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一个有着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村落
地址:湖北省南漳县肖堰镇
奇石海-大峡谷这是一个孤悬漳河崖壁的山村,一个明清移民形成的古村,一个有着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村落——南漳县肖堰镇观音岩村。
奇石海-油菜花海观音岩村位于肖堰镇西北部,北与薛坪镇接壤,西与板桥镇交界,东与本镇青龙湾村、南与幸家坪村相邻,距肖堰镇约30公里。村内按王、赵、任、敖等姓氏的移民分别形成小聚落,由王家庄、赵家湾、柳树湾、任家山、敖家坑等较大自然村组成。
奇石海-嘎斯特地貌五大姓氏 聚族而居
观音岩史称观音崖,其村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清同治之前称任家堡,在民国时更名为观音岩。该村是一个由来自河南移民王家、赵家、都家、任家家族所组成的移民村落。
奇石海-途中我们在村中心所在的王家庄发现最早有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相远的墓碑,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靖夫妇墓碑。移民史专家张建民著《湖北通史·明清卷》记载:“明清时期是湖北人口急剧变动的时代,特别是人口流动方面,变动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四方流民、移民集聚的中心地区之一,湖北接受了大量的外省人口落居。”“邻近之陕西,山东、四川、湖南以及江西各得地理之便,构成鄂西北山区流民、移民的主要来源。”具体到观音岩,几大家族都称自己是从河南来的移民,甚至柳树湾的都姓后裔说村中有大柳树也是从家乡带来的树苗长成的。
奇石海-漳河“雍正、乾隆是各地流民、移民落居鄂西北山区的高峰时期,流民、移民的来源较明代更为广泛……襄(阳)各属州县锄山稞地者,接踵而至。”张建民又称,明清时期落居的外来流民、移民在人口总数中占主导地位,是鄂西北山区社会的一大特点。
奇石海-花纹奇石由此可见,观音岩村落形成史可追溯至清朝康熙或更早,后经200多年的不断开拓垦殖,人丁繁衍生息,村落规模越来越大。现村内人口仍然保持王、赵、任、都、敖五大姓为多数的局面,且每个自然村大姓家族相对稳定。
观音岩高峰寺和国公洞。
奇石海-国公洞观音岩高峰寺和国公洞。 宋兴忠 摄
由于荆山山区平地稀少,村落不能集中9大规模建设,因此观音岩村以王家庄为中心,周边散落赵家湾、柳树湾、任家山、敖家坑等大的自然村,皆位于山间谷地或山腰,背后依靠大山,门前为耕地;庙宇多建于山顶,山寨多位于地形高峻险要的断崖处。
奇石海-大峡谷因山区土地稀少,先民多依山坡建房,既节约土地也便于获得山林资源。东部有县道从贺家坡通往肖堰、薛坪等地。西南部有一条古道通往漳河,历史上有造纸厂,至今残存纸坊。
奇石海-鸡公山传统建筑 因地制宜
观音岩村委会所在地王家庄是村内的最大聚落,也是村中心。由王姓修建的三排住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有五栋天井院民居,行列式整齐排列,纵横两向皆有巷道连接,从南到北、由低到高依山就势、层层升高递进、井然有序。
奇石海-农户在王家庄,民居建筑较完好的是王立焕、王国珍老宅。王立焕老宅依山而建,是村内现存最早的民居,是王氏家族兴盛时建造。民居坐北朝南,负阴抱阳;四周山峦环抱,藏风聚气。民居位于村中北面较高位置,是二层的土木结构建筑,外墙为夯筑土墙,屋顶铺以青瓦,外观厚重沉稳、风格质朴,与山体和农田环境融为一体,仿佛从山中生长出来。民居开间三间,一进天井院,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轴线上布置有大门、堂屋,厢房分列于中轴线两旁,烘托陪衬厅堂。建筑外观封闭,但天井院内则成开放空间。进入民居内部,天井院别有洞天,如门枕石、门槛石上皆雕有祥云瑞兽或吉祥图案,寄托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奇石海-攀登漳河峡谷王立焕的故事在观音岩可谓无人不晓。传说王立焕身高八尺,会飞檐走壁,豪侠仗义,劫富济贫。当地人称他为草寇,官府称之为土匪,常派人捉拿他,但每次都因他武艺高强而无法将之归案。
奇石海-悬崖峭壁王国珍老宅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是一座二层天井院式的建筑。建筑为青瓦屋面,硬山形式,外观厚重沉稳,色彩朴实淡雅,民居开间三间,两进天井院,前小后大,是典型的中轴对称的天井院式布局。中轴线上布置有大门、厅屋和堂屋,厢房分列于中轴线两旁,烘托陪衬厅堂。东西厢房的硬山屋面与厅屋屋顶方向垂直,使得立面造型高低起伏,颇为活泼秀丽。正立面檐口下以砖砌仿木结构的斗拱作为装饰,檐下还绘有“暗八仙”的彩绘。
奇石海-嘎斯特地貌王国珍,清代晚期人,曾组织修建村内高峰寺(锅盖洞侧),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高峰寺碑记》记载:“邑士人王国珍,目睹神伤,倡首公议。邀同众姓各捐赀财,买办砖瓦,复修宫殿,重装金像,革故鼎新,功成告竣。”从中可以看到王国珍还是昔日乡村贤达。
