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07303/d9e8fce7d536d2c3.jpg)
2019年8月7日星期三天气晴转中雨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老天也很给力,知道牛郎和织女要相会于桥头,依然下起了雨。与妻子通电话,她今天已经办理好儿子的幼儿园入学手续。相互道一声祝福,算是传统的七夕节过了。她叮嘱早晚喝些小米粥对胃好,并将常用治疗胃的备用药告诉我,让我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今天,是援藏律师团程东律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午11时在拉萨悼念厅举行。我不知道今天的西藏拉萨是否在下雨,但是我所在的史诗故里甘德,雨一直没有停,算是为程东律师的逝去送别一程。看到西藏司法厅、司法部等发出的关于哀悼程东律师的微文,我默默的在留言区写下了“愿程东律师一路走好,中国法援精神永存”一句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或许,代表了我无言的哀思和祝福吧。
今天,是我来甘德县的第32天,整整一个月。7月7日中午随同官主任和索局长向海拔4100米的服务地甘德攀爬挺进,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经历了人生阶段尚未有过的“孤独无助”。直到一个月后的今天,还有些高反的症状,稍微用力或者说话、走路过快,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这一个月中经历了心律异常、夜间失眠、头疼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但我依然在努力的克服着。虽然有官主任和索局长的关照,但自己内心也一直在默默的督促自己要战胜这客观的恶劣自然环境,让身体最大程度的快速适应。我想用这不长的一年时间,给自己的生命上上色。当然,这一年不是在作秀,是真刀真枪的实干!让自己在多一些坚强,少一些矫情。
这一个月,让我经历了心灵的洗涤。上周援藏医生陈坚(38岁)因高反牺牲,这周援藏律师(45岁)程东也因高反肺梗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虽然我们不认识,但是做的工作都是援助,都是战友。战友走了,心情自然不好受。看到工作群中同仁的信息,除了哀叹之外,还有就是相互的鼓励和关心话语。
西藏拉萨-程东律师告别仪式
今天,是我申请商标证书和版权证书正式面世的日子。一年来,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去探索知识产权领域,以自身实践的方式去申请了自己的法律品牌。一年后的今天,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字号证书。这其中的艰辛自己深有体会,感激于这一过程中商标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员胡魏巍、高亚奇,感激于故友冯敏大姐和马五全大哥。当然,更需要给自己一个拥抱。
中午新受理了一件解除同居关系和抚养权纠纷的案件,接待了当事人的法律咨询,索局长像往常一样的给我主动拍照留痕并发至微信群里。认证的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百家号和澎湃新闻账户近期都在维护着,上传了索局长拍的照片并写出了自己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感受以示感恩。
下午索局长带领大家前往县委会议室布置会场,是为了迎接明日上海长宁区司法行政系统的对口帮扶座谈会的胜利召开。据了解,上海长宁区司法局和部分律所代表明日光临甘德,对口帮扶司法局提升司法水平,还带来了帮扶资金贰拾万元。我作为援助律师,也把自己当做司法局的一分子了,积极主动的和大家摆桌签、拉条幅。并且明日的工作任务是摄像,虽然不能称上是专业摄影师,但也是有摄影功底的。
会场布置完毕后,我和司法局同时更藏冒着雨去宣传部领取“史诗故里 精彩甘德”的宣传画册小礼品。看到索局长拿着两份红色封面的大册子,他说这两本是专门跟宣传部领导索要的,他一本我一本。记得前几天索局长曾跟我说起过要为我索要宣传纪念册的事情,谁知今天就实现了。
我很感恩索局长,一个曾经从检20多年的老检察官,现在的司法局局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民族,但是在我来的这些日子里,充满的都是关爱,没有民族歧视,更没有冷眼相待,到今天为止给我留下的都是领导对下属的关爱,是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是两个民族的共同交织的佳话。
下午下班时刻,雨停了。与索局商量着怎么吃晚饭,两人说着话随行来到不远处的王氏手搓面面馆,点了两份水饺,很简单的晚餐。这家面馆,也算是我的后备餐厅了。一个月来快吃遍了整个县城的面馆,目前能够让我主动回头的只有两家,王氏手搓面算是其一。看着店老板用高压锅煮水饺,说实话我想笑。因为在家里,这样煮的结果会变成一锅粥的。都说入乡随俗,我当然也没有那么矫情,理解他们用高压锅煮水饺的道理。但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讲,都是十分的新鲜。
在这里,我前期的人生经历都显得苍白无力,都可以用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新兵蛋子来形容也不为过。
晚饭过后和索局长分别,径直向旁边的图书馆走去。甘德图书馆的大门悬挂着标识,进入图书馆就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几个LED大字。前期和官主任来过,就很熟悉的走到图书阅览室,看到了明亮的灯光,但却空无一人。自己一个人静静的享受着书香带来的美好,闭上眼睛,静静的享受着这味道带来的精神熏陶。我静静的拿起手机录下来一段小视频发至微信朋友圈,炫耀着说饭后来私人“书房”转转。我能够感受到知识所带给我的与众不同之处,也倍加的得到了知识给我带来的一切美好。在感慨自己以往求知道路上的时光之外,更幸运在这海拔和距离之远的甘德遇到这样美好的“书房”。
看到一本本爱不释手的书籍,极想将这一切吸收到大脑中。但是我也知道“一口吃不了个胖子”,更懂得点点滴滴“水滴石穿”积累的功效。心中也在计划着怎么把这些美好装入大脑中。
走出图书馆,看到了雨又开始下起来了,此时是八点整,天色也夜幕降临。看到图书管理员要锁门,心中猜想着是要下班了的样子。淋着雨向单位走着,听到耳边急速的滴滴哒哒,又想起了刚刚去世的程东律师,再想想自己,多了几分沉默。大脑开始命令身体调动四肢,开始小跑起来。都是没有雨伞的孩子跑得快,此时我也感受了一番。
晚上时分,看到今日头条系统发信息过来,告知我有别人邀请回答问题。我打开手机看到邀请回答的问题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有人想的是初恋吗?”
