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马文的书房阅读与写作
《记忆的奥秘》翻书笔记

《记忆的奥秘》翻书笔记

作者: 马文Marvin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20:16 被阅读143次

    作者:艾宾浩斯•赫尔曼(Ebbinghaus Hermann)
    译者:王迪菲
    英译本名称:《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原著出版时间:1885年
    来源:下载的 mobi 版本

    因为最近在用 Anki 背英语单词的缘故,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点好奇,所以翻出了艾宾浩斯的这本《记忆的奥秘》一读,书的结构更像一本学术论文,很有哲学博士写心理学论文的味道

    在巴黎一家旧书摊上,艾宾浩斯无意当中买了一本很破旧的、由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写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并立刻被这本书所深深吸引。也正是这本不起眼的旧书,对艾宾浩斯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科学的发展走向。

    关键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时间间隔 记忆保持数量/%
    20分钟 58.2
    1小时 44.2
    8.8小时 35.8
    24小时 33.7
    48小时 27.8
    6天 25.4
    31天 21.1

    记忆的8个周期: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上述8个周期作为一个大的记忆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记忆的效率。如果在完成上述8个记忆周期后,我们还能做一些随时性的复习,就能基本上保证对所学习的内容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即永久性记忆。

    摘录:

    艾宾浩斯·赫尔曼(Ebbinghaus Hermann,1850—1909)德国心理学家,曾研究历史与哲学,并于187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67年,受当时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的影响,艾宾浩斯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费希纳在书中把数学方法引入了心理现象的研究中,在受到启发后,年轻的艾宾浩斯决心也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用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而在这之前,当时的一位心理学巨擘·冯特曾宣布,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是无法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
    在没有老师,也没有专门的研究设备和实验室的情况下,艾宾浩斯独立开始实验,自己既做被试又做主试,以客观的、实验的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实现了记忆的量化处理。为把实验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艾宾浩斯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使个人习惯符合实验的要求,以严格的流程进行实验,学习材料时总是安排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从1879年正式开始到1885年发表研究成果,中间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识记的音节组就有5 000个左右,如果把重学的材料也算在内的话,他识记的音节组就有10 000个,这是相当大的工作量。由于实验是艾宾浩斯个人独自完成的,所以他一再强调,对于所得结果的代表性会持保留态度。
    一般来说,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实验时间很短,那么实验结果会因为受试者个别心理特点或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在代表性上会有局限。但如果受试者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实验条件又有科学严密的控制,那么实验结果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成果,被之后的许多实验反复证实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艾宾浩斯为记忆材料发明了无意义音节。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用散文或诗词作记忆材料,会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那就是不同个体其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那些语言理解能力强的人很容易掌握实验材料,而另一些人则相反。这样,就无法在材料方面加以控制。后来,艾宾浩斯发明了一些无法形成联想的、对所有被试来说都不熟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就不会使被试产生任何联想。这种材料便是无意义音节。
    无意义音节由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lef,bok 或gat。他把辅音和元音所有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卡片上,一共形成了2 300个音节,实验中,随机地抽出这些音节,用来作为学习的材料。
    毫无疑问,艾宾浩斯的工作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的实验性研究,他的工作开启了记忆研究的先河,极具历史意义。
    具体来说,在记忆的研究方面,艾宾浩斯的贡献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了对记忆的量化分析,进而把科学的实验法和测量法引入了记忆研究。一个人记忆的好坏,既有质的区别,又有量的差异。艾宾浩斯发现:记忆的资料有长有短,学习的时间、阅读的次数以及初次学习到再次温习所间隔的时间,都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数量上的差异。艾宾浩斯在研究记忆的数量时第一次采用了数量化的测量法,他称之为重学法或节省法。就是把识记材料学习到一定的程度,比如,刚好能背诵,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会忘记之前所学的材料,这时再次进行学习,直到能再次背诵为止。艾宾浩斯把第二次学习和第一次学习所用的时间或诵读次数进行比较,第一次达到背诵所需时间或次数减去第二次所用的时间或次数就是记忆数量的一种指标,也称为节省法。节省法和无意义音节一样,是艾宾浩斯首创的研究方法。
    关于学习材料的数量和诵读次数的关系,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包含7个音节的音节组,他读一次即可成诵,这个数据后来被他称为瞬时记忆广度;含12个音节的音节组必须诵读16.6次;16个音节的音节组需要诵读30次才能背诵。随着识记材料数量增多,要达到成诵所需要的诵读次数就会急剧增加,但二者不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
    艾宾浩斯的实验还涉及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记忆的效率。实验中,艾宾浩斯发现:同样的识记材料,诵读次数越多,记忆得就越牢,它可以用重学时所节省的诵读次数或时间来衡量。具体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诵读次数达到成诵所需要次数的两倍,即过度学习。诵读次数越多,重学时节省量也就越大,二者呈一种线性关系;但超过一定的限度,增加诵读次数的效果则呈递减趋势。这一发现对于学习者在复习或练习的时间和精力分配非常有参考价值。它告诉我们,虽然“多练”是必要的,但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是浪费。
    艾宾浩斯在研究中,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达到成诵的学习材料,搁置的时间和记忆保持之间的关系。经验告诉我们:搁置时间越久,遗忘就越多。
    对于这个问题,艾宾浩斯采用不同的学习材料进行研究。他得到了一组数据:

