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过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因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习惯了)
明适应/暗适应:最终处在什么环境就是什么适应;(突然灯打开了,明适应)
2、感觉对比:同一个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
同时对比:黑人的牙齿更白 / 继时对比:吃完糖再吃桔子;
3、联觉(重点):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比如尖锐的声音、甜丝丝的声音)
二、知觉的种类:
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重点):1、社会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对一群人有固定看法);
2、晕轮效应(某个人具有某种特征,推及到其他特征;一好百好,一白遮百丑,看脸的社会);
3、投射效应(把自己的想法归到别人身上,觉的别人都和自己一样,以己度人);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多种选一;将引起注意的选择出来;
2、理解性:用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解释、说明;(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整体性:把感知的事物部分整合为统一整体;(部分 — 整体;画家简单勾勒部分,知道画的是谁)
4、恒常性:客观的事物本身不变,但是知觉条件改变时,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变;(看天上的飞机小,但大脑知道飞机仍很大)
四、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提前规划,由突发事件引起;人和动物都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提前计划;人特有;(学习)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提前有规划;(兴趣、自动化)
五、注意的品质:
1、稳定性:强调保持时间长短;
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周期性的跳跃性的起伏;不随意;
注意的分散:分心(开小差);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同一时间内感知到对象的数目(一目十行);
3、注意的分配:同时兼顾多个活动(一边。。。一边。。。);
4、注意的转移:根据要求,主动的把注意力从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从数学课转到语文课)
六、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保持时间长短;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形象记忆: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长什么样子)
情景记忆:亲身经历的事件;(什么事儿)
语义记忆:以知识为内容;(古诗、概念、文章)
情绪记忆:情绪或情感;(开心、伤心等)
动作记忆:做过的运动或动作;易保持和提取;(学会打篮球、打排球、自行车)
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的内容:
陈述性记忆:事实和事件;知识、常识;(是什么、为什么);
程序性记忆:操作步骤(怎么做);技能;
例:看了安装说明书,知道怎么做;属于陈述性记忆;(做了属于程序性,没做属于陈述性)
七、思维的品质:
敏捷性(快);灵活性(变通);深刻性;独创性;
八、思维的种类:
根据是否有明确的思维步骤:分析思维(逐步推导)、直觉思维(未经分析迅速、灵感、第六感);
根据指向性:聚合思维(一个方向)、发散思维(多个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
九、创造性的特征:
流畅性(数量多);灵活性(变通性,开创不同方向);独创性(独特性、不落常规);
十、简答:创造性的培养:
十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1、算法:将所有方法一一列举并且逐一尝试;
2、启发法:基于一定经验,使用较少的方法进行尝试,不一定能解决方法;
十二、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单选):
定势:由于重复引起的心理准备(惯性思维);
功能固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种作用、用途;
原型启发:因为一个事物受到启发,发明其他东西;(鲁班发明锯)
十三、想象(单选):
再造想象:读者角度,根据描述(有提示)想出有的事物;
创造想象:作者角度,无提示,独立想出新的事物;
情绪的分类:
1、激情:激动,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
2、心境:微弱的,持续时间长,弥漫性(影响生活);多愁善感,人逢喜事精神爽;
3、应激:面对出乎意料的状况、高度紧张;急中生智;
情感:
1、道德感:根据道德标准;道德要求;(荣誉感、自尊心、事业心)
2、美感:对自然景观、社会现象、艺术;
3、理智感:对真理的探求;(好奇、学习、兴趣、求知、做题)
意志:动机斗争:
1、双趋冲突:都很想要的两个只能选一个,纠结;(既想。。。也想。。。)
2、双避冲突:两个都不想要,但必须选一个;(既不。。。也不。。。)
3、趋避冲突:既想。。。又不想。。。;
4、多重趋避冲突:多种目标;
个性心理:
需要:归属与被爱的需要;
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七种智力;智力发展不同步;
简答: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根据人的成长时间线识记)
气质的类型:(特点及代表人物)生下来就有,没有好坏之分,
1、胆汁质:容易冲动,急脾气,缺乏自制,易感情用事;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勇敢讲义气;(张飞、李逵)
2、多血质:善于交际,活泼好动,容易见异思迁;机灵鬼;(孙悟空、韦小宝)
3、黏液质:流动性差、稳重踏实,灵活性不足、死板;慢性子;(沙僧、林冲)
4、抑郁质:敏锐、聪明;敏感、怯懦、孤独;多愁善感;(林黛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