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人性泯灭于黑暗之中

作者: Grumpy叶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6:39 被阅读226次
    别让人性泯灭于黑暗之中

    之前看过《解忧杂货店》,那是一本可以带给人温暖和力量的书,也是我阅读的东野圭吾所写的第一本书。但是我这次想谈论的并不是这部作品,而是他的代表作《白夜行》。其实,之前有很多人写过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我这稚嫩的文笔真的有点班门弄斧了,但这本书确实为我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所以我还是想写下来,只愿将来回看,仍能想起此时此刻的心境。

    我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而且基本都是熬夜看的,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书好像有魔力一样一直吸引着我,我不继续看下去,永远都无法知道结局是什么。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隐形旁观者,沿着各式各样的人物的生命历程不断切换场景。看完整本书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爽!但是这本书的魔力还不止于此,当我第二次仔细阅读时,不仅把书本的细节弄明白了,而且还与当时的写作背景结合起来,突然间我发现了很多很有趣的地方,在此,我愿意分享一下。

    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在探讨人性,的确,东野圭吾把每一个人物的特性都刻画的非常生动,但是我想先说一下这些人性产生的背景。这部作品的创作于日本经济泡沫时期(1986-1991),而导火索就是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账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这就导致通货澎涨。而且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领域进行融资,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这两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一个全国投机市场,同时也形成了搜刮社会公众资产的最佳方法。

    举个例子,在经过10-20年勤勤恳恳工作之后,大部分日本人民都会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把钱存放在银行里吃利息,但当时日本本国流通的货币不断增加,导致日本货币贬值,而且政府倾向性支持不动产(房产、地产等)融资,因此利率降低,通货膨胀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把钱存在银行里只会让资产的实际价值越来越低,为了自己的资产不贬值,人们纷纷把钱投资到房地产、股市当中,即使向银行贷款也要参与到这波浪潮当中,所以当时存钱的人越来越少,而贷款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当投机上升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人民的投资梦就会被狠狠地打醒,就像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日本银行也采取金融紧缩的政策,通货紧缩开始产生,这就代表他们投资的资产价值开始往下跌的同时每个月还的利息在增长,人们负债越来越重,为了还债只能低价出售资产,而且还不一定卖得出去,导致企业破产,人民失业,社会进入萧条时期。那么庞大的资产就凭空消失了?不是的,在它们不断降价的时候,有一部人在以很低的成本购买到很多优质的资产,这是只能在金融危机中才会产生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剪羊毛”(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一开始你的生活是处在小康阶段,不用愁吃愁穿,偶尔小资一下,但是就因为一场金融危机把自己生活打回解放前,而且还要没日没夜的还钱,那不叫生活,那应该是在地狱中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何来人性?人们所具备的只有本能——求生,而在大萧条漫长复苏的时日里,社会弥漫的只有金钱,只有趋利的心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里面描述的各种各样的人性特点,特别是不敢直视的人性的产生不就有了合理的理由了吗?下面值得我挑了几个来分析一下。

    桐原洋介:有人说他是一个玩弄幼童的变态,但是我觉得他很清楚自己的需要——高高在上的征服感。他在泡沫爆发之前,他的资产肯定不只是这么一间典当铺,经常出入风月场所也使他习惯了被人侍候,而他最后迎娶了一位风尘女子,也能看出他享受被人奉承。但是自从经济萧条后,他的生活产生了很大落差,导致他内心的征服感无法得到满足,进而选择了新目标——幼童,一个纯白如天使而且无任何反抗能力的小孩子足以满足他畸形的心魔,所以即使花上100万也在所不惜。由撒旦一步步诱导出来的变态在当时产生也不无道理,小生意老板寺崎忠夫和其他侵害过雪穗的人也是如此。

    西本文代:雪穗的亲生母亲,古曰“虎毒不食子”,看小说对她的描述,她是懦弱的,胆小的,被动的,可以想象她之前必定对于父母、丈夫有着极大的依赖,但当所有依靠消失之时,她只能随波逐流,可以说,西本文代是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她不知所措,没有头脑,只能依靠本能去求生,所以她最后出卖了自己的女儿。卖女那天晚上,她从超市出来后一直在公园的秋千上坐着,有人说她是在后悔或者在犹豫,但真的是这样吗?在她做出这些种种的之后她还会后悔吗?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她也许会想“是否卖得太便宜了或者继续做这生意比一下子卖出去更好吧!”而桐原弥生子(亮司的母亲)就是雪穗母亲的反面,功利,知道运用自己的资本(美色),最后可以攀上桐原洋介(跳出火坑)也是凭自己本事吧。正是由于她一直都靠自己的力量而活,所以在什么环境都可以生存下去,最后她也是仅有的几个活得还不错的人之一。

    花冈夕子和西口奈江美是银行同事关系,两个四三十岁的的女人,工作在当时那个年代算比较好的,但两个人也都是寂寞的。无论是花冈夕子不断寻求年轻处男还是西口奈江美一次又一次地被男人的欺骗,原因都在于她们心中的孤独寂寞,正如我上一篇书评所讲到“孤独并不会使人难过,使人难过的是对孤独的恐惧“。是的,她们害怕孤独,害怕年老,更害怕失去被爱的价值,所以谎报年龄,选择用畸形的方式去得到别人所谓的”爱”,在我看来那只是利益的互换罢了,她们的“爱”是通过金钱甚至生命的交换得来的,这也是趋利社会风气的产物,真实可悲可叹啊!

