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作者: 梅香书宛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4:55 被阅读102次

元朝不学好,拒绝汉化,还瞧不起汉人,再加上他们内部的政治斗争不断,不到一百年,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老百姓纷纷起义抗元。

在中国古代,农民起义是有套路的。鱼肚子里扯出一块布,井里面挖出一块砖,土里面刨出一木板,上面无非都写着点啥,以暗示新天子将要诞生。当然如果能以宗教的名义忽悠一下老百姓,那起义往往就更加容易一些,毕竟日了过不下去了,绝望的老百姓也只能指望信仰了。

这不白莲教教主韩山童起义了,起义之前,老百姓就听说了“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风言风语,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暗语呢?原来此时,中国的明教已经成功的融合了佛道两派及白莲教的成分,且影响力比白莲教还大。果然起义后不久,韩山童就自称明王。这支队伍起义的时候头上都包着红头巾,因此人们称呼他们为“红巾军”。

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开,各地纷纷响应,红巾军的队伍遍地开花,安徽凤阳的郭子兴便是其中一支。郭子兴起义后,队伍越来越壮大,队伍中还出现了一个叫朱重八的小伙子,特别能打仗,深得郭子兴的信任和赏识,郭子兴还把养女马姑娘许配给了他,这个朱重八就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显然朱元璋的名字是后来改的,就像刘邦的名字也是后来改的一样。那为什么改成朱元璋呢?璋是一种玉器,在中国古代生了儿子叫“弄璋之喜”,生了女儿叫“弄瓦之喜”,朱元璋谐音“诛元璋”,就是诛杀元朝的一种利器,这表明了他的志向,也是一种号召力。

朱元璋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他父亲也给地主家干活,挣点口粮勉强活命。可是这一年突然闹了灾荒,政府发的救济粮又叫官吏层层苛扣,根本就到不了老百姓手上,朱元璋的父母还有其他兄弟姐妹都饿死了。

朱元璋为了活命,就去当地的皇觉寺出家,成了一名小和尚。因为当时的寺庙是有僧田的,他们自己有收入。朱元璋出家完全是为了找口吃的,不是为了信仰,也不是看破红尘,他还不知道红尘在哪呢。然而灾荒之年,寺庙里也没有了收入,和尚们照样饿肚子。

为了找口吃的,朱元璋再次出发,去化缘,其实就是讨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凤阳那边讨饭都是很有名的,他们一边跳着凤阳花鼓一边讨饭。

朱元璋恐怕不会凤阳花鼓,但他讨饭很坚持,一讨就是三年,这三年他一边讨饭,一边熟悉当地的山川地貌,还一边结交同好,这为他后来带兵打仗打下了基础。

朱元璋后来回到皇觉寺,他一开始也没有参加红巾军的打算,毕竟有杀头的危险,可是他结交的同好当中就有参加红巾军的,当时元朝政府查得严,已经盯上了朱元璋,反正也脱不了干系,干脆反了算了,就这样朱元璋来到了郭子兴的队伍里,他们的最高领袖是明王韩山童,韩山童死后儿子韩林儿继承,号称小明王。

朱元璋为了响应小明王的号召,也成了一员明教徒。明教大家是熟悉的,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中,张无忌就是明教教主,而朱元璋则是张无忌的属下,貌似朱元璋的皇位还是张无忌让给他的呢,呵呵,金庸也真敢写。

朱元璋打仗时,很会动脑子,总是打胜仗,在队伍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心胸狭隘的郭子兴有点不乐意,找了个借口将朱元璋关进了大牢,并下令不许给他吃的,还好马姑娘不离不弃,坚持每天偷偷地给朱元璋送饭,朱元璋这才逃过一劫。马姑娘应该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第一个给了朱元璋巨大温暖的人。

后来郭子兴死了,朱元璋就成了这支队伍的领导者。朱元璋一边打仗,一边广招天下贤才,渐渐地他拥有了像徐达、常遇春这样的武将,也拥有了像汤和、刘伯温!李善长这样的知识分子。

