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节录
节录一
[课前板书:慈母情深(“深”字下面用着重号)]
师:大家一定发现了,老师在这个“深”字下面加了一个大大的着重号,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字要读得重一点。
生:慈母对我们的深爱要读出来。
生:这个字在课文中很有用处。
师:带着这种感觉,我们来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对慈母情深中的“深”字你们就没有问题想问吗?
生:这个“深”字为什么要突出?
生: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
师: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它究竟深在哪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做道练习题。根据你在预习时留下的记忆,在括号里填上在课文中曾经出现过的生字、新词。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生完成填空)
节录二
师: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少,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按理说,“我”应该感到——
生:高兴。
师:但是此刻的“我”,没有丝毫的高兴、没有丝毫的欢喜、没有的快乐。此刻的“我,却只有用“泪水擦洗”这四个字儿
(生反复读“鼻子一酸”)
师:孩子们,作者为什么鼻子一酸?
师:刚才王老师在巡视的时候,注意到有一个同学的发现与众不同,相当特别,我们来听一听
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从中我体会到了母亲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生:我感受到母亲很辛苦。震耳欲聋的声音中,母亲还是埋头苦干。
师:看来这句话的的确没有白写 。震耳欲聋 是什么意思 ?
生:形容声音很大。
师:声音很大,大到什么程度?
生:大到耳朵隐隐欲痛,快把耳朵震聋了。
师:当“震耳欲聋”的声音向你迎面扑来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我觉得很烦,想快点捂上耳朵
生:我想马上离开这里。
师:马上、现在、立刻离开这个地方。但母亲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师:孩子们,这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停止过吗?
生:(齐)没有。
师:依据何在?浏览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这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一刻都没停止过?
(生读、划、悟)
生:我从“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这一句中看出来的。
师:孩子,“我”为什么要大声地说?因为
生:七八十…震耳欲聋。
师:是啊!“大声说”这三个字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噪声没有停止过。这样的地方比比皆是。
生:母亲大声问。
生:母亲对我喊。
生:大声对那女人说,接着又对我喊。
师:孩子们,这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母亲在什么环境下工作?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师:从“我”进入工厂,到“我”离开工厂,这震耳欲聋的噪声一刻都没有停止过。然而,这只是今天,这只是这一段时间。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师:明年、后年,甚至再下一年,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读(生读)
师:当“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时,“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的心里十分不好受。
生:非常地难过。
生:非常地心痛。
师:是的,这所有的滋味绞在一起,“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
生:一酸。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一句话能少吗?(不能)这一次又一次大声地说,能少吗?(不能)这就叫语文意识。(板书:语文意识)
节录三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哪些地方、哪些句子令“我”鼻子一酸?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出示调整后的文字)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你看过电影吗?记得电影中的慢镜头吗?前面哪种表述带给你慢镜头的感觉,是前面一种,还是调整后的?
生:前面那种。
师:慢镜头就是希望你将每个细节看得特别生动,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一起看,闭上眼睛。“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背?
生:我看到了一个弯曲的背,慢慢地直起来了。
生:十分瘦弱的背,慢慢地直起来了。
师:你能看到母亲背上的肩胛骨吗?那是一个瘦骨嶙峋的背。孩子们,这是母亲的背吗?(是)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的背可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
生: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的背是结实而健壮的
生:是坚强的背。
生:是高大的背。
师:然而,“我”现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背。闭上眼睛继续看。
师:转过身来,“我”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
生:看到了一张憔悴的脸
生:一张焦黄的脸。
生: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师:这是“我”母亲的脸吗?(是)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拥有一张怎样的脸?
生:一张红润的脸。
师:这是“我”母亲的脸吗?(是)闭着眼睛继续看。
师:(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的母亲…”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看到了一双疲惫的眼睛。
生: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
师:这是“我”母亲的眼睛吗?不是啊!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拥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拥有一双十分美丽、十分精神、十分大的眼睛。
师:这是“我”母亲的眼睛吗?(不是)
师:作为儿子,母亲啊母亲,“我”的母亲,你那坚挺的背到哪里去了?你那红润的脸到哪里去了?你那明亮清澈的眼睛到哪里去了?
生:被工作淹没了。
生:被岁月消磨了。
师:是啊,消磨了,吞没了。“我”的母亲是怎样挣钱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挣钱的。
师:闭上眼睛,再慢慢地、仔细地、真真切切地看一看我们的母亲读(生情绪饱满地读)
师:看到母亲瘦成这样,憔悴成这样,“我”的鼻子能不为之一酸吗?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样的句子能少吗?(不能)这三个字能改吗?(不能)这就叫——
生:语文意识。
师:除了刚才两处,还有什么地方让“我”鼻子一酸?
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这里“我”体会到母亲工作十分辛苦。“我”还忍心向母亲要一元五角钱,觉得自己很不孝顺。
师:如果说,刚才那一句是电视里一个典型的慢镜头,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句带给我们的感觉是——
生:快镜头。
师:谁来读一读快镜头的感觉?
(生读)
师:是的,这才是快镜头,一起读,读出这种快的感觉。
(生齐读)
师:请问其中哪个词带给你快镜头的感觉?
生:“立刻”带给我快镜头的感觉。
师:是啊,母亲能停吗?(不能)能歇吗?(不能)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母亲啊,你已经是这么憔悴了,你就不能喘一口气吗?(不能)为什么?
生:因为要继续挣钱。
师:母亲啊,你已经是那么疲惫了,你就不能伸一个懒腰吗?
生:不能啊!“我”绝不能少做一会儿啊!“我”必须多挣一分钱!
师:母亲啊!你是这样的瘦弱,是那样的瘦骨嶙峋,你就不能稍稍歇一歇,照顾一下自己吗?
生:不行啊!因为“我”得养活一家人呀!
师:母亲是怎么挣钱的?孩子们,母亲就是这样挣钱的呀!作为儿子,当他第一次发现母亲干活是如此的劳累,如此的疲惫,又如此的拼命,他的心能不为之一酸吗?
师:所以,孩子们啊,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个句子能少吗?(不能)这四个立刻能改吗?(不能)这就叫——
生:语文意识。
师:她是如此的憔悴,如此的瘦弱,又如此的疲惫不堪。然而,当她的儿子向她要钱买书的时候,母亲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孩子们,假如我们把母亲给钱看作一个特写镜头的话,那么,你会把目光牢牢停留在哪个细节上?
生:塞。
师:把“塞”字圈出来。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母亲塞钱是怎样的塞。
(生边读边体会)
师:孩子,你一定有感觉,一定有体会。这是怎样的塞?
生:用力地塞。
师:没错,还是怎样的塞?
生:使劲儿地塞。
师:还是怎样的塞?
生:迅速地塞。
师:不要小看“迅速”这两个字,“迅速地塞”说明母亲在给钱的一刹那犹豫过吗?
生:没有。
师:这是毫不犹豫地塞。把这个字眼放进去,读——
生:母亲却已将钱毫不犹豫地塞在我手心里。
师:还是怎样的塞?
生:坚定地塞。
师:没错,就是坚定地塞,你坚定地站起来坚定地拿着话筒,坚定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哪里是钱,是什么?
生:是深厚的爱。
生:是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爱。
生:是母亲好几天辛苦的心血。
师:是的,是爱,是质朴的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纯真的爱。这一切的一切汇成了四个字,读
生:慈母情深。(读两遍)
师:慈母的情,深在那震耳欲聋的噪声里;慈母的情,深在那疲惫不堪的眼神里;慈母的情,更深在这坚定地、毫不犹豫地一塞里。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的读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