    最后说一下主角雪穗和亮司,他们出生的时候也是如一张白纸,一尘不染,如此纯洁,但是为什么最后会生出那么多恶念?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他们成长的小环境、大环境都只教会他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生养他们的父母,一个个都只当他们是泄欲的工具,赚钱的工具,更好的生活的跳板,大部分人都只有一个目标——钱,那么他们产生一样的思想那才是最正常的。雪穗说过一段话“我的天空里没有阳光,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而那点发亮的东西我认为是钱,是地位。正如她所说她不懂得如何去爱人,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亮司对于她而言应该是就是陪伴她在黑暗中生活的唯一伙伴。亮司对雪穗必然是有感情的,在目睹了自己父亲对他想珍惜的女孩所做的事情之后,他难以接受,甚至为此去赎罪,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守护(扫除一切阻碍她的人),这已经是他生存的唯一意义,他们俩的确像老警察所说,更像是一种共生关系。

    当然,整部小说里正面人物也是不少的,例如雪穗养母唐泽礼子,警官笹垣润三,雪穗前夫高宫诚,“好朋友”川岛江利子,雪穗真正喜欢的男人筱冢一成等等,他们是花艺老师,正义的警官,地主的儿子,大企业的后代,单纯的少女,人性也是可以如此阳光而正义的。一样的国家,一样的时代,但人与人之间却截然不同。正如圣经所说“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而滋养他们的土壤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他们有爱自己的父母,有自己喜欢并且去坚持的事情。

    有人说经济泡沫从形成到爆破都是撒旦的诱导,但其实我们身上都是有罪的,那就是欲望,当我们因为欲望而产生不理智的选择的时候,撒旦才会出来,乘虚而入地诱导你去走那不理智的道路,例如那些金融领域的庄家、操盘者,在尝到通胀的甜头后会不断加码,但是当产生经济危机时,他们难道没有想到最底层的老百姓吗?他们从未想过,因为撒旦说人人为自己是没错的,你赚到了是因为你够聪明,所以他们没有感到愧疚,反而是为大赚一笔而开心;市场存在投机性的时候,为什么看见别人投资,自己宁愿贷款也要去尝试一把?因为撒旦说人人都去这样做了,自己不做就错了;泡沫不断增长,但是自己为什么不提前出来呢?因为撒旦说后面还会赚更多,不用担心,现在出来是愚蠢的;那些寻找幼童发泄的人,出售自己孩子的人一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肯定是有挣扎过的吧,但撒旦说去吧,那是可以让你得到满足的唯一途径;撒旦说金钱可以代表一切,可以买到快乐、荣誉、尊重,掌控自己生活……但最终他们却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一旦打开欲望之门,他们就上瘾了,就像那些吸毒者,永远无法分辨道满足和快乐究竟是什么,他们一生用尽所有方法只为了得到更多金钱、地位,因为一旦停止,他们的毒瘾——孤独、不安、自卑就会浮现出来,如此循环,直到他们生命的结束。

    也许对于他们而言,死亡就是一个解脱,正如亮司最后选择用死亡来阻止警察对雪穗的调查,同时也了结了他过街老鼠般的生活。

    滋养人性,就像照顾一朵娇嫩的花,需要浇水,挡风,给予阳光和养分,一切都要适度适时,不然花朵就不会长得好看,甚至枯萎。但如果我们悉心照料它,也可以结出正义、善良、快乐、自信的果实,即使遇到诱惑也能冷静分析,遇到困难可以自信解决,遇到孤独可以自得其乐,遇到委屈可以懂得宽恕……

    最后有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小说中有三处性侵事件:藤村都子,川岛江利子,筱冢美佳,我认为都是亮司所为,根本目的是为雪穗扫除障碍——堵住雪穗的谣言,让江利子的光芒消失,美佳接受美穗这个后妈。但是为什么前两位都是恐吓,没有真的去侵害,而最后针对美佳,却是真正地去侵害了?是基于什么原因而这样做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320b9a31609:其实是蛮支持人性本恶之说,因为意识到并能够接纳自己本性是恶的,才会更好嘀向善,行善。但再层次嘀来说,世上本无善恶,天使与魔鬼都是共源体,来自于心,善恶好坏等等都源于心的幻化。心没把握住,就容易被善恶等等念头所带跑,迷恋以致沉迷~
      • 一抹偏执:让我重新翻开了《白夜行》:joy:
        好久了 都忘了
        Grumpy叶:@一抹偏执 好书值得多次看,细细品味,每次都有不一样的领悟,你看完也许就能解答我的疑问了:yum:
      • 她去了英国:这么深刻的文章应该发群里,让大家一同学习下。我是太长时间没看了,内容都忘了,还真没法回答文末的问题😂
        Grumpy叶:@她去了英国 你不帮我号召了吗:+1::smile:

      本文标题:别让人性泯灭于黑暗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hi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