奇石海-探访玉米庙与山寨 铭记村史
村党支部书记赵明永带领我们走遍全村,发现村内清代石刻、庙宇、山寨文物古迹资源甚是丰富,如此多的文物古迹集中偏远山乡实为罕见。
奇石海-1000余亩浩瀚奇石锅盖洞、观音寨、观音庙、童关庙、高峰寺、佛爷洞、洞水河造纸作坊,与村落形成史息息相关,也与村落百姓信仰相关。老百姓在生产力欠发达的农耕时代,希望通过宗教崇拜获得心理安慰。同时高峰寺、佛爷洞也在乱世做过山寨,是百姓的避难所。
奇石海-佛爷洞锅盖洞又名国公洞,西200米有高峰寺遗址。据民国版《南漳县志》记载:“锅盖洞以洞口形似锅盖得名,洞口有石墙,洞内可容千人。”锅盖洞位于漳河峡谷的崖壁之上,十分险要,进洞要四肢并用翻身而入。洞口砌有石墙,石门上嵌有木门框。坐东向西,洞高约30米,宽约10米,深约60米。洞口呈半圆形,洞内平整,石块垒砌成阶,密密匝匝。洞内原有一关帝庙,供奉神像的基座为四级阶梯状,其上仅存一尊方形石香炉。据记载,此香炉由都玉然等5户都姓人家共同出资捐建,时存“神像、庙宇、宝殿,神鼓二面”,原为“文革”中被毁的高峰寺。洞内存石刻十余通。其中嘉庆十七年(1812年)石刻,记述了百姓祈求生活幸福安宁的心愿。“各家人等启发处心,修建祖师老爷位前香炉一所,永远供奉,内保合家人口清泰,外保十方众姓平安。”另有一通嘉庆十五年(1810年)石碑,记述一王姓与敖氏婚后“因中年无子,诚心立许国公洞祖师位前,化一炉一所”,后前来还愿并“祈保子孙发达”。可见昔日人们对高峰寺十分虔诚。
奇石海-灵山仙寺锅盖洞寨庙合一,村民先建关帝庙、玄武庙,后改作山寨,具有宗教信仰和动荡时期防御和避难的功能。
奇石海-溶洞观音庙位于村北海拔961米的观音垭上,现存2通清代石刻,记述修庙始末和捐款善信芳名。此庙始建于清代早期,2007年重修,现香火兴旺。观音庙是各地常见寺庙之一,观音岩因此得名。
奇石海-800里漳河大峡谷童关庙位于王家庄西1公里的漳河边,与板桥的九龙观隔漳河相望,离王家庄的观音庙2公里。庙前为通往漳河的取水古道。始建年代不详。庙为石块砌筑,无屋顶。一间,开间5.5米,进深6.2米,两侧山墙残高2.5米,建筑面积34平方米。另西侧有一小间石屋,作用不详。肖堰镇文化站长都启荣说,因过去山区缺医少药,初生幼儿成活率低,为了求菩萨佑护孩子能顺利渡过童关,当地山民都、敖、王、陈氏家族捐资修庙,供奉观音等神,因此称为童关庙。
奇石海-游客攀登悬崖峭壁小庙虽然仅存遗址,但庙门所立道光十六年(1836年)《严禁匪类》碑1通,却是记载保护当地毛竹山林资源、禁止赌博,维护乡村风气的乡规民约类碑刻,具有研究价值。
奇石海-绿水青山乡规民约碑《严禁匪类》立于童关庙遗址,《严禁匪类》碑立于村西南三组的童关庙遗址,立石时间为1826年。碑通高95厘米、宽57厘米、厚13厘米,字迹清晰,保存良好。碑阳为禁止不良风气的村规民约,碑阴为倡议人姓名和捐款数。碑文中有“不法之徒在于该处招留外来流匪开场局赌,窃伐竹树,窃搬竹笋,窃捡木耳、柞杆,强赶耕牛,并强讨恶要,或藉隙闻害唆讼,或纵合妇女摘谷撩穗,许尔等立即扭送赴县”云云,说明古代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以及弘扬公序良俗的必要性。
岩溶地貌 峡谷奇观
奇石海-无人机航拍观音岩村不仅仅有处于“时光边缘”的传统建筑,还拥有峡谷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让人大开眼界。
奇石海-嘎斯特奇石漳河是南漳第二大河流,纵贯西南山区。发源于薛坪镇三景,流经板桥、巡检、肖堰、东巩诸镇。流经观音岩段的漳河上游两岸群山夹峙,为典型峡谷型河流。河流呈九曲回肠之势,河谷深切,高差极大,沿途收纳若干溪流。站在崖壁之上,俯瞰漳河左岸的悬崖峭壁,令人胆战心惊;远眺对岸荆山群峰,大山如同绿色的巨浪,绵绵不绝。如遇晴好天气,可看到号称“中武当”的板桥九龙观,顿时让人心旷神怡。
奇石海-云烟缭绕仿佛仙境看完大峡谷,又去“奇石海”。赵明永说,喀斯特地貌在观音岩村总面积超过1000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石林、溶沟、落水洞等丰富多彩的地质景观,极具景观开发利用价值。
奇石海-崖柏一个名叫高家岩的地方,有一片鲜为人知的“奇石海”。从远处看去,一个一个形如宝塔的巨石“栽”在山坡上形成一片片石头波浪,这一片片石头波浪连成了一个巨大的倾斜的“奇石海”,层层叠叠,浩瀚无边,恍若仙境。这些半人高的石头多数成浅灰色,少量的呈青灰色和紫红色。有的石头紧挨在一起,有的则独自挺立着;大部分石头像层层叠叠的宝塔,也有很多石头生得奇形怪状,像乌龟、木琴等各种物品和器具。有的石头和石头顶部相连,如同自生桥。石头之间有一道道深浅、宽窄不一的空间,长约丈余,窄仅容一人通行。“奇石海”从西往东倾斜分布,一步一景,像浩瀚的海面上掀起了一层层灰白色的浪花。
奇石海-蓝天白云媒体支持: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楚天快报、襄阳广播电视台、汉江网、襄阳市政府网 南漳发布
作者:艾子 李秀桦
编辑:小鹿
摄影/导游:阿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