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4563/d93d1be2a1143e69.jpg)
在写《理想国》9:我行我上,你站着看这一文的过程中,我猛然想到这一话题——破而后立,才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批判其他的不正义的正义,目的在于引出自己对正义的思考,得出自己有关正义的结论,即“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的正义,哲学家协同护卫者统帅农民、商人等人,理智协同激情统摄欲望。柏拉图的核心目的不在于批驳,而在于构建。这样的逻辑被后世很多思想家所继承,像洛克、像卢梭、马克思似乎都是先批后建立自己的理论。
洛克通过《政府论》上对神权进行批驳,但他理论伟大之处却在于《政府论》下建构一个有限政府,这个政府脱离了神的掌控,是由人所主导,将理性带回人间。卢梭也是在批判现实社会中种种弊端的情况下,通过《社会契约论》构建自己的逻辑架构,成为“人民主权”的倡导者。而马克思也是早年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批判而后建立自己的理念,预测人类共产主义大势所趋。
破而后立,才是问题的关键。而破而不立,则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表述的那样,大革命将旧制度破坏,却没有预想新的制度,结果出现比旧制度更加极权的制度。这放在中国的语境中很好理解,辛亥革命人们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却没能建立起新的制度,结果社会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更加黑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破而不立,人民之灾难。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破而后立”这一点做得比较好。破坏了原来的“两个凡是”,破坏四人帮的权威。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建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权威,除此之外通过理论务虚会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定对改革开放的理解。“破而后立”使得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今中国又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处在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这种利益的调整是切切实实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然而有部分人,却借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来否定中国这段历史,否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仅仅只有否定,却没有建构。这其实除了让当局头疼之外,反而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永远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关键在于破而后立的“立”字。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利弊参半,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政策,怎能完全否定。
我们都不再是孩子,看问题也不能仅仅从对错来加以判断,而重要在于利益调整,利益安排,如何在改革中解决利益纠纷才是问题的关键,而非一直以非理性的方式只骂而不思考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