我看着这个问题思考了片刻,在回答区域写下了下面的话:
此时此刻,我身在远离家乡2000公里、海拔4120米的史诗故里精彩甘德。
虽然是七夕,但没有想起初恋。这一周内发生了洗涤心灵的事情,援藏医生陈坚和援藏律师程东我的战友均因高原反应与世长辞。
这一周内,内心都是哀痛的。让自己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和敬畏。今天,很多的日子都赶在了一起,老天也没有缺席,依然下起了中雨。
不大一会,手机再次收到今日头条系统信息,“恭喜您的回答被推荐为头条”。我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史诗故里,精彩甘德。今天是我来法援甘德的第32天。
在这里,我没有任何的朋友和亲人。
在这里,我依靠的是自己的专业和信念。
在这里,我没有玻璃心、也没有软弱可选择。
在这里,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这里,我要用自己的勤劳和坚强铸造生命阶段的凯歌。
![](https://img.haomeiwen.com/i4007303/d58db0d31849af7f.jpg)
2019年8月8日星期四天气雨转晴
今天是立秋时节, 上海长宁区司法局对口甘德县司法局以及助学贫困学子活动今天举行, 这两天局里上下都在筹办这个会议。
我因为有摄影的功底,所以担任了本次会议的全程摄像工作,一整天下来,拍摄了480多张照片。说实话整个拍摄过程是非常累的,在整个拍照过程中,我也是十分用心去拍的,没有半点的偷懒。在拍摄过程中,我时不时的都会感觉到头上或身上冒汗, 并且伴有胸闷气短, 明显是高原反应缺氧的现象, 时不时的进行着大口喘气。
本次从上海过来的随行人员中,有一个叫严嫣的律师, 非常幸运的与她相识。她的籍贯是河南洛阳,我们在距离家乡两千多公里并且海拔4200米的地方能够相识, 我也感到十分幸运。据我对她的初步了解,她是嫁到上海, 律师执业十多年了,目前开了一家上海严嫣律师事务所, 主要的业务主要是婚姻家庭民商事等,在闲暇空闲之余与严嫣主任律师进行了初步的交谈。看到他们一行人员为贫困学子提供每人三千元的助学金, 也对甘德县司法局提供了帮扶资金二十万元,内心为他们点赞。
本次对口帮扶会议由县委书记、副县长以及各主管领导参加, 当他们得知我是“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派过来的志愿律师, 要在这从事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时, 从他们的言语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我的肯定, 包括他们自己所说的这种义务奉献的精神值得可贵。但是,从他们个别人的言行当中, 让我感觉到他们有些矫情,或者是因为高原反应不太适应的缘故吧。
一天的拍摄工作虽然很累,但我依然完成了该项工作, 拍摄完毕的482张照片上传到百度网盘并且将照片文件夹分享给他们。因为与严嫣律师是相识的老乡,内心中也固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 对她也有一定的照顾, 给她的特写镜头比较多。我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加了微信好友并相互问好。我将精选出来的照片通过微信的方式发给她,她也表示感谢。
中午时分,与尕藏措、更藏、李周吉一块儿吃午饭,看到尕藏措分享的一条微信信息,是关于一条藏族新人婚礼的邀请函。在邀请函中的配图和文字中看到, 是两个男生与一个女生结婚的邀请函。当我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我感觉到十分的惊讶, 中国的婚姻制度不是“一夫一妻制”吗? 怎么还有两男娶一女的这种现象存在?所以让我感到十分的不解。我随手就将该信息发往朋友圈并配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他们是否有约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婚礼邀请信息”。随后, 看到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留言, 还伴有一些评论, 有的在质疑真假问题,有的和我表示一样的惊讶,有的说是民族自治地方变通规定是允许这样结婚的,众说纷纭。
我内心中固有的法理感否定了他们“变通允许这样结婚”的观点, 并且针对这样的观点进行了回复:“无论怎样的变通都不能违反中国的基本法律制度”。
还有朋友留言建议我查阅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我还真的去百度查看了一下该法律, 看到该法律基本上都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社会事务治理和具体的事务性的规定, 而对婚姻家庭这一块儿是不涉及的, 这与我原本的职业法理本能是一致的。
经过咨询当地藏族朋友了解到, 当地藏族牧民可能会涉及大额财产的分配, 所以就一妻多夫举行婚礼,但这种婚礼是不能办理结婚登记的, 办理结婚登记当然应当遵循一夫一妻制。
我当时很疑问:“如果发生了纠纷怎么办?”
