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八节,最重年节。要说过年的快乐,不只是全家团团圆圆在除夕夜的送旧迎新,还有在正月里亲友之间拜年祝福的传统风俗,也是过年的一大乐事。
不过,如今的拜年已不像从前,只需拎上几样简简单单的礼物就可以走亲访友了。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家乡浙东萧绍地区,人们在拜年时所送的礼物,通常都是用土黄草纸包裹的,面盖一张大红招贴纸,名曰冰糖包、荔枝包、糕干包、桂圆包等等的土特产。至于用来当作礼品的水果,除了少有见到的金桔、苹果、冬枣之外,大多就是当地所产的甘蔗和荸荠了。
在我家乡,荸荠是被归类在“水八仙”之内的。这“水八仙”指的是菱角、莼菜、水芹、茭白、芡实、茨菇、莲藕,还有就是荸荠了。如今,这荸荠在菜场、超市、或街头流动小贩处,偶尔还能看到有卖,但在各家水果店里好像已很少看到有上架了。也许在水果店老板的眼里,这荸荠应该是归属在蔬菜类里面的。
但在我小时候,荸荠,可是正儿八经的水果。按苦茶老人的说法,荸荠,如同甘蔗一样,都是属于价廉物美的“平民水果”。荸荠,虽说从河塘烂泥里挖出来时的模样并不好看,但把它们冲洗干净后,便显得紫红油亮、有模有样起来。这荸荠的颜色,黑里透红,温暖含蓄,颇有东方情调的色彩之美。将它和削皮后切成短节的淡黄甘蔗一起放在竹篮里,再摆上几个包扎成菱形的礼品包,那就显得更富喜庆色彩了。挎着这种装有荸荠、甘蔗和礼品包的篮子,人们在正月里来来往往、欢欢喜喜去各地亲友家里拜年祝福的情景,我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很是神往。
荸荠,不仅它的果色诱人,它的味道也很特别。“这种荸荠吃起来顶好,说它怎么甜并不见得,但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应该是别一路的。”同为萧绍地区人的苦茶老人对荸荠味道的这种描述是很在理的。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的是,荸荠肉的脆嫩,也是恰到好处。它似乎有一些嚼头,但若细嚼起来就不会觉得有渣了,你只会品味到有一种淡淡的甘爽的味道久留在齿间沁人肺腑。
儿时的记忆里,每年正月来我家拜年的亲戚,大多会把荸荠、甘蔗作为礼物送给我们,而后,我家又会拿这些作为礼物去其他亲戚家拜年。估计大家也都是这样做的,于是,转来转去,到过了正月十五,最后留下来的荸荠就都变成风干了。
家乡人把这种看相皱巴巴的、像似老头脸的荸荠称之为“风干荸荠”。不过,这种风干荸荠,相貌虽则难看,然其味道却甚佳。我觉得,风干荸荠的甜味甚至胜过新鲜荸荠,吃起来简直像是在吃麦芽糖。所以,我有时也会从亲戚拜年送来的荸荠中悄悄挑出几个最大的,并将它们藏起来等待风干。等到荸荠变得像黑枣似的皱巴巴了,这时只需将它们的皮轻轻一剥即可露出白色的果肉来。形容这种风干荸荠的果肉白,还真有点儿难,明朝人归有光干脆将这种白色说成是“荸荠白”风干荸荠的果肉,虽说难以形容它的白,但吃起来却别具风味,尤其甜美。这大概是风干的荸荠,它所浓缩的都是荸荠中的精华所在吧。
或许,我也可以这样来比喻,这就好比人生,在岁月的磨砺中,我们慢慢地摒弃了一些外在的浮华和自己内心的浮躁,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会使自己的生命力变得更为甘甜,甚至不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