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中国东南简宝贝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2)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2)

作者: 马范桥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1:34 被阅读409次
石室圣心大教堂(下载图片)

3.2018年3月27日:石室圣心大教堂,陈家祠,看望丁叔叔

        这次在广州的一大收获是我学会了使用支付宝,无论是滴滴打车,地铁购票,商店购物,酒店吃饭,水果小摊,太方便了。此前我一直担心上当受骗,不敢使用这种不见面就把钱拿走了的办法,真是用了才知道好啊。

        每天早晨出门我都是先叫一部滴滴出租车,我的原则是能少走路就少走几步,留着力气好逛风景。网上广州攻略中推荐了很多的值得观赏的景点,可惜的是我们都怕累,一天也就能玩上半天,然后就得回去休息。好在我们时间多心态好,能看多少看多少,少而精看的都是精华。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是广州很热门的景点之一,有一种说法调侃咱们的旅游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可毕竟这种洋庙在中国比较少,还值得一看。况且据称它是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称之为“石室”。

整个教堂都是花岗岩砌造

         圣心大教堂的那块地方,原来是两广总督官署所在地。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炮轰广州城,英军约莫有100人攻入广州城,到这里搜索两广总督叶名琛,结果没逮着,一生气就把这官署给烧了。后来罗马教廷派了个传教士明稽章来广州传教,他看中了这块被毁的总督官署所在地,并通过各种手段胁迫清廷许可而建造石室。

        虽说这教堂是法国教会主持设计的,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可指挥施工建造的却是中国石匠蔡孝,整座教堂的建造,竟然用了中国的土办法糯米桐油代替水泥,而在这幢奇特的哥特式建筑里,又溶入了不少中国元素。

         石室一共经历过两次重大破坏:一次是抗战期间日本人的飞机撞的,一次是文革中咱们自己打砸烧毁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石室则是2004年大修之后的风貌,其中石室彩色玻璃窗更是花了大价钱重新在国外买回来的。不过,你若是看过了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这里看起来也就很普通平常了。

天国意境

        从石室出来,我们就去了陈家祠,以前我还没去看过这个地方。很多人都说,去广州一定要去陈家祠,因为那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陈家祠堂,亦名陈氏书院,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目的为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时提供住处。

陈氏书院

        陈家祠堂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这里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屋脊上的彩雕

        我刚到陈家祠堂的大门口,立即就被屋脊上艳丽多姿的陶塑和灰塑脊饰吸引住了,这些雕饰形态栩栩如生,立体效果非常突出,色彩喜庆,大红大绿,富丽斑斓,充满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岭南建筑艺术璀璨夺目,我们都是些没受过什么传统文化教育的人,识不得这满院的瑰宝,担心自己入宝山却空手而回,就请了一位专业导游为我们讲解,果真是眼界大开。

听导游讲解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处处可见梁架雕镂精细,广罗古典故事,寓意深刻,搜集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风格独具。

雕梁画栋,层层递进

        书院建筑装饰文化内涵极其深奥,每一个雕塑,楹联,木刻,砖雕,无不蕴涵着美好的寓意,光是在耸立在前厅中央这座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导游就为我们讲解了很长时间。整个屏风的上半部分是镂空、透雕的,通风透气,雕刻在上面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内容,比如"孟浩然踏雪寻梅"、 "金殿比武"、"金殿赏赐" "渔歌唱晚"等,粗粗望过去,好像这上中下三个部分的内容没有什么相关的联系,但纵观全幅就能体会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寓意。

人物雕塑栩栩如生

        年轻的导游还为我们讲解了陈氏书院百余年来种种变迁,现今能留下这些珍贵的文物遗存实在是不容易,历经战乱,尤其是文革中被严重的破坏,幸亏有人将书院的主体建筑占据改为印刷毛主席著作的印刷厂,才幸免被毁。陈氏书院这历史的见证者,也折射出百年中国社会变迁历史的缩影。

原来在广州吃饭时,是要收茶位费的。

        一早就出来了,一上午游览了石室圣心大教堂和陈氏书院,感觉已经挺累的了。找了一家餐厅吃中饭,我连招牌都没看清楚就进去了,虽不是什么名店,人气倒挺旺,坐下来服务员先问喝什么茶,这才知道在广州吃饭,喝不喝茶这茶位费是必收的,于是点了一壶菊花茶。问了店里什么菜做的好,服务员推荐了一个烧鹅,一个鸭肠,一个广东菜心,她看了看我们三个人说够了。你还别说,这顿饭吃的很舒服,菜的味道也很好,花了一百五十几块钱感觉不错。

        吃完中饭打了辆车,我们就回沙面的鹅潭宾馆了,岳母和太太睡觉休息,我则约好了下午去看望丁叔叔。丁叔叔与我爸爸妈妈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他的儿子与我是从小的同学,丁同学的母亲还是我小学时的校长。上世纪八十年代丁叔叔调往广州中航技工作,我和他们就再也没见过面。年初时我与丁同学通过网络又联系上了,虽然数十年音讯全无,网络微信一通便相谈甚欢。