朋友告诉我:“如果真的发生纠纷了,大多数也会按照藏族习俗去处理,而不会轻易的去诉诸法律。”
在了解完这些习俗后, 我就在朋友圈儿下方留言:藏族人是依据自己的习俗结婚, 即便发生了纠纷也有可能会通过他们的习俗去解决而不是诉诸法律, 所以对他们来讲不需要法律。
有一个我非常熟悉且以前在一起工作的朋友留言说:“既然不需要法律,要你过去干什么?”我就针对他的评论按照上方的留言进行了回复。
过了一会儿, 他又留言说:“要你们这些法律援助律师难道就是过去骗吃骗喝的吗?”
当我看到他的这个留言以后,说实话心里非常恼火。以我对他之前的了解,或许是开玩笑,但是他做事有些欠考虑,时不时的也会有些主观臆断心态。
我带着不满的情绪给他进行回复:“如果按照你说的, 司法部傅政华部长肯定会给你颁发一个荣誉证书。另外,你了解中国法律援助律师吗?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亏你还是郑州大学法律硕士,建议你回炉改造,秀木不可雕而已。中国法律援助律师牺牲的是时间甚至是生命,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和奉献精神,这怎么能与骗吃骗喝联系在一起呢?你的这句话已经深深的伤害了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队伍,不仅仅包括我。你如果想出名,我会帮你一夜成名, 但是,请你不要主观臆断井底之蛙式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主观臆断。”
我将这些话对他毫不客气的进行了回复,最后他有可能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语不妥,又说向中国法律援助队伍致敬点赞。但是,我依然不能够原谅他这一句话的冒犯, 即便是他开玩笑的话或是并无恶意。
就在这一周, 上海援藏医生陈坚以及援藏律师团程东律师因高原反应不幸离世的事情,对我的心灵触动非常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竟然说法律援助律师骗吃骗喝,我岂能容忍这种对法援律师的不尊重和亵渎?
记得有篇文章中曾说“即便关系再好,说话也要讲究场合和分寸”。即便平时关系再好,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也会非常毫不客气的给他怼回去。说实话,有一种想把它拉黑的想法。
生命不可亵渎, 尊严不容践踏。我始终认为,中国法律援助律师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去学习的,更容不得半点亵渎和轻蔑。
我在之前曾经说过“如果自己没有走法律援助这条道路, 压根儿就不知道这条道路的艰辛”。而如今, 自己正行走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 并且经历了生死离别的这样一种场景。对于我而言,要收拾起脆弱的玻璃心,坚强的去面对未知的前方。这样一种处境,与一个人掉进了深渊四周无助的感觉,那种感觉如同心中要么是希望之火的泯灭,要么是希望之火的星星燎原。
自从来了甘德以后, 身体总是时不时的发痒。我知道这有可能与海拔水土不服有关系,但是在未来的一年中,我都要在这里安静的度过。在经历一天忙碌的工作之后感到身心疲惫,时不时的都会打哈欠表现出犯困的样子。
今天是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月零第二天,身心多少还有些不适应。但是内心中一直在暗暗的督促自己要尽快的适应这里的恶劣环境。
有些人说我来这里是在浪费时间,有些人说来这里奉献精神值得可赞。但无论出于哪一种声音,都不是我想要的。因为他们不是我,他们更不了解我。
就在中午的时候,严嫣律师还专门问我来这里的初衷目的是什么?是觉得好玩儿想出来玩玩?当我听到她的这样一个问话的时候,说实话我内心有些反感。我向他们说明明年这个时候是我工作十年整,想给自己的第一个职场人生做个总结并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然后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下一个十年。同时也想让自己沉淀一下,争取明天能够写一本书。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觉得用两个字都可以概括,那就是“情怀”。他们不是我, 他们没有我的经历,也没有经历这样的援助活动,他们没有走过援助的道路,他们总会以充满好奇和对新鲜事物的这种好奇心满足感去猜测我来援青的初衷。而他们不知道,我有一种情怀,并且这种情怀和意念,早已在多年前形成。
下午时分在吾勤广场举行了法律咨询现场会,我和索局等人将条幅、桌椅摆放完毕。上海对接帮扶一行人员来到广场,严嫣律师等人现场值班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法律疑难。咨询会结束后,我与索局一同赶往果洛州,准备明天为上海帮扶队伍送行,今晚我们住宿在果洛州上的一家酒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