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在《细讲第子规》第一讲有反问外国人是否掌握了教育的核心。这让我反思,身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人,我们是否掌握了教育的核心?
教育不是钱多有用,也不是说多了有用,更不是理论的书很多就有用。而在于我们是否领会了老祖宗智慧的精髓。
《说文解字》里,什么叫教?“上所施,下所效”,叫教;育,“养子使作善也”。两行字,就把教育的核心点了出来。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教对东西。但我们教对东西了?孩子生日时第一想到的是蛋糕,是他们的错吗?不是!是我们没有教对呀。
“使作善也”,我们没有教他善的行为,而“百善孝为先”。每次我生日都是母亲主动打电话问候我,我都从来没有用心体会过她当年生我时的不容易。而且我对母亲没有耐心,动不动就跟她生气,让自己这一生总是处于矛盾与痛苦当中。连我自己都没有做到真正的孝道,我又怎么可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呢。
于是我等呀等,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昨天是我的生日,一大早起来,我给老妈发了一个红包,并且跟她说,我的生日就是妈的受难日,所以发红包给她,红包虽小但代表我对父母生我养我的感恩,还有我为自己曾经的不懂事做道歉,还汇报了自己学习的志愿,请求他们的支持与祝福。
几十年来,我从来没有跟老妈说过半句道歉与感恩的话,老太太当然很是激动。我的姐姐们及其他亲人也深受感动。因为我在家族群里也发了信息,因为当时我想既然自己立志要学好圣贤文化,就得让大家都知道,以便监督我、帮助我。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人生的重大突破,当我做完之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下午我正在书桌前看书,女儿端来了她做的下午茶——草莓布丁。因为家里没有蛋糕食材,所以她忙上忙下研发了一个新品种。布丁虽是凉的,但吃在心里暖暖的。

当这张饱含孩子心意的图片往朋友圈里一发的时候,很多朋友在问,让孩子孝顺自己的秘诀是什么。我就想,哪有什么秘诀?不过就是“上所施,下所效”所带来的效应罢了。
“养子使作善也”,愿望我们牢记,当孩子有颗善良的心,就会有善良的行为,自然会有很多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必定走向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