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
当好爸爸的自我学习《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当好爸爸的自我学习《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 马说龙文艺sir | 来源:发表于2023-03-06 18:11 被阅读0次

    一次跑步时,听过樊登读书会里讲过本书,我一听内容就被吸引住了,特别是樊登讲到他自己的孩子的故事,我一个大男人都被感动了。

    这本书就是《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书的原版名叫:the go-to mom's parents' guide to emotion coaching young children。

    字面意思就是:父母成为孩子的情感引导专家。

    与玩具没有关系,讲的是关于“情感引导式”的教育,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不光适用于对孩子的教育,家人、朋友的相处沟通方面也受用,尤其是里面讲到:感受对方的感受,感受对方的情绪,不指责、不论断。

    "先感受,后说出对方感受,再引导。”

    这不正是在很多大人之间的沟通场合中都能用的上的吗?!

    我的孩子出生不久,我开始体会当了父亲后身上肩负的重担——对孩子未来成长责任的重担。

    虽然有个身份是老师、也有很多自认不错的教学经验、还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教师教得好别人的孩子,不一定教得好自家的孩子。生活中经常会听说这样的例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平时就看到周围人教育孩子时的一些零碎的反思和总结,完全不自成系统,可以说一片空白。所以得赶紧恶补,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不指望当个什么育儿专家,也那个精力,只求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所帮助就满足了。

    【本书精华】:

    1.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不压制和妄加论断孩子的感受。 

    2.对孩子情感引导,让孩子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义,识别情绪、管理情绪。

    3.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让我想起,我们很多家长或老人看到男孩哭时,就硬邦邦地甩过一句话:哭什么哭,一大男孩,像个女生样,有什么好哭的。明明孩子摔疼了,哭的稀 里哗啦,大人还要来一句说: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男孩子还怕这点疼?!于是男孩觉得自己身为男孩,难受的时候再也不敢哭了,情绪就这样藏起来了。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感受就再也不跟大人倾诉了。

    网上有个视频,特别感人。与书中里的理念有神似之处。

    一个学跆拳道的小孩子出了很多拳没把木板打破,然后难受地哭了,接下来,在一旁的黑人教练做出了几个重要的举动,一是先跪下来,和孩子平视对话(这正是书中第89页讲到“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的内容之一);二是对话的开始就问孩子疼吗?孩子哭着说疼。教练就用平和轻声的语气跟孩子沟通,接着对孩子情感引导和激励,最终,孩子突破了心理障碍,成功的一次性击破木板。

    https://v.qq.com/x/page/t0548wdbu7j.html?

    整个的引导过程,不就是本书讲到的方法吗!(p88-p92)

    看了让人特别的感动,感动孩子能遇上这么好的教练,这还只是个跆拳道教练哦。

    平时我给大学生和高考美术集训生上课之余,私下会和他们聊天,深入聊天那种,我会做个有趣的“暗访”,会有意地了解他们童年生活和父母的亲密关系。

    透过他们的童年,再看他们当下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征,就更能理解很多学生跟父母完全没话、而跟其他人滔滔不绝的现象了。

    也可以透过他们当下的行为习惯,去反思他们童年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如何影响他们成长的。

    就上个月,我接到一个家长电话,听的出电话那头每个字都那么的焦急,说她儿子马上大学毕业想考研,她着急啊,着急她儿子不知道报什么学校,着急她儿子不跟她交流,微信跟儿子嘘寒问暖,儿子永远就回“恩”“啊”“是的”,请我帮忙跟她儿子打个电话沟通下。我当时就纳闷,为什么她儿子不直接给我打电话?家长说他含羞。

    其实我很了解这个学生,平时跟家人和老师话不多,但是我发现他跟同学话又特别的多。

    他从小父母都不给他表达的机会,什么都是父母安排,他父母也从没想到过感受儿子的感受,就一厢情愿地对儿子好(给他吃的、穿的、用的)就认为算尽了父母之责。

    【本书概括】

    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接下来我们会通过大量实例帮助大家学会情感引导。

    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

    控制型父母:

    都给我停下来!

    不许乱跑!

    再捣乱就别想看电视!

    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表现,这样会让孩子没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放任型父母:

    不理他,我没办法,小孩子闹一闹没关系的。

    这样做的话,孩子学不会应有的社会规则,长大会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你怎么会饿?”

    “摔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吧?”

    “你要再不吃我就再也不给你买了!”

    “你到底是不是个男子汉?”

    当很多父母炫耀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 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

    孩子摔倒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孩子的状况,并询问:嘿,宝贝,你没事吧?如果孩子受到了惊吓,要告诉他:“妈妈看到了,你荡秋千荡得很高,掉下来确实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再去玩?”

    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用小贴纸奖励孩子的新习惯;

    用玩具来让孩子听话;

    成绩好就带孩子去旅游;

    这种行为叫做贿赂。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你以后还敢这样吗?

    暂停一切活动,去站着;

    我数三下,1、2、3!

    分清楚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孩子贪玩错过了晚饭时间,结果没饭吃。这叫做直接后果,家长可以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饭吃,不用生气。孩子贪玩打碎了花瓶,家长惩罚不许看动画片,这就叫做消极后果,孩子会感到家长负面的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他人。

    体罚: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

    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希望孩子超越年龄地懂事;

    希望孩子和心目中的理想孩子一样;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我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有没有用打击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或者教训他们?

    有没有用消极的方法去驱动他们?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请思考你的替代方案。

    情感引导的重要性:奠定父母与孩子一生的亲密

    情感引导的作用:

    一个受过情感引导教育长大的4岁小男孩Tom,在公园里玩,他的两个小伙伴撞倒了一个小女孩,没有停下来就跑了。Tom来到小女孩的妈妈面前说:我为我朋友这样做感到很抱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① 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

    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② 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观察的目的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③ 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④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地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⑤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做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好爸爸的自我学习《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w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