文臣武将都到齐了,这个团队就厉害了。而且朱元璋自己也很努力,不断学习,也愿意听取大家正确的意见。有人建议他应该占据南京,便把南京作为革命根据地,再图天下大业。朱元璋觉得这主意不错,他便派人打下南京,并且改名叫应天府,把它作为革命大本营。

有人建议他“高筑墙、广纳粮、缓称王”,意思就是首先要把南京的城墙建得牢牢的,尽可能地多积攒粮食,这样即使别人打来了也不用害怕。其次不要急着称王,因为树大招风,一称王别人就觉得你是个威胁,就要来打你。曹操当年也说过,不要“慕虚名而处实祸”的话,曹操一辈子都没称帝,而称王称帝的袁术早就被人干掉了,朱元璋明白这些道理,一一答应。

当朱元璋稳稳地占据南京,此时他面临的三大敌人分别是:北方的元朝政府,西边的陈友谅,东边的张士诚。大家一致认为北方的元朝政府已经腐败得不堪一击,并不是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威胁应该是陈友谅和张士诚,因此应该先干掉陈友谅和张士诚,统一南方,再北伐干掉蒙古人,统一全国,建立华夏政权。

基本方针政策确定了,然而,是先打陈友谅呢还是先打张士诚呢?朱元璋和大家意见不一致了,大家普遍认为陈友谅势力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张士诚力量小,先易后难嘛,所以应该先打张士诚,再打陈友谅。当然这样想无可厚非,但朱元璋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他对大家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关键还得看人,陈友谅“志骄”,而张士诚“器小”;志骄的人好事,而器小的人无远见。如果我们先打陈友谅,张士诚是会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但如果我们先打张士诚,陈友谅肯定要来捣乱。到时候我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可就危险了。

果然朱元璋打陈友谅时,张士诚呆呆地看着,一动也不动。等到朱元璋收拾完陈友谅之后,他感到害怕了,但已经迟了,随后朱元璋毫不费力地就干掉了张士诚。

就这样朱元璋统一了南方,准备北伐。朱元璋的这次北伐意义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到目前为止,统一天下的战争都是自北向南打的,惟独朱元璋的统一战争是自南向北打的,他代表着汉人再次强大了起来。

正如之前大家所料,元朝的军队不禁打,很快被赶出中原,跑回蒙古草原去了。朱元璋收复了北方,燕云十六州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就一直被控制在北方少数民族手里,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都想收回来,但都没能如愿,朱元璋却做到了,让燕云十六州重新回到汉文化的体系之中,就这一点而言,朱元璋是立了大功的。

朱元璋终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明朝(他出身明教)政权,定都南京,年号为洪武。蒙古人跑回了草原,但军队仍在,政府机构仍在,历史上称为“北元”,这对于明朝来说,终究是个威胁。朱元璋吸取了宋朝的教训,坚决不和蒙古人讲和,一个字,“打”,即使你不打过来,我也要打过去。明朝大将蓝玉在朱元璋的授权下,带着精锐部队出发了,深入大漠戈壁,寻找北元政府及主力部队。终于在捕鱼儿海这个地方,蓝玉找到了他们,并一举将他们歼灭。捕鱼儿海一战,彻底摧毁了北元政权,也让蓝玉一战成名。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恐怕做梦都没想到,他的子孙后代也有这么怂的时候。

明朝政权建立了,但政府内部斗争也开始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相互斗了起来。后来李善长、刘伯温年纪大了,也为了保全性命,纷纷告老还乡,但他们都推荐了自己这一派的代言人,两派斗争继续。

李善长推荐的代言人叫胡惟庸,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李善长的老乡。胡惟庸这个人能力强,会做事,也有野心,淮西集团在他的带领下最终打败了浙东集团,他本人也当了宰相。胡惟庸当宰相的时候肆意妄为,有时候,有些事情他根本就不报告朱元璋,私下里自作主张地就处理了。胡惟庸也知道这样做迟早会出事,他也怕朱元璋找他算账,因此便极力拉帮结派,就连退休在家的李善长都被他拉了出来。他是这么想的,反正法不责众,到时候朱元璋总不能把大家伙儿都杀了吧?

