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读书笔记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作者: 思文先生siwenxs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12:27 被阅读30次

孔子,名丘,字仲尼。2018年9月29日,孔子诞辰2569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横亘着2000年的时光长河,穿透历史迷雾,仅以此文献于那些辉煌的时刻,与那些上下求索的人们。

借用司马迁评价孔子的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思想上创建儒教,“仁者爱人”;文化上《诗》、《书》、《礼》、《乐》、《易》、《春秋》发扬光大;教育上设坛办学,弟子三千,开创“因材施教”先河;政治上,“仁政德治”,“大同”世界对中国影响深远。

翻阅各类文献,浏览各种素材,小编发现依然无法写好这篇文章,心向往之,却举笔忘言。任何层面、维度的解读都显得片面而浅薄,所表述呈现不过浮光掠影,在此不赘述孔子生平、经历,只以几个故事聊表寸心。

                                                                                            1

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学习了十天后。师襄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熟习曲子,但还未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为领会其中的志趣。”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做《文王操》啊。”

世上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是认真的聪明人,精诚所至,金石方开。守得住内心,耐得住寂寞,心意专一,才能人曲相合,豁然贯通。万千尘世,坚守内心,甘于守中,才能活的通透豁达。

                                                                                            2

孔子周游列国,这一日来到了郑国,不幸与弟子子贡走散。子贡便向路人询问,路人回道,东门站着一个人。他前额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又像子产,腰部以下又和大禹差了三寸,形容枯槁像丧家之犬。当子贡找到孔子将以上之话告知,不想孔子答道:“外形相貌乃是细枝末节,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的确是这样啊!的确是这样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读书人自有此般胸襟与宏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不惧风险艰难周游列国,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对于使命深切的痛感让读书人不惮于任何嘲讽与质疑,“丧家之犬”的评价从不足以撼动内心分毫,“知其不可而为之”。

                                                                                                     3

在《论语·壅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去见南子,当时南子作为卫灵公的夫人,名声却十分不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误会了孔子是因为南子相貌美丽而去见她,觉得十分不高兴,并且有所埋怨,孔子却对天发誓, “如果我做了于礼不合的事情,就让老天厌弃我吧!就让老天厌弃我吧!”(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对于学生对自己的误解,孔子并没有责怪学生,反而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也会感到着急。赶紧指着老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这样的反应实在是让人感到新鲜,夫子自然不会与南子做出越礼的事情,但孔子也有情急之下对天发誓的时候,这不禁让人忍俊不禁,圣人亦如此可爱。

                                                                                                    4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其他国家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贡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后来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子贡财大气粗自以赎回奴隶不足为奇,可却树立道德陷阱,让别人无法正大光明领取国家赏赐,要国家的钱就是不够道德,不要国家的钱自己受罪,子贡的洒脱促使了众人的道德焦虑。而子路正大光面接收他人恩惠,定会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坦坦荡荡,真真切切。

                                                                                                5

在《史记》中司马迁这样描写子路“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不打不相识的两个人,在孔子的礼仪教化下,拜孔子为师,改穿儒服。

孔子有一问几个弟子的指向,子路是这么回答的:

孔子:你们的志向是啥?

子路:内忧外患还受气的小国家,我三年就能让这个国家的人勇敢又善良。

孔子:哂之。

子路请问孔子:卫国国君请老师为政,老师首先去做什么,孔子回答首先做好周礼名分的事。

子路说:“子之迂也”,认为周礼那一套名分制度已经老掉牙,想让周礼返老还春实在是很迂腐。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骂子路“野哉,由也”,思想野蛮的很,也没有一点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君子之道。

孔子与子路的谈话着实可爱,孔子循循善导,子路耿直善良,相亲相杀的师徒,孔子也发出这版感叹,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后来卫国内乱,作为卫国官员的子路为了保护君主,被一箭射中,剁成肉酱。死前还把帽子系好,用尽最后的力气正衣冠,因为孔子说过,“君子死,冠不免。”老师的话,即使是万箭穿心的疼痛下,死的最后一刻,他还清楚地记得。

孔子听到子路惨死,悲痛欲绝,后来卫国使者送给孔子一个饭盒,孔子一打开发现里面是子路的肉酱再次大哭。此时70岁的孔子,一生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再也不碰肉酱,三年以后郁郁而终。

春秋末年的神舟大地上,曾出现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驾着马车前进,车上坐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时而饥肠辘辘,时而载歌载舞。老人的信念带动着大家的步伐,更带动着一个民族的脚步在缓缓前行……

思文先生:我在等风也等你,想写温暖的文字。

微信公众号:siwenxs

思文先生

我在等风也等你

想写温暖的文字

相关文章

  •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孔子,名丘,字仲尼。2018年9月29日,孔子诞辰2569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横亘着2000年的时光长河...

  • 第七章:封神取消,萧理脱凡

    听完女娲所述,众圣陷入沉思当中,诸圣亦用大法力推算过天机,所得亦和女娲描述相当。 补天石在傲来国便断了痕迹,竟...

  • 诗歌《太上元针》

    太虚皆幻放春山, 上得圣境大罗天。 元根于肾行督任, 针亦修道四神安。 ………史明明老师《太上元针》

  • 茶道亦人道

    茶,是一种神奇的东方树叶,从古至今,无论是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墨客,还是以青灯黄卷为伴,的禅宗大家...

  • 茶道亦人道

    喜欢茶,与茶结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杯太平猴魁让我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于是寻遍庄里,找到我的第一个习茶之地,让我...

  • 茶道亦人道

    人文者,化成天下,是中国文化的至诚之理。茶,以人为本,借一叶一盏修心修德。 陆羽说茶:“啜苦咽甘。” 张载说茶:“...

  • 2022年希望大家所期皆所念,所念皆所愿,所愿皆所得,所得皆如意

    2022年希望大家所期皆所念,所念皆所愿,所愿皆所得,所得皆如意。

  • 谨修·诗词

    昨夜北风,今日笼中; 窗外潇潇,怀袖自重。 大歌如泣,秋毫影立, 阿娜鸿舞,人生皆戏。 ——谨修·2017.12.12

  • 所求皆所得

    【所求皆所得】 200天前决定再来次日更挑战,在此之前曾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日更。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放下了日更,没有日...

  • 所得皆所获

    任务是苦差事,是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但学习不是,你学习到的知识就是你自己,都是收获。 我们常常急于求成,过于注重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kb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