在丁叔叔家回顾往事

       丁叔叔家住在农林下路的中航大厦附近,我从沙面乘地铁过来很方便。九十三岁了的丁叔叔虽然走路不太方便,可头脑极其清晰,记忆很好,当丁同学给他说庄阿姨的儿子要来看他时,他竟是脱口而出叫出我的名字。他虽然离开新乡已有三四十年了,可对厂里的经年往事记忆犹新,说起来如数家珍,一件件的往事,一个个的老友,仿佛揭开了一个尘封多年的宝盒,尤其是在听到老爷子说起与我父母一起工作生活中的旧时光,不禁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起来。老爷子很善谈,时间过得很快,好像还有很多话还没谈到,尤其是只顾着和老爷子说话,竟没有能和丁同学聊上几句。在丁叔叔家里,还遇上了丁同学的姐姐,下楼时又碰上了他的姐夫,这是没有想到的,姐姐和姐夫是高我们一年级的中学校友,四十几年过去了,见面时大家都说还能想起那时候的样子,今天真的很开心!

4.2018年3月28日:珠江新城,华南植物园,广州生科院

        我人还没到广州,魏同学就和我约好了要一起玩一天。3月28日一大早,魏同学就开着车,从位于五山的华南理工大学穿城来到沙面,接我们出去玩。魏同学给我们安排的日程是上午游珠江新城,下午游华南植物园。

我和魏同学在珠江新城,后面是东塔和西塔

        如今的中国,很多城市都会有一片值得夸耀的新城,那是一座城市欣欣向荣的象征,珠江新城就是现代广州的象征。一条广州的新中轴线,北至天河中信广场,南达海珠广州塔,体现了广州作为现代大都市的建设成就。我们一路上观赏着广州的新城市景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很快就到了珠江新城,这时却发现,没有一个停车场有空位,兜来转去,魏同学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地下停车场。

高楼大厦的森林

        当我们从地底下钻出来,也不知道魏同学要带我们去哪里?抬起头来,仰望天空,发现我们竟然是在一片楼宇森林的里面,头顶上一片一片的蓝天,被高耸入云的大厦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原来我们是走到了号称广州双子塔的东塔下面。

       广州东塔和西塔是两座超高层建筑。这对超高双子塔矗立在珠江北岸,花城广场的两侧,周围还有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广东博物馆和广州市少年宫等公共建筑,这群错落有致、各有特色的高层建筑,还有亚运会的主会场“海心沙”,它们代表着广州现代化、国际化形象。但有点遗憾的是,这个双子座一点也不像,西塔是弧形而东塔是方形的,一个432米一个530米,除了位置对称之外,找不出一点双胞胎的感觉。

花城广场

       花城是广州的别称之一,花城广场沿着这条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修建,从黄埔大道往南一直到珠江边的临江大道,它最宽处250米,面积达56万平方米,我想这可算得上是全国第一大广场了吧,它被称作是广州的“城市客厅”。客人站在宽阔的广场上,隔江相望的是广州电视塔,昵称叫小蛮腰,它与东塔和西塔鼎足而立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为广州地标建筑的压轴之作,加上周围那些饱含着文化气息风格迥异的艺术殿堂,花城广场大气磅礴的气势和滚滚而来的人文味和艺术气息令人叹为观止使人折服。记得上一次,也是魏同学带我来这里看夜景,和白天相比,夜晚的花城广场好像变成了一个流光溢彩的魔幻世界,那可真是一场视觉盛宴。

广东省博物馆

      领略了花城广场的迷人风采,魏同学又带着我们走进广东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方案听说是叫做“珍宝容器”,这个宝盒真的很大,走在里面,展厅、回廊、中庭、扶梯、坡道等等内部结构,层层叠叠环环相扣,既有通透开阔又有不见尽头的感觉。“广东历史文化陈列”是一个常设的展馆,这个展馆内容极其丰富,我们虽然是走马观花,多少也了解了一些广东的历史脉络,体验了一点广东的特色文化。这次在里面还参观了一个很时尚的展览,“首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览”,一直也搞不明白,动漫和动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动画加上漫画就是所谓动漫了。不过展览还是挺好看的,网络时代动漫产业如日中天,还有诸如二次元之类的时髦词语,对我已是很难理解的玩艺了。看展览也是很累人的,这么大的宝盒,若想看得细致一点,一天时间都不够,时间已过正午,我们该找地方吃饭了。

首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览的展品  ,看不懂

       上一次去华南植物园,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也是魏同学带我去的。那时候,他还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住单身,我去广州开会顺便去看看看他,他陪着我到华南植物园游览,那里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华南植物园

