谁在构建这样的男权社会。

    当然从一方面来说,《使女故事》的内容也可以作科幻小说来看,使女们的地位就好比克隆人,在其他文学影视作品里他们被当做器官生产所,而在《使女故事》这些被劫掠来的使女只是提供子宫以供生育繁衍后代。由此既然使女们是受害者,我们又要找找谁是受益者。似乎利用这些使女的,不是那些所谓的男性指挥官,而是他们不能生育的妻子。


    小说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也就是使女们会用黄油作润肤霜来保养她们自己的皮肤,这是因为那些指挥官的妻子们并不愿意她们年轻貌美由此勾引自己的丈夫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可以说恰恰是这些同为女人的妻子将这些使女当做了两条腿的“子宫”。也就是说她们要利用这些“女性奴隶”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嬷嬷们显然也是骑在这些使女上面的人之一,若是没有使女,嬷嬷的价值就不复存在,因此她们同样依赖使女而生存。而那些担当眼线的人同样如此,若是没有人逃亡,监察就不存在任何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使女的悲剧”其实正是整个社会的作为。

    当然有人会说,一夫多妻制诚然是对男性有利,理应指挥官是最大受益者。其实不然,小说中讲述了这种所谓的交合仪式,宛若一场神圣而庄严的典礼。男主人通常在众人的注目下宣读圣经,祈祷获得子嗣。并最终在妻子的凝视下与使女完成任务。而且根据后面奥福瑞德与男主人幽会的情节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个所谓男性主导的男权社会其实并非由任由男性胡作非为,相反,它对于男性的限制更是超乎寻常。

    4.摆脱体制的希望

    当一个社会陷入极端保守,人们很容易将矛头指向男权社会,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小说中的基列国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不仅是女性的自由被剥夺,男性的自由同样被剥夺。上层人士虽然不仅有妻子,还能与使女发生形式上的性行为。但是其自由同样是被限制的。他不能和使女恋爱。小说中的其他普通男性也同样如此。所有人都必须墨守成规,女性衣装保守,而男性不得“侵扰”,甚至产生“非分之想”。

    由此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倘若不是因为有了“使女体制”,人们是否愿意生活在极端保守的世界,所谓的阶级矛盾、性别矛盾是否都是体制自我生存的障眼法。它引导着人们去互相斗争而放弃对于体制本身的突破。

    体制对于上层人士无疑在物质上是优待的,由此他们被体制收买,而对于下层人士,他们无非是需要借助上层人士的手来压迫他们,使他们恐惧、屈从以至于内心对上层充满怨恨。

    而主人公奥福瑞德曾有正常的生活,嬷嬷由此说对于她们这面临转变的一代要接受这样体制确实会有难度。然而等到之后那一代她们就会从内心出发来接受她们的天职。奥佛瑞德心想:“那时她们将没有其他生活的记忆。”由此这也能够为我们解释那些处在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为什么没能改变整个封建制度的原因。因为人们没有其他生活的记忆。成王败寇是他们唯一的记忆,体制由此固化。

    小说中有两个词反复出现,一个是“希望”和另一个是“信念”。“希望”是被刻在墓碑上的,而“信念”则是被绣在使女用过的垫子上的,由此,我们可想而知这所谓的希望或者说信念也无非是一种嘲弄,正如鲁迅在《呐喊》序言中所说,一个四周着火的铁屋人们沉睡着,他们完全无能力去打破着铁屋,那么将他们从梦中喊醒反而是给他们徒添烦恼,但是倘若将他们喊醒了,那么难免会有打破铁屋的可能。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是连最后那渺茫的希望在被迫倒退的奥佛瑞德这一代使女中消亡了,甚至那些嬷嬷和眼线们也忘了之前那个相对自由的时代是怎么样的时候,那么整个恐怖的体制才算是真正被建立起来,那时候就算是所有人都想要背叛体制,他们也再难脱离这个体制本身,因为“使女的悲剧”已成为人们别无他选的记忆并永远得以保存下来。而那时候“后人类时代”才算真的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使女故事》:如果所有人都是规则的叛徒,那么到底是谁铸就了使女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bn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