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22-09-30 07:33 被阅读0次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

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

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附:  被诬自尽

此时魏忠贤正借机大肆迫害东林党人,称高攀龙与赵南星结党营私,皇帝下旨严厉斥责。不久后南京御史游凤翔出任知府,攻击高攀龙徇私、排挤同僚,高攀龙因而被罢黜。

高攀龙等人被罢官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控制了朝廷大权,编派了《缙绅便览》《点将录》《天鉴录》《同志录》等黑名单,将不依附于自己的官员开列在内,予以打击。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魏忠贤矫旨,以东林书院为始将全国书院尽数拆毁。

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崔呈秀不甘心高攀龙仅被罢官,必欲除之。于是假造浙江税监李实的奏本,诬告高攀龙、周起元等七人贪污,派遣缇骑前来抓捕。三月,高攀龙整冠束带前去拜谒先贤杨时的祠堂。回家后与弟弟高士鹤及门生赏花于后花园池畔,谈笑自如。此时有人前来禀告周顺昌已被逮捕,高攀龙闻言神情泰然,笑说:“我本视死如归”。归家后与夫人谈笑如常,没有异样。亲笔书信交给两个孙子,交代翌日递给校官,而后闭门遣散诸孙。不多时高攀龙的儿子们(发觉异样)前来探查,发觉高攀龙已自沉于池塘,时年六十四(虚岁六十五)。

子孙们打开高攀龙的信,乃是遗嘱,上面写着:“我虽被罢免官职,但过去曾是朝廷大臣。大臣不可以被侮辱,因为大臣被辱等同于国家受辱。我现在只有恭敬地面北叩首,以效仿屈原的遗愿。皇帝的恩泽未能报答,只愿来世再报。臣高攀龙绝笔。希望使者带去这封信向皇上复命。”

高攀龙就死前曾致书同年袁可立道:“弟腐儒一,无以报国,近风波生於讲会,邹冯二老行,弟亦从此去矣”(《高子文集·答袁节寰中丞》)。其言犹未尽之厚望可见于笔端,从此袁可立这位力图远离党争的正直大臣走上了对抗阉党的前台。

来自:  百度百科

相关文章

  •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

  • 高攀龙与儒学

    高攀龙: 文公圣贤而豪杰者也,故虽以豪杰之气概,终是圣贤真色。文成豪杰而圣贤也,故虽以圣贤学问,终是豪杰真色。 古...

  • 高攀龙先生语录

    “每至夕阳,默检一日所为。若不切实煅炼身心,便虚度一日,流光可惧。” “所以要惜分阴者,不使邪思妄念瞬息据我灵府,...

  • 曲式四律.龙风大考感怀

    龙风大考,一次狂欢。 隔屏南北,不分红蓝。 争先恐后,向顶高攀。 勇夺冠者,驰骋诗坛。

  • 《春阳台偶思》20171107

    《静坐说》/《书静坐说后》(明·高攀龙) 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

  • 《春阳台偶思》20171107

    《静坐说》/《书静坐说后》(明·高攀龙) 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

  • 高攀

    ​ 都说女人生孩子就是以命换命,我本来不信的,觉得没那么矫情。 可当我经历二十多小时的阵痛后才生下孩子的那一刻,我...

  • 高攀

    操场的天空上有一对风筝,一只红的,另一只蓝的,它们踩着风浪不断地攀升,享受着居高临下的爽快和自豪,可是他们只...

  • 高攀

    四姐家的女儿也要结婚了,时间过得好快,这么一看,我就是要老去了。 印象中乐乐是个乖巧的小女生,姐姐家条件虽然不是特...

  • 高攀

    他夏天基本就是几件T恤衫来回倒着穿,别的季节也就是一身休闲装,从来不爱穿牌子,开的车也是很普通的,十多万的代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攀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sl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