    时间间隔/h 记忆保持数量/% 遗忘数量/%
    0.33 58.2 41.8
    1 44.2 55.8
    8.8 35.8 6.2
    24 33.7 66.3
    48 27.8 72.2
    6×24 25.4 74.6
    31×24 21.1 78.9

    这一数据几经测试,差别不大,后来被许多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教科书引用,称为“艾宾浩斯记忆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研究中,艾宾浩斯还发现,对于同样的识记材料,每天都重复学习到刚刚成诵,所需要的诵读次数呈现递减的几何级数,且材料的数量越大,递减越快。他还进一步发现,同样的识记材料,分成几部分,分别在几天之内进行诵读,要比集中在一天诵读,效率要高。这一发现后来开启了分配学习和集中学习的比较研究。
    在实验中,艾宾浩斯还发现,联想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设计了精巧的实验研究了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顺序联想和反向联想。他观察到,在识记材料中,不仅相邻的项目之间存在联系,相隔很远的项目之间也会形成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双向的,善用联想因素会提高记忆的效率。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以外,艾宾浩斯在实验中还有一些重要发现。比如,关于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识记效率的比较。比如,睡眠对记忆保持的有利影响,他发现,由8小时到24小时记忆保持降低的数量,远比由24小时到48小时降低得少,这可能是由于在前一段时间内,睡眠占据的时间相对来说远比后一段时间要多。
    艾宾浩斯采用实验和测量的方法对记忆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的实验报告公布之后,记忆成了心理学中采用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他发明的无意义音节也成为研究记忆实验中最常用的材料。

    保持记忆和再现记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心理活动在第一次出现时,主体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特别是个体经历了印象深刻的体验之后。比如,被烫伤过的儿童就会躲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会逃。在此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对于一些天天见面的人,我们反而会记不清他们头发或眼睛的颜色。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再现特定的记忆内容,经常性的重复练习是非常必要的。一个记忆能力很强的人,即便他用极大努力集中全部注意力,对于任何有一定长度的句子、散文和诗也不可能一次就学会。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足够的重复诵读练习,个体到最后才能够确实掌握它们,之后再加以额外的复习,才可以掌握得更准确,再现更容易。
    如果我们不去重复练习的话,那么任何心理状态在时间的影响下,也都会逐渐丧失它的恢复能力,或者至少在这些方面要受损失。在考试时期,学生临时匆忙记忆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利用其他机会进行学习充实,加以足够的复习,那么这些知识不久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哪怕是一个人通过母语,尽早地而又深刻地学习过的东西,如果有几年不用,也会明显地受损

