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想国》入门解读才疏学浅学院
《理想国》读后散感:破而后立,才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理想国》读后散感:破而后立,才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作者: 鲸北晨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20:55 被阅读178次

《理想国》读后散感:内心的正义

在写《理想国》9:我行我上,你站着看这一文的过程中,我猛然想到这一话题——破而后立,才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批判其他的不正义的正义,目的在于引出自己对正义的思考,得出自己有关正义的结论,即“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的正义,哲学家协同护卫者统帅农民、商人等人,理智协同激情统摄欲望。柏拉图的核心目的不在于批驳,而在于构建。这样的逻辑被后世很多思想家所继承,像洛克、像卢梭、马克思似乎都是先批后建立自己的理论。

洛克通过《政府论》上对神权进行批驳,但他理论伟大之处却在于《政府论》下建构一个有限政府,这个政府脱离了神的掌控,是由人所主导,将理性带回人间。卢梭也是在批判现实社会中种种弊端的情况下,通过《社会契约论》构建自己的逻辑架构,成为“人民主权”的倡导者。而马克思也是早年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批判而后建立自己的理念,预测人类共产主义大势所趋。

破而后立,才是问题的关键。而破而不立,则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表述的那样,大革命将旧制度破坏,却没有预想新的制度,结果出现比旧制度更加极权的制度。这放在中国的语境中很好理解,辛亥革命人们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却没能建立起新的制度,结果社会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更加黑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破而不立,人民之灾难。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破而后立”这一点做得比较好。破坏了原来的“两个凡是”,破坏四人帮的权威。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建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权威,除此之外通过理论务虚会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定对改革开放的理解。“破而后立”使得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今中国又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处在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这种利益的调整是切切实实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然而有部分人,却借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来否定中国这段历史,否定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仅仅只有否定,却没有建构。这其实除了让当局头疼之外,反而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永远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关键在于破而后立的“立”字。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利弊参半,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政策,怎能完全否定

我们都不再是孩子,看问题也不能仅仅从对错来加以判断,而重要在于利益调整,利益安排,如何在改革中解决利益纠纷才是问题的关键,而非一直以非理性的方式只骂而不思考问题。

相关文章

  • 《理想国》读后散感:破而后立,才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理想国》读后散感:内心的正义 在写《理想国》9:我行我上,你站着看这一文的过程中,我猛然想到这一话题——破而后立...

  • 立而后破,破而后立

    一阵子消沉之后,感觉自己不能再秃废下去,信誓旦旦列了计划表,改变从今日开始。 每天定时起床,定时练字,定时靠墙,定...

  • 破而后立

    虔诚的父母 会把宗教信仰 自小就牢牢地植入孩子的思维方式里 如此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思想自由呢 这样的信仰值得追问吗 ...

  • 破而后立

    以前觉得唱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这段时间跟着一位老师学习声乐,上了六节课都是在练习气息、发声、打嘟,觉得特别痛苦,...

  • 破,而后立

    仔细想想,从被渣浪耍了后,我玩了至少3个多月了,慢慢地变成了自己最最讨厌的样子。忘记了那时一天能写出一整套模块的我...

  • 破而后立

    在工作的这些年头里,由于多数时间在出差,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向往那种井井有条的生活,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儿,其余时间作为...

  • 破而后立

    在搜狗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破而后立的:破而后立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打破原有的规则才能创建新的法则。之前尽管看了解...

  • 【破而后立】

    习惯创新的人都知道破旧是件极之痛苦的事情 原有的东西本来好端端的为了尝新必须高破坏这就是人为创新不一定有必要也许无...

  • 破而后立

    从前有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他在制作雕塑的过程中,经常砸烂一些自己曾经的作品。 旁人看到直呼可惜,不理解,问其原因。 ...

  • 破而后立

    我很喜欢一个词叫“不破不立”。 有些东西必须放弃,才能迎来新生,不管是消耗你的人还是让你焦虑的事,或者是让你变得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想国》读后散感:破而后立,才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cut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