       没曾想到,这次重访华南植物园,却很失望。这个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华南植物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破败的景象,河流和湖泊都干涸了,各个植物园区缺乏管理乱糟糟的。记忆中的华南植物园面积很大,各种热带珍稀植物奇花异草品种繁多,美不胜收。可是今天所见,面积还是很大,美丽的景色却不在了,本应是百花盛开的春季却看不到很多的花丛,虽说有很多的指示牌,表明正是禾雀花盛开的季节,却很难寻到繁花似锦,禾雀花飞舞的景象,这里比起很多的旅游景区和公园都要逊色不少。它辜负了我们对植物王国的期待,也辜负了广州花城的美名,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植物园里很幽静

       说归说,埋怨归埋怨,华南植物园里面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还是涨了不少见识,至于科学家建的园子,在园林景观、设施建设方面,看来也是不应该和园林艺术家相比啦。

        这几天在广州,儿子不加班就会在下班后坐班车到我们住的酒店来,吃了晚饭就又回去了。我们很想到他的单位看看,他说路太远不让我们去,太太觉得很遗憾。今天下午我们在华南植物园玩的时候,儿子打电话问我们晚上在哪见面,我们说了半天也没讲清楚。后来魏同学说,我们去他单位接他不就行了吗。用了导航开车过去还真的挺远,快到了就打电话让他出来,路边竖着一块广州生科院的牌子,儿子就在路边站着等我们。我们看了看研究院的大门也没进去,总算也看着了他工作的地方,晚上儿子请我们吃饭,这是儿子第一次请我们吃饭。

           今天一天内容丰富,也真的太累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2)

    3.2018年3月27日:石室圣心大教堂,陈家祠,看望丁叔叔 这次在广州的一大收获是我学会了使用支付宝,无...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2)

    3. 2018年3月27日:石室圣心大教堂,陈家祠,看望丁叔叔 这次在广州的一大收获是我学会了使用支付宝...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1)

    1.有关广州印象 我最早的广州印象是源自于小说《三家巷》,很多年里,那条风情万种的三家巷在我眼里就是广州,...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3)

    5.2018年3月29日: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珠江夜游 住在沙面最大的不好就是早晨吃饭的地方不多,今天一...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3)

    4.2018年3月28日:珠江新城,华南植物园,广州生科院 我人还没到广州,魏同学就和我约好了要一起玩一天...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5)

    6. 2018年3月30日:沙面,上下九商业街 今天,我们要搬到上下九商业街去住了,真有些舍不得离开沙面这...

  • 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4)

    5. 2018年3月29日: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珠江夜游 住在沙面最大的不好就是早晨吃饭的地方不多,今天一...

  • 寻觅记忆深处的丁香花

    1 遇见,是一种缘分,也许是我们前世的那一次擦肩而过或是那一次回眸一笑。让我们彼此珍惜这一世遇见的缘分,共同谱写属...

  • (原创)现代诗三首

    图:网络 岁月无痕 文/小点 岁月可以抹去记忆深处的点滴 岁月也可以留下记忆深处无穷的回味 在没有星月的夜里 寻觅...

  • 记忆深处(2)——秘密

    丹妮一点都不意外我会再约她,就像她对我充满好奇一样,我对她身上的秘密也同样着迷,毕竟如果是个普通被包养的小姑娘可说...

网友评论

  • 知秋茶馆:谢谢分享,让我再遇广州🙏
  • 雨青0066:今天回到广州,晚饭后我将你的广州游记读给了老爷子听,其中你来家探访的内容他听得非常仔细,他说你的游记写得好,文笔好。最后说了一句:“一代同事三代亲啊!”
    雨青0066:@马范桥人 谢谢!
    马范桥人:谢谢老爷子的称赞,一代同事三代亲,说得真好,共同的记忆让我们分外的亲切。向老爷子致敬,祝端午节快乐!
  • 精进的医生:等我以后有时间了,也像你一样在每个喜欢的城市住一段时间,感受这个城市别样的风采。
    精进的医生:@马范桥人 嗯,向着梦想努力!
    马范桥人:恐怕只能以后了,你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啊。我原来有个计划,每年到一个地方租房子住上一段时间,现在也难实现了。
  • 精进的医生:游记写得真棒!
    精进的医生:@马范桥人 哈哈!太谦虚啦!
    马范桥人:谢谢朋友称赞,说实在的,我现在都有些不是道怎么写才好了,一写就很多,收都受不住,不过大家喜欢就好,谢谢支持,祝福夏安!
  • 微光_b073:闲暇之余,和太太岳母。广州之行挺好的。广州,对我来说虽然去过,但是印象不是太深。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喝茶。唱茶却不是真正的喝茶,跟河南吃饭差不多。
    马范桥人:这次在深圳时,人家请我们吃早茶,眼花缭乱的各式点心吃的我撑肠柱肚瓜滚肚圆,显得好没成色。在广州就是吃街上的美食,吃在广州,名不虚传。

本文标题:寻觅记忆深处的广州(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egceftx.html