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又断了日更。
早上跑步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不畏严寒。在寒风中奔跑,凛冽的风刮在耳边,呼呼作响。
昨天的日更本来打算睡前写好的,手机又刚好没电,人一下子就睡着了。早上打开手机,有简书的提醒,很遗憾,日更失败。
自己的日更定位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就不会在迷茫。

(一)要每天更新
很多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念头,第二天再来补也来得及,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之所以如此,就是拖延和找借口的意识在做祟。真想来它和釜底抽薪。
似乎可以这样断定,很多时候,千万不能靠感觉做事,毕竟感觉十分的不靠谱。每天要写,而且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最近天气寒冷,晚上睡得早,即便如此,也要保证好每天的日更。拿出晨起跑步的精神来,不惧严寒,坚持日更。
之所以要每天更新,是因为要形成这样的习惯,每日一记,在记录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永远不要忘记,目标是坚持十年呢。
上次写《追逐》,是因为写的不好而产生的惰性,今天写坚持每日更新,是纯粹地自己想偷懒而导致的拖延。
在坚持的路上,自己总是不够有自觉,或许是少了一种仪式感吧。但是,时时要不忘记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坚持下去。
毕竟,也曾受朋友的鼓舞,说要坚持写下去,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同样的话,说了很多遍,希望自己可以做好。
(二)要坚持
不知道多少次断了日更,后面补上的,自我欺骗只要总数对得上,偶尔拖延也不要紧。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
学习上的困境和现在的日更问题何其的相似啊。班上曾有名同学告诉我,学习没有目标,不够定力。至今仍很感谢她。
现在的问题是如此的清晰和明朗了,还是目标性不上,坚持上动力不足,这就是所谓的不够定力。坚持写了500多篇日更,勋章只有日更20天,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好每天更新一篇,经常性断更。
我想,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可以让自己坚持到10年的理由:10年后去投稿。在这10年里,心无旁骛,坚持每天更新一篇,工作日写教学日记,周末写书评或读书打卡或其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坚持日更这件事情上,自己多么得像一个后进生,总是认识不够好,执行不够好,反反复复。
这一点,也是以前的学习习惯,没有使计划落地,导致成绩总是不够理想。认识到了这一点,要努力改正。与其说是坚持日更,倒不如说是坚持改变自己。
很多的事情,不写下来,受大脑无意识的驱使,根本意识不到,所以,这也是坚持日更的一个很好的理由。
耳边依稀想起高中老师的声音,“坚持执行计划,要雷打不动”。很长的时间里,自己终究可以完成好这样的一句话的。给自己信心,也要给自己压力。
(三)要有料
有时看到日更的阅读量不多,会减少写日更的兴致。有时看到自己的文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简书钻,也会有力量坚持下去。
怎么写,是自己下一步要思考的事情。毫无疑问,多看佳作是良方。最近在看教育类书籍,无暇顾及写作课的知识,书倒是买了不少,寒假里了紧锣密鼓抓紧时间“战斗”。
如何写出别人愿意看的文章来,主要还是要有料,有干货。现阶段自己要做的还是坚持,并在坚持中不断感知方向和技法。对于于刚开始写,又算是有了一些的长进的。要给自己信心,坚持去做好一件事情。
———————————————————
从众的哲学
早上吃早餐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从众的看法。
很多的时候,从众是好的。事情是这样的,两家紧挨着的肠粉店正常营业,一家有较多的人,应该是做得比较好吃,另一家则“门前冷落”。
为了节约时间,我选择了第二家,导致了后悔。不怎么好吃,当初就该等一等,因为值得。
———————————————————
量多不如质优
坐火车外出旅行的时候,方便面是必需品。留心了一下,销量最好的还是康师傅品牌的,即使别的竞争品牌有大面饼或者多一包料,仍然尘封在橱窗里。
食品的唯一竞争力是好吃,不然的话,再多的“实惠”,顾客也不会买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