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学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跋涉过程,不能速成,但真的如此么?其实我们中间一定会经历几次大幅度提升的快感,今天我和大家说说自己三次英语蹭蹭蹭提升的感觉,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拥有。
第一次:输入+输出
当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学霸,我“不专注,不坚持,偷懒,健忘,拖延”(大家会不会觉得也在形容自己呢),我先从内心接受了自己的缺点。这个心态的确立非常重要,因为先前会总是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很没用,而换个思路认可事实后,我反而卸下了心理包袱,既然我做不到别人那么刻苦,那就从简单的开始,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于是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最懒的学习方法:每天背10个句子+每周对话一次,每天公交车上下班路上半小时完成。
大家会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这难道就是你的学习方法?但是我懒啊,就每天10个句子完成拉倒,并且为了防止遗忘,我还大大调低了难度,以《走遍美国》为教材,从最简单的“你好”开始记录,一个生词没有,把自己当小学生来使唤。很多人可能会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自己好歹学了十几年了,不背个雅思托福词汇都对不起自个。不过,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一旦跟风追求难度,就再一次输在了起跑线上。
背了一周我开始进入动力十足的正循环,因为这10句并不难,一个月后感到脑子里开始有货,我开始模拟和别人交流时候说话,我可以开口了!于是我就有了动力继续积累,反正就二杆子精神搞定个500句,然后去和别人对话!
2个月后我带着500句和忐忑的心情参加了一次高逼格的英语角,刚开始十分钟我还挺拘谨的,挑选自己背过的句子开始说,在受到氛围感染后,胆子就大了很多,就放开可以自由发挥一些。更神奇的是,别人经常会说到和我背过的一模一样的句子,那什么连听力问题都解决了,并且实际交流过程中碰到不会的词印象会特别深刻。那三个月时间,我几乎每天脑子里都会冒出好多英语,交流也越来越通畅,真的每天都有蹭蹭蹭的进步感,很多时候句子不用经过脑子就自己溜出来了。
第二次:输入+输出
后来换了一份工作,英语也不是刚需,不过我觉得自己不能丢掉,这时候教材对我已经失去了吸引力,需要更换形式了。
我挺喜欢看电影的,《看电影》杂志我一期不落买了四五年,好多书籍和老师也推荐通过看电影学英语,于是我就买了一个杜子华的电影大讲堂系列,选了《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作为第一部电影启蒙,模仿主演茱莉亚罗伯茨的语气来说话,这点对提升发音作用非常大。后来又连续看了《绝望主妇》,《老友记》,甚至《越狱》、《实习医生格蕾》这种都做过笔记,不过我个人最爱还是《绝望主妇》。这也是我第一次系统用word文档做笔记,这份笔记我一共写了200多页,全是手工每天记录输入的,去年我自己设计出品了手册后就改为纸质了,到现在是8660个,大家可能看到这个数字可能会惊呆,并且还有很多人问我要笔记,然而要去也没有用。因为笔记内容并不重要,重要是自己输入积累的过程。
这时候我不专注的毛病又出来了,我无法专注地做完一个漫长的美剧笔记,总是被别的内容吸引怎么办?后来我想通了,其实我只是通过爱好来学习,所以保持爱好就是保持学习的动力,我只需保持输入的习惯即可,内容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和传统学校学习那样,一定要一套书看完。这个兼容并蓄的学习方法对我影响是决定性的,后来我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提升英语,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摄入内容,而不局限于正儿八经坐在书桌前学习。这样的状态下,我即使自我感觉吊儿郎当不认真,英语也一直在提升,这个方法就叫做碎片化学习。
输入是有了,输出怎么办呢?我搬家后距离原来的英语角非常远,干脆自己办一个吧!这就是滨江英语角——“家门口的英语角”。结果异常成功,不仅有Eric的神助攻,还有后来一帮子继任者义务组织。在我组织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英语再一次有了质的飞跃,因为我的输入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开始欣赏台词的美妙,学会了台词中的文字游戏,也学会了如何开玩笑,再加上每周一次的强行输出(既然办了活动,就不能辜负小伙伴们,必须持续下去),我再一次感受到英语蹭蹭蹭的提升感,原来我不仅可以欣赏英语,还能成为其传播者。
第三次:输出+输入
第三次转折点是换校区和换岗位。这回我比较自信,主动申请了外事岗位,新办公室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三名外教同事,同时会定期接待国外合作院校领导和老师的来访,我决定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日常交流自不必说,我开始非常仔细观察他们之间发音、用词有何区别,中英文思维有何差异,任何疑问甚至闹的笑话我都会询问、查证和记录,这半年时间感觉自己的英语不光是细节再次提升,说话和书写都是和中文一样非常自然的状态,很多文化、思维和视野方面都完全打开了。
可能大家会说,你环境那么好,提高是自然的。事实并非如此,处在好环境中人反而容易懒惰,这就是所谓的“老油条”,我仔细观察过有英语环境的很多小伙伴,第一次碰到的时候说的一口流利的破烂英语,过了几年依旧如此,当然他们只是娱乐休闲目的,但从英语提升角度,这种做法毫不提倡。同样我关系很要好的同事,虽然日常都是英文邮件,要和老外打交道,但是她都是将就着写,一碰到真正交流就必须求助我,多年过去依旧如此。我学员中也有很多来自外企,他们也证明了身处外企不刻意学习照样英语很渣。
而至于我自己,在经过半年的强烈刺激后,也沦为了其中一份子,我开始放弃了每日做笔记、提问、观察,我开始只说自己知道的内容,写最保险的句子,即使错了也不自知,因为目前水平够用,不会对工作造成障碍,就对自己不再有要求,这个过程其实并不舒服,会反复怀疑自己是否能力下降,是否可以抗住市场的检验。直到去年夏天我开始开班,真正迎接市场的考验。
看过我这三次英语大幅度提升的过程,看官们大致知道该如何做了吧?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跟踩自行车一样,左脚右脚,输入输出大胆往前进即可。回头看停留在原地的各种胆怯、纠结、记不住、笨、懒,都会随着前进中能力的提升而自然解决,当然这个过程你不可能只一个脚用力,可以左脚右脚,输入输出轮流发力。
在输入输出相互同时进行,各有侧重点的情况下,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形式可以不停变换,比如我现在输出的形式从单纯交流变为教别人,输入从积累句子变为重读各类经典教材,我再一次找到了进步的机会和方式。这好比我们一直保持骑车锻炼的习惯,但是这一路的风景可以自由选择,不停变换线路,增加新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