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没有黑夜的,到处都是霓虹闪烁,甚至比白天更加绚烂,梦幻和耀眼。
越繁华的大都市越是亮如白昼,车水马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遥远的梦。深夜也不再只用来休息睡觉,什么都可以做,成了白天的延续。
桥上是各式各样的彩灯,不停变换颜色图案,沿街的楼房也是被各种彩灯围绕,从夜幕降临一直到第二天凌晨。
我常常在想,那些住在街边的人,是不是家里就可以不用开灯。睡觉的时候呢,一直有彩灯在窗外闪烁,怕是要备上厚厚的窗帘才行。
就像嘈杂声音是一种听觉污染一样,我觉得泛滥的光亮也是一种污染,视觉的污染。

老公说,什么都是一个习惯问题,长时间在城里习惯了亮光,全黑反而睡不着。
这话听起来确定有点道理。
让我想起来夏天的那次野营,我们几个好友一起在山谷里搭着帐篷,那里有很大一块空地,临近一条小溪。
睡前还是繁星点点,溪水边的草丛里萤火虫像一个个移动的小灯笼,我们睡在帐篷了听着水声,仰望着星空入眠。
半夜突然下起了雨,雨点先是一滴一滴有节奏的打在帐篷顶上,咚咚响。后来就如同敲了急鼓一般,噼噼啪啪,人惊醒,到处漆黑一片,习惯了睁眼就能看到光亮的我,拼命睁大眼睛,依然无济于事。
那一刻,眼睛一点功能没有,除了睁得大大来安慰自己。那一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什么叫黑的铺天盖地。
视觉让位给了听觉触觉和内心的感受,说实话,什么也看不见的那一瞬,心里有一种慌乱和恐惧。
慢慢的才适应下来,反正看不见,索性闭上眼睛细细体会。雨大一阵小一阵地下着 ,流水声一会儿被盖住,一会儿又凸显出来,更显得夜黑的深沉。
那样的的夜,也只在山里才有。回来后再也没有体验过那种黑,不知道下次是否还有机会去感受。

记得看过蒋勋老师写的他在池上住的文章,提到池上的稻米种植,还是延续传统做法。
路边是没有路灯的,就是让稻米和人一样,感受自然的变化,在白天光合作用,在夜晚好好休息。
光照的太多,会影响它营养物质的积累,打乱它的生长节奏,影响稻米的口感。
这又让我想到街边高大的梧桐,路灯就在它们的身旁,肆无忌惮的照射着,发出冷冷的光芒。
沿江大道那边,还在梧桐树粗大的树干上放了射灯,每天一到晚上都会发出绿色光。夏天看着倒是清凉,到了冬天会有一种莫名的冰凉。
我不知道那些树的感受,夜以继日,怕是也不好受吧。如果和人一样,可以自由移动,它们中的大多数怕是也会有逃跑的冲动了。
有光看来也并不是都是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