    实验中,我为识记过程制订了下列几条规则:

    1. 每组音节都要从头到尾念上几遍,在一组音节中不再进行分部学习,即便是特别难的部分,也不允许摘出来多念几遍。诵读和尝试背诵可以自由地交替进行,在尝试背诵时只要有犹豫、不确定的情况,要从这一音节读到这一组的末尾,然后再从头读诵。
    2. 读诵和背诵音节组,都按固定的速度进行,一分钟念150个音。一开始是用一个节拍器来调节速度,后来改用钟表的滴答声来调控,这样更少干扰,操作起来也更便捷。
    3. 连续发音时,我们几乎无法避免重音变化,于是,我采用下列方法,以防止发音的不规则变化:用三个或四个音节组成一个音格,或者是第一、第四、第七或者第一、第五、第九,等等。音节读成轻微的重音,尽可能地避免其他方式的加重音。
    4. 一组音节的学习达到成诵之后,有15秒的时间间隔来记录结果。然后进行同一试验中的下一组。
    5.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考虑这样一件事:要实事求是、尽快地达到学习目标。尽量使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有挑战性的工作和要达到的目标上。意识的影响,在这里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不用说,集中注意力,避免一切外部干扰,才能更快达到学习目的。注意力集中,还可以使我们即使在不同环境中进行实验,也能够避免环境引发的小干扰。
    6. 在学习无意义音节时,不能使用任何记忆技巧引发音节之间的特殊联系,学习只是依靠重复诵读对于自然记忆的影响。由于我没有任何记忆技巧方面的知识,所以执行这一原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
    7. 最后一条原则,也是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在实验期间,我小心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客观条件,以避免太大的变动或不规律的生活。因为这项实验要持续很长时间,历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避免生活中发生太大的变动,自然也只是在一定限度内是可能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做了很多努力,使那些实验结果要直接进行比较的实验保持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特别是在实验之前,要尽可能地使活动在性质上保持恒定。由于人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在一天24小时之内有明显的周期变化,所以,我只有在每天相同的时间进行实验,才可能为实验创造相同的条件。但是因为有时一天不只要进行一次实验,所以有些实验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进行的。如果我的外在环境或情绪发生了重大的变动,我就会把实验中止一段时间。在恢复实验之前,要根据中断时间的长短,先花几天时间进行重新训练。

    实验分别是在1879—1880年和1883—1884年两个时期进行的,每个时期分别都持续了有一年多。在第一次进行正式实验之前,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做了一个与这个实验性质相近的预备性实验。所以,在这本书所报道的结果中,通过练习增进技能的时期可以说已经过去了,在这里我没有提及。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刚开始时,我又小心地给自己重新制定了一些训练。这样,中间相隔了三年多的两个阶段的实验结果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互相进行检验。坦白地说,这两个阶段的实验并不是可以严格地相互比较的。
    在第一个阶段的实验中,为了避免被试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对音节组产生瞬时的掌握,我在制定实验规则时要求识记音节组达到两次无错误的复现。后来我放弃了这种方法,而用第一次流畅的复现作标准。显然较早用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延长了一些学习的时间。还有,在每天进行实验的时间安排上也有差别。在第二个阶段,所有的实验都是在下午1:00—3:00钟进行的,第一个阶段的实验则均衡地安排在三个时间内,上午10:00—11:00,11:00—12:00和下午6:00—8:00。为简单起见,我把这三个时间段分别称为A、B、C。

    在这些实验中,有一种内在的不一致性,我既无法避免,也无法进行修正,我能做的就是把它们指出来。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音节组只诵读少数几次就能达到无误复现,那么,该过程只需要少数几分钟,因为诵读时正是被试精力充沛的时候。一个音节组如果诵读64次,就需要3刻钟,这个音节组大部分是在被试精力衰减,甚至是身心疲劳的情况下诵读的,因而此时的诵读效率可能要低一些。但是,在第二天重学和复现这些音节组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诵读过8次的音节组,重学到无误复现所需要的时间要比之前诵读了64次的音节组需要的时间多三倍。后者很快地就可以达到无误复现,不仅因为它原来的巩固程度较高,也可能因为它是在较好的条件下重学的。
    这些不规律的相悖性是如此的明显,所以可能部分地彼此平衡:原来在比较不利的条件下识记的音节组,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重学;反过来,情况也是一样。

