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长?在不同阶段,我都会得到不同答案。青少年时期,我听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答案是:成长就是学会感动。当一个人学会感动,就会把他人对于自己的关爱和帮助牢记于心,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会一点点学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我们就不会一味地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看似是一句心灵鸡汤,实际上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我当时对于成长的理解。
再到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成长不仅仅是学会感动,还要学会自我反思,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还要反思自己的思想,而后者往往更加重要一些。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总是受到思想或者情绪的支配,影响我们做出某些行为的原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相关事件的看法或者感受,当我们觉得愤愤不平时,便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当我们感到愉悦时,便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因此,当个人学会自我反思,尤其是是学会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那么他就可以尽可能避免掉入同一个坑两次。
紧接着在最近,我在得到上听到另外一种关于成长的说法,这个说法来自于吴军老师,他表示“成长就是杀死心中的孙悟空”。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孙悟空很厉害,拥有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上可大闹天宫,下可入地府如无人之地。因此,孙悟空一度成为众多男孩心中向往的目标,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形象会逐渐淡去,男孩会发现自己其实没办法像孙悟空那样无所不能,实际上孙悟空也并非无所不能,取经路上,他无法一路横扫,甚至于被不少妖怪打败,时不时就需要求助于某位天神,这和生活中的多数人很像,不能随心所欲,需要受到各种规则或者人员约束,没办法无所不能,于是乎,男孩们不再如孩童时期那般崇拜孙悟空,更不再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他。女孩们同样如此,他们对于异性伴侣会有一些全新认识,比起孙悟空,他们觉得猪八戒会更好些,至少他懂得疼老婆。逐渐地,孙悟空的形象一点点在人群中淡去,直到被彻底遗忘。
初次意识到这一点,让我很震惊,震惊于自己的切实际,杀死孙悟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一点点磨灭内心的幻想,从此以后,我们不能沉迷于童年幻梦,而是一点点让自己活在现实,活在当下,这究竟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呢?
题图摄影:Photo by David Monje on Unsplash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