没想到朱元璋还真把大家都杀了,在胡惟庸一案中,胡惟庸被杀,李善长被杀,前前后后扯出来一万多人全部杀光。不仅如此,大将军蓝玉一战成名后,骄纵不法,朱元璋把蓝玉也杀了,而且在蓝玉一案中扯出来的人更多,差不多近两万人全杀光。

至此,明朝初年的功臣宿将都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朱元璋杀功臣,是替儿孙们保驾护航。太子朱标心善,他曾劝朱元璋不要乱杀无辜。朱元璋扔给他一根带刺的荆条,朱标不敢捡,朱元璋把荆条上的刺都拔掉了,然而递给朱标,说:“我把刺都去掉了,你就敢捡了。”

朱元璋杀人如麻,其实他杀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朱元璋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今后犯赃者,不分轻重皆诛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多么痛恨那些贪官污吏啊!因为他的父母亲人就是因贪官污吏们苛扣救济粮,而活活被饿死的。

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阶级感情,人们总是本能地理解、同情和支持与自己出身相同的阶级。宋太祖赵匡胤出身贵族,北宋建国时,赵匡胤没有分给农民土地,也不反对大地主阶级吞并土地,但他明确提出了不杀士大夫,实际上他保护的是贵族阶级。朱元璋则不同,他出身贫农,知道农民有多苦,因此明朝建国时,朱元璋给农民分土地,鼓励农民垦荒,支持农业生产,反对大地主阶级吞并土地,实际上他保护的是农民阶级,但对贵族阶级却赶尽杀绝。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发誓不立宰相,所以明朝后来是没有宰相的。宰相没了,就没人替皇帝干活了,怎么办呢?朱元璋自己一个人干,他一边杀人不眨眼,一边又不眨眼地批阅各种文件,一天到晚忙得头都抬不起来,朱元璋其实也是很辛苦的。

朱元璋废相又杀将,蓝玉等一大批将领被杀,那么边送谁来守呢?要知道北方蒙古族依旧威胁着明朝,虽然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咱们有了万里长城,但长城是死的,人才是活,边送还是要人去守呀。为此,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给儿子们封王,并且分封到边关,这个儿子守这一块儿,那个儿子守那一块儿,比如说四儿子朱棣就守北京这一块儿。这下问题解决了,朱元璋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从此他的儿孙们都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了。

朱元璋一辈子辛苦,其实他就是个封建大家长,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那么他的儿孙们真的从此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了吗?

相关文章

  • 军事天才历史守城第一人——朱文正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不陌生,朱文正是明太祖的亲侄子,朱元璋长兄朱兴隆的儿子,朱元璋起兵时,朱兴隆早已死亡,朱兴隆...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 - 1398),或称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汉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国瑞、朱重八。...

  • 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不学好,拒绝汉化,还瞧不起汉人,再加上他们内部的政治斗争不断,不到一百年,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老百姓纷纷起...

  • 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明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这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完成的。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便开始集权。在...

  • 明太祖朱元璋的风水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的风水故事 初天麟/整理 明太祖朱元璋,原籍苏州,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世居苏州,业家为活,家里非常贫...

  • 明太祖朱元璋传闻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摘自朱元璋名言 明太祖朱元璋,幼名朱重八,是继汉高祖刘帮后的第二个平民皇帝。 据史...

  • 明清‖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

  • 明清||明太祖朱元璋

    元致和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县太平乡的一个庶民家庭,初名重八,后改名兴宗。参加红巾军起义后,改名...

  • 你所不知道的朱元璋

    你所不知道的朱元璋 —— 读《明朝那些事儿之朱元璋篇》 一般人提起朱元璋就会说,哦,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个...

  • 朱棣战胜侄子建文帝后,继续削藩,却提拔另一个侄子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将儿子们分封到各地为王,目的是用自家人巩固大明江山。 但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太祖朱元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a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