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前段时间关于年味儿的征文被我的拖延症给耽误了。
既然不参加征文,那就随便写一写,聊以自慰吧。
说实在的,小时候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都忘光了。再说当时年纪小,也未必有多少记忆。
我只能使劲地找一找,想一想。
那时人穷,像冬至,腊八节都很少有人吃饺子,喝腊八粥的。
印象最深的是腊月23,24打扫卫生。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即使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在临近年关时,都会用一根长长的竹竿绑上扫把清理房梁和墙角。
也会蒸馒头,糖馍,包子,团肉圆子。
炒花生,做米花糖,炸焦叶子,买一包糖果。
孩子们最盼望着过大年,可以吃平时吃不着的好东西,还能穿上一件新做的花衣裳。
大老爷们悠闲地聚在一起打麻将,大姑娘小媳妇们磕着瓜子拉着家常。亲戚们开始走动串门增进感情。
小时候的生活是苦的,小时的年味儿却是甜的,虽然记忆模糊了,但那个年味儿却恒久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