    通过之前种种实验,我们现在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我们也许可以做这样一个结论:在学习之初,遗忘的速度是很快的,而在最后遗忘是很慢的,这一事实我们通过实验是可以预见的。但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一个被试者对13个音节的一个音节组,其遗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初迅速,最后缓慢的现象也是很令人惊异的。在初次学习之后一小时,遗忘会发展到相当深的程度,主要表现在,要用原来一半的工作量才能使音节组重新达到成诵;在初次学习8小时之后,要用原来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二才可以达到成诵。慢慢地,这种过程变得逐渐缓慢起来,以至于要确定更长时间内,遗忘增长的比重是十分困难的。在24小时之后,被试会记得学习资料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6天之后,大约记得四分之一;在一个月之后,还能记得所学内容的五分之一。
    在以上所说的这些时间间隔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继的衰退是非常缓慢的,据此,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推测出这样一个结果:要想使第一次成诵的那些音节组的记忆效果完全消失,即便是完全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温习,也只能在无限长的时间段之后才会发生。
    第二,在实验结果中,最令人不满意的是第三个和第四个数值的差别,尤其是发现第四和第五个数值之间的巨大差别之后。在9~24小时的时间间隔内,记忆内容消失的后继降低百分数是2.1%。在24~48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降低的百分数是5.9%。数据显示,在后面24小时内,记忆内容的损失几乎3倍于之前15小时内损失的内容。这一数据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我们已经确认,在所有时间间隔内,总是时间越延长,记忆内容后继的降低就越缓慢。即便我们假设在以下条件下:即在15小时内,大部分是夜晚和睡眠时间,而在24小时内,这也占一小部分,因而会在相当程度内延缓后继的降低,所以这一数据还是值得怀疑的。

    在巴黎一家旧书摊上,艾宾浩斯无意当中买了一本很破旧的、由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写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并立刻被这本书所深深吸引。也正是这本不起眼的旧书,对艾宾浩斯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科学的发展走向。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位深刻影响了本书主角的费希纳先生又是何许人也呢?
    费希纳.古斯塔夫•西奥多(Fechner.Gustav Theodor),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美学家,心理学物理学创始人。费希纳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对心与物做了精确的数学测量,并试图确定它们的关系。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自己的心理学著作—《心理物理学纲要》,这本书的问世奠定了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上创始人的地位。在这本书中,费希纳开心理学实验之先河,他开天辟地,采用数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这一方式给后来的艾宾浩斯以深深的震撼,让艾宾浩斯茅塞顿开,他决心也要像费希纳一样去研究心理学。而在这之前,另外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W·冯特曾不止一次地断言,学习和记忆这一类高级心理现象,是不能用实验来研究的。
    受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的启发,艾宾浩斯决心尝试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并把要研究的心理现象锁定在记忆领域。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记忆与遗忘是有规律的,对于已经能够的成诵的学习内容,在最开始的时候,遗忘的速度是很快的,并且是先快后慢。观察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你会发现,达到背诵的内容如果不抓紧复习,那么在一天之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后人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启发下,提出了以下巩固记忆的方法:
    从人的记忆周期来巩固记忆内容。人类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情况,其中,短期记忆周期主要包括八个记忆周期,其分别为: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第四至第八个记忆周期。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上述8个周期作为一个大的记忆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记忆的效率。如果在完成上述8个记忆周期后,我们还能做一些随时性的复习,就能基本上保证对所学习的内容达到理想的记忆效果,即永久性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的奥秘》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tw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