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似乎打孩子绝对应该是教育手段之一,而从小到大没有被打过的孩子少之又少吧。反正,我妈经常引以为豪的跟我说:小时候基本不打我。没有任何量化,也没有从来不,却总可以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炫耀,可见打作为教育手段是多么的习以为常。
然而,真的是这样么?首先,来说说为何要打孩子?
很多父母肯定会立马回答:“因为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那么打完真的改了么?不然为何有永无止境的打?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还不能进行语言沟通,那么一味的打反而让孩子不知所措。而更有效的训练方法是,让孩子体验到自然后果。比如说,孩子坚持站在自己的婴儿车里,而且身体大幅前倾,随时有可能摔下来。打骂充其量只在短时间内有效,这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主动微微倾斜下婴儿车,是不是会更有效?这样会让孩子切身体验到危险感和后果。如果一次不够或不足,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让孩子体验类似性质的经历。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开始对危险品,例如电、煤气等等感兴趣但是屡教不改。这种情况下似乎没有办法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但是可以转移自然后果,当然不能让孩子真的去体验触电,烧伤的后果。可以考虑,跟孩子说不打开煤气的孩子才可以随心所欲在厨房玩耍,否则只能待在外面,一直等到他可以控制自己经过煤气灶而不碰他。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进厨房是自然后果,父母要做的就是预先告知,并且坚持坚定毫不动摇的执行。
对于那些开始上学的孩子,应该是受到处罚最多的时候吧,因为磨蹭,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好,因为被老板批评,因为调皮。。。各种理由都可能让父母上头,迎来一顿暴揍。这时其实,自然后果依然有用,因为完成作业,和同学有矛盾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理应让他自己承担。曾经有同事抱怨说孩子每天早上磨蹭导致她上班赶不上,结果每天早上家里都是鸡飞狗跳,孩子都是要被爆吼严重就是被揍一顿,虽然事后反思这样有问题,但是孩子屡教不改。这就是打到麻木而没有用,其实孩子上学准时是他自己的事情,可以适当的让他自己迟到那么几次,让他自己对该行为负责任。而这时该同事又觉得那怎么能行,老师肯定要批评的。所以,在父母眼里,迟到、作业没完成其实都是自己的事,不是孩子。
说完孩子,我们来说说父母。为何父母会一上头就打孩子?
首先是父母被自己的权威和优越性战胜。和孩子好言相劝之后,发现完全不被理睬。作为父母的权威何在?以后是不是讲话都不管用,岂不是要上天?父母总是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和过往告诉孩子,你需要听我的?然而,孩子有权利去探索自己的对错是非,他们并不是父母想象中的白纸,他们天生有荣辱感。
其次是父母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当所谓的权威受到动摇之后,情绪爆发,收都收不住,打一顿最解气。这逻辑说起来是不是很强盗,然而是大部分父母的现状。这个时候要做的肯定不是打孩子,而是应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情绪。
以上,无论是孩子不听话,还是父母需要自我修养,打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敢挑战,就来试试养育一个没有被打过的孩子,看看他是不是会不孝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